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阐释学中的神秘主义

发布时间:2022-10-21 15:22
  本文从艾柯与罗蒂之争说起,立足于艾柯以神秘主义为特征的分析框架,剖析了阐释学中的神秘主义根源,通过详尽分析当代非理性与理性的阐释观来阐明这两种阐释观都受到了神秘主义的影响。一方面,以德里达为典型的解构主义给文本阐释带来了意义的混乱和意义的危机,只重视文本的语言特点,忽视文本内部连贯性,给予读者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地“阅读”本文的权利。这是非理性模式的神秘主义。另一方面,在许多研究领域,甚至在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学者们都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寻求隐藏在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下面的深层结构以及反复出现的模型,不断追求本质后面的本质,这实质上是另一种模式的神秘主义,即理性主义模式的神秘主义的表现。 本文主要研究当代阐释学中神秘主义的两条线索,即非理性模式与理性模式的神秘主义。 第一,非理性主义的神秘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德里达与罗蒂的阐释观中。他们都认为,在文本中,阐释者可以发现无穷无尽的联系,通过读者建构的任何文本都是连贯的。罗兰巴特眼中的文本也是异曲同工,一样强调阅读的自由衍义与发挥,文本只是读者思想自由驰骋的空间。 第二,理性主义的神秘主义模式可以用以胡塞尔、乔姆斯基的思想来说明。胡塞...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1.1 Hermeneutics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2 The resurgence of hermetic thought
Chapter Two Exploration of the Roots of Hermeticism
    2.1 The meaning of "hermeneutics"in etymology
    2.2 To seek the roots of the hermetic legacy
Chapter Three The Two Clues of the Modern Hermetic Thought
    3.1 The irrational mode
    3.2 Rational Mode
Chapter Four Reflections and Conclusion
    4.1 The absurdity of the irrational hermeticism
    4.2 The Way out:Karl-Otto Apel's notion of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community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Acknowledgments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造还是约束——海德格尔与艾柯阐释观比较研究[J]. 董丽云.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05)
[2]语言交往共同体的先验性——卡尔·奥托-阿佩尔先验语用学研究[J]. 李红.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01)
[3]阿佩尔先验语用学的特征及其理论后果[J]. 张今杰,林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博士论文
[1]重建文本阐释的约束理论[D]. 董丽云.福建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95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95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