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21:33
  本文主要运用构式语法、语法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讨论了构式的概念、特点及相关理论问题,然后重点考察了“好了”、"V+ta+个VP".“不是”、“才怪”“X说”五类构式,最后进行了一些理论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全文共有8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的目标和研究的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标注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介绍了构式语法和语法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了构式的概念和类型,并陈述了我们对构式的定义和类型的看法。我们认为:构式是复杂的形式-意义配对<F,S>(F指语音形式,S指非字面意义),且F或S的某些方面不能从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其它已存在的构式中得到完全的预测。构式有四个属性:不可预测性、复杂性、固定性和规约性。根据构式的使用特点,我们把构式分为词汇构式和语法构式。词汇构式基本上都是实体构式,语法构式则都是形式构式。语法构式既包括动词性的表达式,如双及物构式、致使构式等,也包括一些习用表达式,如"1et alone"."the X-erthe Y-er”等。习用性语法构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即使掌握了语言的语法和词汇也无法知...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意义
    1.2 理论背景、研究目标和方法
        1.2.1 理论背景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方法
    1.3 语料范围
第二章 构式语法与语法化
    2.1 构式语法
        2.1.1 构式的概念
        2.1.2 构式的类型
    2.2 语法化
        2.2.1 语法化的界定
        2.2.2 语法化的原则和特征
        2.2.3 语法化和主观性
第三章 "好了"的相关构式
    3.1 导言
    3.2 从"好了_1"到"好了_3"
    3.3 从"好了_2"到"好了_4"
    3.4 小结
第四章 "V+ta+个VP"的相关构式
    4.1 导言
    4.2 ta_2的性质
    4.3 NP的有界性
    4.4 ta_2的"虚化"
    4.5 "V+ta_2+个VP"的来源
    4.6 小结
第五章 "不是"的相关构式
    5.1 导言
    5.2 焦点、突显和强调
    5.3 "不是_2"句的语用功能
    5.4 "不是_2"句和"不是……吗?"反问句的差异
    5.5 "不是_2"句的来源
    5.6 小结
第六章 "才怪"的相关构式
    6.1 导言
    6.2 "才怪_2"的句法功能和句法特征
    6.3 "P才怪_2"的语用功能
    6.4 "才怪_2"的来源
    6.5 小结
第七章 "X说"的相关构式
    7.1 导言
    7.2 "我说"
        7.2.1 诸家说法
        7.2.2 同形异指式及其功能
        7.2.3 "我说"的历史发展和历时演变
    7.3 "我跟你说"
        7.3.1 同形异指式
        7.3.2 "我跟你说_2"所使用的语境
        7.3.3 "我跟你说_2"的历史发展和历时演变
    7.4 "不说"
        7.4.1 同形异指式
        7.4.2 递进关系中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7.4.3 "且不说"和"先不说"
        7.4.4 "不说"各类功能的历史发展和历时演变
    7.5 "要不说"
        7.5.1 同形异指式
        7.5.2 "要不说_3"的特点及来源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理论思考
        8.1.1 对构式语法的思考
        8.1.2 对语法化的思考
    8.2 本课题研究尚存的问题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临界频率和非临界频率——频率和语法化关系的重新审视[J]. 彭睿.  中国语文. 2011(01)
[2]都安壮语te:■42的语法化分析[J]. 韦茂繁.  民族语文. 2010(06)
[3]话语标记“我给你说”的演变过程[J]. 陈丽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4]“被XX”句的构式语法探讨[J]. 张建理,朱俊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5]“再说”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 魏慧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6]现实与非现实:现代汉语否定词语法意义的语义基础[J]. 张立飞,严辰松.  外国语文. 2010(04)
[7]反预期语境中的修辞性推测意义——“难道、不会、怕、别”[J]. 陈振宇,邱明波.  当代修辞学. 2010(04)
[8]“不是A,而是B”句式假性否定的功能价值[J]. 邵敬敏,王宜广.  世界汉语教学. 2010(03)
[9]从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J]. 施春宏.  世界汉语教学. 2010(03)
[10]试析话题标记“我说”[J]. 李丽群.  河西学院学报. 2010(03)

博士论文
[1]理性与可能世界[D]. 贾玉树.山西大学 2009
[2]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D]. 季安锋.南开大学 2009
[3]论非现实语义范畴[D]. 王晓凌.复旦大学 2007
[4]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D]. 孙英杰.北京语言大学 2006
[5]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D]. 陈振宇.复旦大学 2006
[6]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 彭利贞.复旦大学 2005
[7]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 陈前瑞.华中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X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D]. 邱沉香.湖南师范大学 2010
[2]“别说”递进复句研究[D]. 徐静.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3]话语标记“X说”的词汇化研究[D]. 李小玲.汕头大学 2008
[4]现代汉语强调方式初探[D]. 袁从润.安徽师范大学 2007
[5]“不大”词汇化研究[D]. 张龙.浙江大学 2008
[6]“我说”类元语言的研究[D]. 耿小敏.上海师范大学 2006
[7]“别说”句式研究[D]. 简丽.北京语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4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64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