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韩汉字词的对比研究 ——以《成功之路》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08 20:46
  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中国在很多方面对韩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语言方面。过去韩国没有自己的文字,在韩国创制“训民正音”以前,就把中国的汉字作为韩国的正式文字,由于中国的汉字很早就进入了韩语,于是约有60%以上的韩语词汇是汉字词。由于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有着密切的关系,韩国学生比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占优势。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尽管学得很快,但不够准确。因为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的不同点使韩国学生产生负迁移。基于这一点,本文以《成功之路进步篇》的双音节词为主对比分析中韩汉字词,以便探明韩国人学习汉语词汇的有效方法。本文共分五个部分。首先,通过绪论表明研究意义、前人的研究成果、范围及方法。然后,第一章介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汉语韩语汉字词。首选,用韩国宪法全文来例证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然后简述来自于中国、日本与韩国独自造的汉字词,接着把中韩汉字词分为三类阐述: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近形同义词。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按照三种类型,对《成功之路?进步篇》的词汇进行分析。第三章对汉语词汇学习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阶段性教学法;语素教学法;反义词教学法;语境法等教学策略。第四章...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一 汉字文化圈的韩语汉字词
    (一) 属于汉字文化圈的韩国
    (二) 中韩汉字词的分类
        1. 同形同义词
        2. 同形异义词
        3. 近形同义词
二 中韩汉字词的对比分析
    (一) 《成功之路·进步篇》的同形同义词
    (二) 《成功之路·进步篇》的同形异义词
        1. 《进步篇1》里的同形异义词
        2. 《进步篇2》里的同形异义词
        3. 《进步篇3》里的同形异义词
    (三) 《成功之路·进步篇》的近形同义词
三 教学建议
    (一) 教学的模式
    (二) 同形同义词的教学策略
    (三) 同形异义词的教学策略
    (四) 近形同义词的教学策略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发展汉语·高级综合》的语素教学法[J]. 武晓平,李文婷.  汉字文化. 2018(19)
[2]浅析语素教学法在英美国家学生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张言.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9)
[3]韩国学生汉语词语习得研究[J]. 赵杨.  世界汉语教学. 2011(03)
[4]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与汉语词汇的比较研究[J]. 宗艳艳.  科技信息. 2010(25)
[5]韩语中的“汉字词”及其教学法探索[J]. 朴金凤.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6]汉韩同形词对比与对韩词汇教学[J]. 王丽.  海外华文教育. 2008(02)
[7]朝鲜语汉字词和汉源诃[J]. 李得春.  民族语文. 2007(05)
[8]利用同源文化建立对韩汉语教学的特异模式[J]. 陈立萍.  长春大学学报. 2007(03)
[9]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 程玉琴.  教学与管理. 2006(24)
[10]韩语汉字词对学生习得汉语词语的影响[J]. 全香兰.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1)

硕士论文
[1]中韩同形词的对比研究与教学策略[D]. 陈小芳.青岛大学 2017
[2]浅析韩汉同形词及其教学策略[D]. 张元.四川师范大学 2015
[3]汉韩同形词对比初探[D]. 崔银辰.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汉语双音节兼类词中的汉韩同形词比较研究[D]. 申兰秀.青岛大学 2013
[5]中韩同形异义词对比研究[D]. 金智惠(KIM JI HYE).吉林大学 2012
[6]中韩同形异义词、异形同义词的对比研究[D]. 河贤智.天津师范大学 2012
[7]汉语与韩语同形异义、异形同义词的对比研究[D]. 姜柔美.长春理工大学 2012
[8]韩语与汉语中的同形异义词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 王夏秋.四川师范大学 2011
[9]《新标准韩国语》中的中韩汉字词对比研究[D]. 朴初源.浙江大学 2010
[10]韩中跨文化同形异义词的比较研究[D]. 金美英.上海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24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24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e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