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俄罗斯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20:20
  由于俄语中没有“趋向补语”这一概念,因此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趋向补语是一个难点和重点。因此,本文在汉、俄语趋向意义表现手段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俄罗斯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出现的偏误,并参考以往的教材及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希望对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趋向补语研究文献综述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的结构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汉、俄语趋向意义表现手段的对比
    第一节 汉语趋向补语的基本趋向意义在在俄语中的表现手段
        一、汉语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
        二、“来、去”
    第二节 汉语趋向补语引申义与俄语方向前缀的引申义
        一、完全不对应的情况
        二、某一项引申义对应的情况
第二章 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趋向补语情况调查
    第一节 调查设计、调查对象
        一、调查设计
        二、调查对象
    第二节 调查情况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学习趋向补语的难点与偏误分析
    第一节 趋向补语学习中的难点分析
    第二节 趋向补语学习中的偏误分析
        一、趋向补语在语法意义方面的偏误类型
        二、趋向补语在语法结构方面的偏误类型
        三、回避产生的偏误
第四章 针对俄罗斯学生的汉语趋向补语教学建议
    一、语义和语用教学
    二、水平等级进行分班分级以及加强语感教学方法
    三、汉语趋向补语与俄语方向前缀的引申义的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情况调查及分析[J]. 李淑红.  民族教育研究. 2000(04)
[2]“来/去”作趋向补语时动词宾语的位置[J]. 贾钰.  世界汉语教学. 1998(01)
[3]动词后“上”、“下”的语义和语用[J]. 史锡尧.  汉语学习. 1993(04)
[4]汉语趋向动词及动趋短语的语义和语法特点[J]. 居红.  世界汉语教学. 1992(04)
[5]关于动趋式带宾语的几种语序[J]. 张伯江.  中国语文. 1991 (03)



本文编号:3551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51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