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潜夫论》述宾结构的语义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00:19
  《潜夫论》是一部主要内容为探讨治理国家、安定民众的策略的政论性著作,作者是东汉的思想家王符。全书一共有十卷三十六篇,对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法律、教育、历史、思想以及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涉猎,是一笔可以帮助我们认知和探究东汉社会的宝贵财富。根据王力先生对于汉语史的分期,东汉这一时期是上古汉语发展到中古汉语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点,对于汉语发展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东汉开始,文言和口语渐渐有所区分。因此在此期间出现的著作,都可以体现一些那时的语言特点,为我们对于这一时期的语言研究贡献了珍贵的材料。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潜夫论》一书的成书年代、作者生平,古汉语专书述宾结构的语义分析研究和涉及《潜夫论》研究的文献概述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这一部分首先将《潜夫论》中的述语分为动词性述语和非动词性述语两大类。依据不同的角度或者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述宾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在古汉语的述宾结构中,有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处所宾语、给予宾语、原因宾语、状态宾语等,宾语类型的复杂性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复杂性。从动词在古汉语述宾结构中所担...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潜夫论》研究概况
    第二节 古汉语述宾结构的语义关系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潜夫论》述语类型
    第一节 动词作述语
    第二节 非动词性述语
第二章 《潜夫论》宾语类型
    第一节 宾语的语法类型
    第二节 宾语的语义类型
第三章 《潜夫论》述宾语义关系
    一、支配关系
    二、关涉关系
    三、存现关系
    四、使动关系
    五、意动关系
    六、类似关系
    七、时空关系
    八、被动关系
    九、判断关系
第四章 《潜夫论》与《论语》述宾结构比较
    第一节 述语的构成比较
    第二节 宾语的构成比较
    第三节 《潜夫论》与《论语》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潜夫论》述语简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述宾结构的原型语义分析[J]. 蔡旭.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2]试论语境对《论衡》述宾短语的影响[J]. 尹世英.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08)
[3]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 冯胜利.  语言科学. 2005(01)
[4]上古汉语中的几种特殊宾语[J]. 谢质彬.  古汉语研究. 2004(03)
[5]古代汉语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J]. 刘忠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6]双宾语述宾结构研究评述[J]. 杨荣贤.  宜宾学院学报. 2003(02)
[7]浅谈汉语宾语的语义类别问题[J]. 高云莉,方琰.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06)
[8]《论衡》述宾短语的结构形式[J]. 尹世英.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02)
[9]论古代汉语中“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兼评“动词的为动用法”说[J]. 高小方.  古汉语研究. 2000(02)
[10]先秦双宾语结构的分类[J]. 刘宋川.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博士论文
[1]介词“于”的演化模式与动因及其多样性后果[D]. 王明洲.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动宾语义搭配研究[D]. 周卫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7
[3]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D]. 时兵.安徽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国语》述宾结构研究[D]. 戴旻珂.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刘向《说苑》中的述宾结构研究[D]. 欧阳定湘.南昌大学 2015
[3]《墨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研究[D]. 张玉.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论语》《孟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综合考察[D]. 于飞.黑龙江大学 2013
[5]轻动词视野下的《世说新语》动宾关系研究[D]. 李树珍.西北师范大学 2012
[6]《潜夫论》定中结构研究[D]. 冯燕春.江西师范大学 2011
[7]《晏子春秋》述宾结构研究[D]. 杨洋.辽宁师范大学 2011
[8]述宾结构的构式意义及其对相关句法现象的影响[D]. 许海燕.苏州大学 2009
[9]《论衡》述宾结构研究[D]. 艾维娜.贵州大学 2009
[10]《荀子》述宾语义关系研究[D]. 常艳勇.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84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384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8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