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现代汉语“为”字句的多角度考察

发布时间:2021-12-28 21:25
  本文所考察的“为”字句是指由介词“为”和它所介引的成分组成的为字短语在句中和谓语中心词发生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的句子,可以分为“NP+为X+VP”和“为X+NP+VP”两种类型。目前汉语语法研究中,有关“为”字句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本文把整个“为”字句作为考察对象,以三维语法及格语法等理论为指导,遵循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主要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对“为”字句进行全方位考察。 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为”在语音词类上的特点及“为”的组合能力,界定了本文所考察的对象与范围以及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一章从两方面概述了“为”字句的研究现状。一方面介绍了介词“为”自身的研究现状,另一方面介绍了介词“为”相关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及与其他句法成分组合后表现出的特征或对其他句法成分的影响。 第二章讨论了“为”的词性。本文认为连接体词性和谓词性的“为”都是介词。为了便于考察,把“为”字句分成前、中、后三段,分别记作A段、为X和B段。本章主要以“A+为X+B”为例,分别对进入各段的语法成分进行了考察。 第三章先简要回...

【文章来源】: 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对象与范围
    0.3 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1 “为”字句研究概述
    1.1 介词“为”自身的研究
    1.2 介词“为”相关方面问题的研究
        1.2.1 “为”类介词框架
        1.2.2 “为”字短语中“为”的隐现规律
        1.2.3 介词“为”所连接的动词类别
        1.2.4 “为”所介引成分的语义类及“为”类介词的比较
2 “为”字句句法结构分析
    2.1 “为”的词性
    2.2 “为”字句的前段
        2.2.1 体词充当主语
        2.2.2 体词性短语充当主语
        2.2.3 主谓短语充当主语
    2.3 “为”字句的中段
        2.3.1 体词和体词性短语充当X
        2.3.2 谓词和谓词性短语充当X
        2.3.3 主谓短语充当X
    2.4 “为”字句的后段
        2.4.1 谓词
        2.4.2 谓词性短语
3 “为”字句语义分析
    3.1 “为”所标记的格关系
        3.1.1 “格语法”
        3.1.2 “为”字句格类型
            3.1.2.1 “为”标记当事格
            3.1.2.2 “为”标记替事格
            3.1.2.3 “为”标记原因格
            3.1.2.4 “为”标记目的格
        3.1.3 “为”所标记的原因格与目的格的联系
    3.2 “为”字句核心句的句模
        3.2.1 “为”字句核心句的简单基干句模
            3.2.1.1 “为”字句核心句的一级简单基干句模
            3.2.1.2 “为”字句核心句的二级简单基干句模
        3.2.2 “为”字句核心句的简单一级扩展句模
            3.2.2.1 只含有“为”的介引成分充当状元的扩展句模
            3.2.2.2 其他形式的扩展句模
        3.2.3 “为”字句核心句的复杂扩展句模
            3.2.3.1 “为”字句核心句的一级复杂扩展句模
            3.2.3.2 “为”字句核心句的二级复杂扩展句模
4 “为”字句语用分析
    4.1 “为”字句中“为”的隐现规律
        4.1.1 隐去“为”后的句子不成句
        4.1.2 隐去“为”后的句意与原句意不同
            4.1.2.1 隐去“为”后“为”的宾语转变成新句的主语
            4.1.2.2 隐去“为”后“为”的宾语转变成新句的谓语
        4.1.3 隐去“为”后的句意与原句意基本相同
    4.2 “为”字句的主题和述题
    4.3 “为”字句中“为”的篇章功能
        4.3.1 “为”字句的衔接功能
        4.3.2 “为”字句的管界功能
        4.3.3 “为”字句的修辞功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类介词的语用功能 [J]. 张田田.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3)
[2]关于“为”类介词介引的谓词性成分的分析 [J]. 张田田.  语文学刊. 2008(01)
[3]说“为X而X” [J]. 罗伯东,王永华.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06)
[4]从语义特征看介词“为”“为了” [J]. 郭晓玮.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02)
[5]现代汉语格系统的层级分类 [J]. 刘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6]说语义成分 [J]. 范晓.  汉语学习. 2003(01)
[7]由介词“为”的兼容用法引发的思考 [J]. 陈伟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5)
[8]试论介词“为”引进与事──从“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否规范谈起 [J]. 陈伟琳.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9]“为”并没有被误用──与刘大为先生商榷 [J]. 孙剑艺.  语文建设. 1998(12)
[10]“NP+的+VP”偏正结构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 [J]. 詹卫东.  语文研究. 1998(01)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在”字句研究[D]. 申敬善.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为”类介词框架考察[D]. 施琰.上海师范大学. 2010
[2]“为X而Y”介词框架的多角度考察[D]. 黎氏月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现代汉语“由”字句研究[D]. 王文娟.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4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54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3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