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专名的涵义与指称 ——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语言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23:29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认知科学的崛起为传统的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种新的视野下,许多语言现象得到了重新认识。专名的涵义和指称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历来是语言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考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这一语义领域中的经典论题,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专名的意义,并为解决虚构专名、指称的转移等专名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文章首先阐述对语言认知研究的基本看法。目前,语言和认知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以及以兰姆的理论为代表的神经认知语言学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是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来看待认知问题,而忽略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认知中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说,在这些理论中,认知的心理性受到了重视,而认知的社会性遭到了忽略。基于此,本文借鉴西方后现代社科思潮中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以主体之间的关系对认知建构的重要作用作为理论出发点展开对专名的涵义与指称问题的研究。文章借用皮尔士的图像、索引和象征三个术语来分析专名、专名的涵义和专名的所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些要素的基础...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引言
    1.2 本论题的研究进展
        1.2.1 摹状词理论
        1.2.2 历史因果理论
        1.2.3 意向性理论
        1.2.4 社会实用理论
    1.3 研究问题
        1.3.1 语言与现实的关系
        1.3.2 专名的意义问题
        1.3.3 语言与认知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本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语言、认知与社会建构
    2.1 引言
    2.2 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源流
        2.2.1 现代文化中的主客思维
        2.2.2 皮亚杰的主客体建构论
        2.2.3 现代哲学研究中的建构论思想
        2.2.4 知识社会学: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
        2.2.5 本文所持的社会建构论观点
            2.2.5.1 知识是社会的建构
            2.2.5.2 语言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
            2.2.5.3 心理是话语建构物
    2.3 社会建构论观照下的语言认知研究
        2.3.1 语言对实在的建构
        2.3.2 语言对人的建构
    2.4 社会建构论观照下的专名讨论
        2.4.1 涵义
            2.4.1.1 弗雷格:涵义的性质
            2.4.1.2 其他理论对涵义的定义
            2.4.1.3 涵义的社会建构
        2.4.2 指称
            2.4.2.1 密尔的指称论
            2.4.2.2 罗素的指称论
            2.4.2.3 萨蒙和索姆斯的直接指称理论
            2.4.2.4 指称的社会建构
        2.4.3 专名的意义是认知问题
    2.5 结语
第三章 专名的意义
    3.1 引言
    3.2 理论来源
        3.2.1 弗雷格的意义理论
        3.2.2 皮尔士的意义理论
            3.2.2.1 指称的三重性
            3.2.2.2 符号的三种类型
    3.3 符号、涵义与所指之间的三种关系
        3.3.1 图像关系
        3.3.2 索引关系
        3.3.3 象征关系
    3.4 专名的指称与涵义
        3.4.1 符号的两种指称
        3.4.2 符号的两种涵义
        3.4.3 图像在间接指称中的作用
        3.4.4 索引在间接指称中的作用
            3.4.4.1 指称的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
            3.4.4.2 专名不同而指称相同
    3.5 专名的指号过程的改进方案
        3.5.1 改进方案:实例分析
        3.5.2 改进理论与与摹状词理论和因果理论的关系
    3.6 结语
第四章 专名的命名与传递
    4.1 引言
    4.2 专名理论中的命名
        4.2.1 古代的命名论
        4.2.2 密尔的命名论
        4.2.3 克里普克的命名论
    4.3 专名命名的两种形式
        4.3.1 亲知命名
        4.3.2 描述命名
    4.4 亲知命名的社会建构性质
        4.4.1 非言语策略的社会建构性质
            4.4.1.1 手指策略的元交流性质
            4.4.1.2 前言语时期其他的非言语策略
            4.4.1.3 成人的非语言策略的表意性质
            4.4.1.4 元交流的社会建构性质
        4.4.2 言语策略的社会建构性质
        4.4.3 “这”、“那”的社会建构性质
    4.5 描述命名的社会建构性质
    4.6 描述命名与虚构专名
        4.6.1 虚构专名的相关讨论
        4.6.2 社会建构论视角下虚构人名的指称和涵义
    4.7 专名的传递与指称的转移
        4.7.1 专名传递的两种形式
        4.7.2 专名传递中的指称转移
        4.7.3 说话者指称与语义性指称
            4.7.3.1 说话者指称与语义性指称的关系
            4.7.3.2 指称转移中的图像、索引和象征
            4.7.3.3 演绎、归纳与溯因
            4.7.3.4 改进方案下对指称转移的解释
    4.8 结语
第五章 社会建构论对语言认知研究的启示
    5.1 引言
    5.2 经验在语言认知研究中的作用和性质
        5.2.1 语言是天赋的还是经验的:相关历史讨论
        5.2.2 乔姆斯基的理论
        5.2.3 认知语言学
        5.2.4 韩礼德的理论
    5.3 社会建构论的启示
        5.3.1 认知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区别与联系
        5.3.2 社会建构论的启示
        5.3.3 图式是心理建构和社会建构的结合
    5.4 实例分析:复合空间理论
        5.4.1 复合空间理论概述
        5.4.2 概念合成过程的社会建构性质
    5.5 结语
第六章 结论
    6.1 从社会建构论角度研究专名的价值
    6.2 本研究的创新
    6.3 本文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语言专名意义的哲学思考[J]. 涂红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2]凯利个人构念理论视野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J]. 金丽蝶,冯海英.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3]意义的操作——语用学研究与实用主义的思想渊源[J]. 骆传伟.  丽水学院学报. 2010(01)
[4]专名的严格性与指称的转移[J]. 刘叶涛,白玮.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5]塞尔的专名意向性理论评析[J]. 徐晓红.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9(02)
[6]论名称的涵义和指称[J]. 王健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01)
[7]专名有无内涵考[J]. 王东浩,张学立.  毕节学院学报. 2009(01)
[8]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背景及方法论特征[J]. 吕公礼.  东方论坛. 2008(06)
[9]后现代社会建构论对心理学研究目标的质疑[J]. 杨莉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10]虚构人名的指称和涵义[J]. 刘琼,殷正坤.  当代语言学. 2008(04)

硕士论文
[1]塞尔与克里普克专名理论比较研究[D]. 白林秋.燕山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40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40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