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列女传》复音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19:24
  《列女传》成书于汉成帝时期,全书运用较为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历代女性名人,表达了以刘向为代表的儒士们希望君主“亲贤臣,远小人”的政治愿望。汉语词汇研究是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列女传》中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借助Access为《列女传》中的复音词建立一个封闭的语料库,通过横向的共时描写分析和纵向的比较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解释,力求客观、全面地展现《列女传》的词汇面貌。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简单介绍《列女传》的研究情况、版本流传及选题缘由,并确定《列女传》复音词的判定标准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是文章主体。从构词法的角度出发首先将《列女传》中的复音词分为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两大类。从第二部分开始,正式对《列女传》中的词汇系统进行分析,着重研究语音造词法构造的复音词。第三部分主要对语法造词构造的复音词进行研究。这类复音词分为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述补式、附加式、重叠式及其它复音词八小类,我们主要从语义、词性和语序等角度进行静态描写分析。第四部分运用《汉语大词典》、《辞源》、《汉语大字典》等辞书和语料库对《列女传》中的新词、新义进行探析,展示汉语词汇系统...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版本
    二、《列女传》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复音词的划分标准
第一章 单纯复音词
    第一节 非重叠式单纯复音词
        一、双声联绵词
        二、叠韵联绵词
        三、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第二节 重叠式单纯复音词
第二章 合成复音词
    第一节 联合式复音词
        一、语义构成
        二、词性构成
        三、语序构成
    第二节 偏正式复音词
        一、语义构成
        二、词性构成
    第三节 动宾式复音词
        一、语义构成
        二、词性构成
    第四节 主谓式复音词
    第五节 附加式复音词
        一、附加前缀
        二、附加后缀
    第六节 其它复音词
        一、述补式复音词
        二、重叠式复音词
        三、复音虚词及专名
第三章 《列女传》中的新词新义
    第一节 《列女传》中的新词
        一、《列女传》中复音词为《汉语大词典》唯一例证
        二、《汉语大词典》首例出自《列女传》的复音词
        三、《汉语大词典》书证首例出自与《列女传》同时期的词
        四、《汉语大词典》首例晚于《列女传》的词
        五、《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
    第二节 《列女传》中的新义
第四章 《列女传》复音词的词汇化
    第一节 词汇化的定义
    第二节 《列女传》复音词的词汇化
        一、短语的词汇化
        二、典故词的词汇化
        三、跨层结构的词汇化
    第三节 词汇化的动因
        一、韵律制约与使用频率
        二、认知机制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列女传》复音词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复音词的结构关系与成词理据[J]. 王云路.  古汉语研究. 2013(04)
[2]《列女传》在日本的流布及其影响[J]. 王慧荣.  天津社会科学. 2011(02)
[3]“X于”结构的语法化[J]. 龚娜,罗昕如.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4]中古近代汉语专书词汇研究的总结与思考——百年中古近代汉语专书词汇研究述略(下)[J]. 郭作飞.  前沿. 2011(06)
[5]刘向《列女传》研究综述[J]. 刘颖.  宜春学院学报. 2008(S1)
[6]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单音词复音化现象[J]. 李仕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7]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J]. 李仕春.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8]专书复音词统计方法新论——以《唐传奇》复音词的统计作说明[J]. 李仕春.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9]《列女传》研究综述(1988-2004)[J]. 高小燕.  宜宾学院学报. 2006(05)
[10]东汉碑刻支配式复音词初探[J]. 刘志生.  学术论坛. 2006(04)

博士论文
[1]《高僧传》复音词研究[D]. 陈羿竹.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研究[D]. 江傲霜.山东大学 2007
[3]《韩非子》词汇研究[D]. 车淑娅.浙江大学 2004
[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D]. 周俊勋.四川大学 2003
[5]《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D]. 化振红.四川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史记·本纪》复音词研究[D]. 孙小燕.贵州民族大学 2015
[2]《管子》复音词研究[D]. 王顼.西南大学 2009
[3]《韩非子》复音词研究[D]. 张岱松.中国人民大学 2008
[4]《说苑》实词转类研究[D]. 丘雅.广西师范大学 2008
[5]《百喻经》复音词研究[D]. 王艳芳.四川大学 2007
[6]刘向《列女传》试论[D]. 冯利华.四川大学 2007
[7]《法言》复音词研究[D]. 张焕新.东北师范大学 2004
[8]《列女传》语言研究[D]. 宋明慧.四川大学 2004
[9]《说苑》复音词研究[D]. 陶家骏.苏州大学 2003
[10]《国语》复音词研究[D]. 钟海军.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12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12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f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