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15:52
  俗字是“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中重要的用字现象,本文以目前所占有的“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为材料,对其中的俗字进行穷尽辑录,以《汉语大字典》为正字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所辑录的俗字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的概况,概述了“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的研究内容,说明了“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类型研究通过对“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的统计和整理,将其分为九种类型即简省、増繁、易位、书写变异、全体创造、类化、改换声符、改换意符、混用俗字,初步呈现“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中俗字的特点。第三章,“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特点和成因本章主要是对“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的特点进行总体归纳,使我们对“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中的俗字特点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同时经研究初步认为瑶俗字的形成与汉字存在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书写者追求效率等因素有关。第四章,“美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与《宋元以来俗字谱》俗字比较研究介绍了《宋元以来俗字谱》俗字的相关整理和研究情况。将这两种时代距离相近的俗字进行比较,发现所收集的很多瑶族俗字...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概说
        (一)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介绍
        (二)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内容
    二、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研究现状及研究空间
        (一)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研究已有成果
        (二)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研究空间
    三、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俗字的界定
        (二)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研究内容
        (三)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类型研究
    一、简省
        (一) 构件简化
        (二) 整字简化
        (三) 符号代替
        (四) 笔画简省
        (五) 笔画长短变化
    二、増繁
        (一) 增加部件
        (二) 增加笔画
    三、易位
        (一) 构件易位
        (二) 笔画易位
    四、书写变异
    五、全体创造
    六、类化
    七、改换声符
    八、改换意符
        (一) 意符意近换用
        (二) 意符形近换用
        (三) 因汉字自身调整发生构件换用而形成的俗字
    九、混用俗字
第三章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特点和成因
    一、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特点
        (一) 通俗性与趋简性
        (二) 依附性与避讳性
        (三) 类推性与生成性
        (四) 表意淡化
        (五) 表音淡化
    二、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成因初探
        (一) 社会历史因素
        (二) 瑶族本民族宗教意识
        (三) 瑶族本民族的不断迁徙
        (四) 书写者的因素
第四章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与《宋元以来俗字谱》俗字比较
    一、《宋元以来俗字谱》俗字相关情况
        (一) 关于《宋元以来俗字谱》
        (二) 《宋元以来俗字谱》所贮存的俗字
    二、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文献俗字与《宋元以来俗字谱》的俗字比较
第五章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研究的意义
    一、俗字研究与瑶族民族文化
        (一) 记录和传承民族文化
        (二) 连接瑶族和汉族的桥梁
    二、俗字研究对字典辞书的补正
    三、俗字研究与文字学体系的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期刊类
致谢
附录1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2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块白文与汉字俗字[J]. 王锋.  大理学院学报. 2009(09)
[2]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新发现及其价值[J]. 何红一.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3]论敦煌俗字与写本学之关系[J]. 郑阿财.  敦煌研究. 2006(06)
[4]美国瑶族社会文化变迁[J]. 玉时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5(05)
[5]仫佬族土俗字探源及其文化阐释[J]. 韦茂繁,雷晓臻.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6]汉语俗字新考[J]. 张涌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7]大力加强近代汉字的研究[J]. 张涌泉.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06)
[8]壮族古壮字的文化色彩[J]. 韦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9]道教传入瑶族地区的时代新考[J]. 张泽洪.  思想战线. 2002(04)
[10]论俗字[J]. 石云孙.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3560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60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