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拈连辞格的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16:41
  拈连辞格作为汉语修辞格之一,结构形式不一,类型多样,特点新奇,有着丰富的修辞功能。拈连辞格的建构和解读也有着特定的规律。本文结合汉语实例,运用人们的认知经验和认知理论中的相关理论,对拈连辞格的建构过程和解读过程进行认知分析。在对拈连辞格建构过程的认知分析中,以人们的认知经验为背景,分别对拈连辞格的三要素进行认知分析、对建构拈连辞格所需遵循的原则进行认知分析;在对拈连辞格解读过程的认知分析中,以认知理论中的模式识别理论、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论证理论,对拈连辞格的结构、语境和语义进行认知分析。拈连是一种认知行为,拈连辞格不仅有丰富的修辞功能,也有着特定的认知功能。拈连辞格的建构和解读有着特定的认知规律。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拈连辞格的结构与特点
    2.1 拈连辞格的结构及类型
    2.2 拈连辞格的特点及其修辞功能
第三章 拈连辞格的建构认知
    3.1 拈连是一种认知行为
    3.2 拈连辞格建构的认知分析
    3.3 拈连辞格建构的遵循原则
第四章 拈连辞格的解读认知
    4.1 拈连辞格的结构认知
    4.2 拈连辞格的语境认知
    4.3 拈连辞格的语义认知
第五章 拈连辞格的认知功能
    5.1 建构者对思维对象认知的深化
    5.2 解读者对认知对象理解的深化
结语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拈连的辞格要素及其辞格结构类型[J]. 周春林.  毕节学院学报. 2009(03)
[2]“拈连”略说[J]. 谢俊涛.  怀化学院学报. 2008(03)
[3]拈连的构成条件[J]. 王利华,易匠翘.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4]轭式搭配与拈连的对比研究[J]. 闫立.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5]说拈连[J]. 马春玲.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6]拈连辞格的构成与认定[J]. 谢英.  修辞学习. 2004(03)
[7]与拈连格有关的词语超常搭配[J]. 刘静敏.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03)
[8]谈拈连[J]. 唐吉辰.  青海师专学报. 1997(01)
[9]拈连辞格的分类[J]. 孟昭泉.  中州大学学报. 1993(01)
[10]拈连这个辞格[J]. 文心.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2(03)



本文编号:3590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90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1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