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及教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8 14:06
  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中的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为考察对象,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释义,将这些单双音形容词归入不同的形式对应关系。主要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词语使用的考查范围,考察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在留学生汉语使用中产生的种种偏误,试图在各种不同的偏误类型中,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以求尽可能地寻到纠正偏误的教学方法。借鉴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策略,同时针对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的具体偏误,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缘由,介绍本文研究的对象及范围,对近义词概念进行区分,对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研究状况进行概述,阐释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交代本文语料的来源。 第二部分对《大纲》内同素、近义、单双音节的形容词进行逐一筛查,并对形式和义项的对应关系进行归类,确定具体分析的词语组数。 第三部分在确定的157对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中,再根据形式的不同,对每一组形容词进行细分。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具体实例,统计出各类别的具体用法、出现的错误及由此生成的偏误。分析...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现状
        1.3.1 近义词与同义词
        1.3.2 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的研究
        1.3.3 形容词的教学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考察依据和语料来源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形式及义项的对应关系
    2.1 形式的对应关系
        2.1.1 一对一
        2.1.2 一对多
        2.1.3 二对一
    2.2 义项的对应关系
    2.3 小结
第三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的偏误分析
    3.1 语言偏误的界定
    3.2 近义形容词及其偏误实例分析
        3.2.1 一对一关系及偏误实例分析
        3.2.2 一对多关系及偏误实例分析
    3.3 二对一类形容词及偏误实例分析
    3.4 其它类形容词及偏误实例分析
        3.4.1 较少单独使用的单音节形容词
        3.4.2 兼有其它词性的形容词
        3.4.3 基本义与引申义形成的近义组
        3.4.4 颜色类形容词
        3.4.5 常用而《大纲》未收的形容词
第四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的教学
    4.1 同素近义单双音形容词的使用情况调查
    4.2 教学方法
        4.2.1 互动法
        4.2.2 语素分析法
        4.2.3 重现法
        4.2.4 搭配法
        4.2.5 反义词法
        4.2.6 偏误预警法
第五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常见偏误分析[J]. 卿雪华,王周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2]日韩留学生词汇习得中含相同语素词语的偏误分析[J]. 郭丽.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9)
[3]汉语基本形容词隐喻性搭配初探[J]. 王西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4]含同一语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研究[J]. 杨慧丽.  语文学刊. 2009(13)
[5]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差异及认知模式[J]. 吴颖.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04)
[6]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教学新议[J]. 刘振平.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9(02)
[7]同素同义单双音形容词同义关系的相对性[J]. 张慧芳.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0)
[8]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形式对应关系[J]. 张慧芳.  青年文学家. 2009(07)
[9]汉语形容词的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与“的”字结构的省略规则[J]. 陈玉洁.  世界汉语教学. 2009(02)
[10]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对策[J]. 敖桂华.  汉语学习. 2008(03)

硕士论文
[1]从现代汉语常用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替换现象考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D]. 周颖.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比较研究[D]. 张慧芳.四川大学 2007
[3]汉语形容词的情状类型及句法选择[D]. 张亚明.上海师范大学 2005
[4]同义词、近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 邹雪.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81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81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5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