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现代汉语词典的词典考古研究 ——以双音节兼类动词为封闭域

发布时间:2021-10-29 07:13
  《国语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两部语文词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均占据重要地位,是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重要节点,两者因其内在的联系成为整个现代汉语词典外部谱系中的一个分支;《现汉》因其适时、不间断的修订,形成了以其各个版本构成的《现汉》内部谱系。从词典学的角度来看,词典考古研究基于词典对比方法,能够通过对比同一组研究对象在同一谱系不同词典中的收词立目、义项设置以及释义情况探究词典的编纂原则与方法在词典谱系中的发展。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词典作为规范性的语言材料,能够记录词语在编纂之时的基本面貌,对现代汉语词典的词典考古研究也能够体现词汇的意义、用法等在时代变迁中发生的变化。论文以双音节兼类动词为封闭域,以《国语》、《现汉》试印本、《现汉》第一版、《现汉》第五版和《现汉》第七版五本词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现代汉语词典的收词原则、立目原则、义项设置原则、释义原则以及双音节兼类动词本体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发展,也对《国语》和《现汉》在百年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探究。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界定、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代汉语词典的词典考古研究 ——以双音节兼类动词为封闭域


图1双音节兼类动词在《国语》《现汉》内外谱系中的收录情况

折线图,词条,词典,情况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续表)序号词目序号词目序号词目序号词目序号词目666组织667尊敬668尊重669作为670作文671作用在文章绪论部分我们已经指出,因词义本身发生变化或词典的编纂理念、处理方式不同,五本词典在词的同一性判定、词条的设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大部分研究对象只对应词典中的一个词目,但也有可能对应多个。为了方便统计及对比,我们在整理研究对象的时候,将词汇形式相同、意义与前后版本有承继关系的词目统计为一。五本词典为这671个共同收录的双音节兼类动词条目所设立的词目数及其在版本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图2五本词典共有词条的立目情况从折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五本词典立目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现汉》第一版当中,第一版将试印本中的多个词条的义项分为两个或多个词目,分别立目,但是之后经过修订在第五版或第七版中又将其合并,重新变回一个词目。例如:【论说】议论与说明之文字。(《国语》)【论说】①议论(文字)。②按理说。(《现汉》试印本)【论说1】议论(多指书面的)。(《现汉》第一版)【论说2】<口>按理说。(《现汉》第一版)【论说】①议论(多指书面的)。②<口>按照情理说。(《现汉》第五版)【论说】①议论(多指书面的)。②<口>按照情理说。(《现汉》第七版)“论说”在《国语》和试印本中只设立了一个词目,《国语》中只有一个名词用法,《现汉》试印本与《国语》相比增加了一个副词用法“按理说”,但没有分立词条,分属“论说”的两个义项,第一版为两个义项分立两词目,经过修订第五版和第七版又将两者合二为一。又如:【画图】①绘图。②画④。(《国语》)

义项,词义,新义,人民日报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5词典同样遵循这一义项设置原则,若词条中的原有义项不能涵盖具体的言语义或该词语有新义产生,则在修订过程中增加新的义项。(1)《现汉》增设义项以体现新兴词义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反映社会以及语言自身的发展状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都能够在词义中得以体现。现代汉语词典在修订时根据词义的发展,增加新词新义,根据词义设置新的义项来体现词语的新义。例如:“反应”一词在1978年《现汉》第一版中新增了义项“原子核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①。我们借助人民日报数据库对与该词义相关的“热核(子)反应”“(核)反应堆”等词条进行了检索,并将其1978年之前的历时使用频次相加,绘制历时使用频次图如下:图3“反应”第一版新增义项使用频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词义的用例在1956年有了显著增加,在1958年达到最大值。结合该时期人民日报数据库中的相关报道和信息可知,苏联、英国等国家在该时间段内陆续建成核电站,世界各国对热核反应的认识深化,我国对这项技术的关注度提高,人民日报多次进行了这方面的报道,该词的使用频率较高。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新事物有了更多的认识,赋予词新的内容,原有的义项无法涵盖新义,故根据新义增加义项,《现汉》第一版便补充了“原子核受外力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98页。


本文编号:3464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64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9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