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藏-汉双语者的符号数字表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1 23:25
  随着语言和数字符号系统的出现,语言与数字的表征及加工日渐成为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往研究者重点关注词语的表征与加工,对数字表征及其加工的研究相对较少。数字是抽象语言,与词语一样,具有字形、语音和语义特征。同时,由于每个民族有其独特的语言、文化与信仰,数字也因此染上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特有的文化内涵。由于语言系统的不同,每种语言都有不同的数字形式,即符号数字。不同的符号数字会对数字的加工绩效甚至数学成绩产生影响。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之间的语言也有所不同,且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一直相对薄弱。已有研究试图从数学教育与民族文化视角寻求少数民族数学教育薄弱的原因。本研究将从数字表征视角,选取人口众多且数学学习困扰最大的藏族学生为被试,通过考察藏-汉双语者的符号数字表征,试图从数字层面揭示少数民族学生数学认知特点,为民族数学教育策略的选择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以往研究发现,无论是具体词还是抽象词,熟练双语者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独立表征,语义层面则是共同表征。那么,对于抽象的语言文字——数字,双语者又如何表征不同语言形式的符号数字?例如,对于藏-汉双语者来说,既掌握着国际通用数字阿拉伯数字,也掌握...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藏-汉双语者的符号数字表征研究


抽象编码模型(McCloskey,1992)

模型图,模型,数字,符号


诖笮∫恢滦孕вι?阿拉伯数字和英文数字的表现不一致(Kadosh,2008),Dehaene等人(2008)的研究证实不同言语符号的数量表征情况会因为经历经验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物理表征规律,显示出符号特异性。以上研究表明言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在加工时是会受到其编码符号的影响的。在脑机制层面,通过ERP技术,Dehaene(1996)和Pinel(2001)发现,言语数字材料选用英语数字或者法语数字时,与阿拉伯数字进行比较,在N1波上会出现差异。Piazza等人(2007)采用磁共振成像的适应范式也表明,数量表征受到数字符号的影响。图2三重编码模型(Dehaene&Cohen,1995)1.1.3.3复杂编码模型(EncodingComplexHypothesis,Campbell&Clark,1992)Campbell等人(1992)认为,抽象编码模型把数字表征看的过于简单化,只单一的将其归为统一的抽象编码;而三重编码模型虽然注意到不同符号数字其编码形式对数字认知的影响。但是,却因为符号的不同将数字的表征和加工割裂开来。而数字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仅编码方式种类多样(词汇信息层面、语音信息层面、概念信息层面),而且来源多样(视觉的、听觉的编码),此外还伴随着个体经验的增加以及任务的复杂化而呈现动态的变化。为了更全面揭示各种实验结果,Campbell等人(1992)提出了复杂编码模型。该模型认为,不同数字符号形式的刺激会对数字表征有影响,不同性质的数字在加工时由于其通道特异性或加工深度会转换成听觉、视觉、表象等不同形式的表征;其次,由于符号数字的形式不同,任务的复杂程度不同,数字认知过程会由多种编码形式相互作用;同时,编码之间的联系强度也会受到教育和社会文化经验的

流程图,流程图,反应时,语言关系


20图3实验1a的实验流程图3.1.1.3研究结果与分析根据选取的实验范式,收集到的被试练习阶段数据、各阶段填充刺激的数据以及在正式实验阶段的学习阶段的数据不会被纳入到我们的分析范围,我们只对正式阶段中的测验阶段阿拉伯数字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和统计没有正确率低于70%的被试,所有被试反应时均在3个标准差以内,数据均符合要求,未删除被试。使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24.0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包含以被试为随机变量的被试分析(F1)和以项目为随机变量的项目分析(F2)两种统计处理。实验结果如表1和图4。表1不同语言关系下被试对阿拉伯数字的平均反应时(ms)和平均正确率(%)语言关系反应时正确率已学条件未学条件已学条件未学条件A-A506.40±76.22521.81±77.9897.34±3.8696.34±5.21Z-A540.88±47.60543.25±52.0497.34±3.7696.00±3.76H-A537.07±58.32539.96±57.5296.78±3.6794.55±5.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负数混合呈现对负数SNARC效应的影响[J]. 潘运,戴隆农,赵竹君,陈衍,陈加,赵守盈.  心理科学. 2019(05)
[2]二语水平对藏-汉双语者心理词汇语义表征影响的ERP研究[J]. 李艳,黎明.  外语研究. 2019(03)
[3]二语词义通达模型、影响因素及其交互效应[J]. 黄敏,唐雪梅,黄邵娟,项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4]词频对方言—普—英讲话者语义通达方式的影响[J]. 丁雪华.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11)
[5]双语言语产出中词汇通达模型研究[J]. 阿卜杜外力·热合曼,刘振前,刘艳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05)
[6]书写习惯对数字空间表征SNARC效应的影响[J]. 李雅君,刘阳,闻素霞.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05)
[7]二语熟练水平对汉英双语者二语词汇通达中一语自动激活的影响[J]. 李嘉华,郑莹,杨静.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01)
[8]数字表征的表象赋义效应:来自数字线估计任务的证据[J]. 胡林成,熊哲宏.  心理科学. 2017(02)
[9]情境对序数的空间表征之影响[J]. 乔福强,张恩涛,陈功香.  心理科学. 2016(03)
[10]汉-英-日三语者的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研究[J]. 王震.  现代外语. 2016(01)

硕士论文
[1]藏—汉双语者的抽象词语义表征及脑机制[D]. 张圆.河北师范大学 2019
[2]非熟练双语者听觉条件下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的研究[D]. 李扬颖.河北大学 2014
[3]新疆维汉双语数学教学中的语言问题研究[D]. 莎吉旦木·买买提依明.新疆师范大学 2013
[4]藏族大学生藏汉双语词汇表征与语义通达的实验研究[D]. 杨娜.青海师范大学 2013
[5]强化藏族初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的认知机制和效能研究[D]. 王蔓.西藏大学 2012
[6]无意识加工条件下符号对数字语义加工的影响:行为和ERP研究[D]. 王小艳.湖南师范大学 2012
[7]蒙古族双语者双语表征的语义启动实验研究[D]. 李慧惠.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8]英汉数字对比与翻译[D]. 孙钦美.上海海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21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21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f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