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湖南浏阳方言修辞格及其文化蕴涵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7 19:16
  浏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沙市东部,毗邻江西省,为县级市。地缘上,浏阳市东部依次与江西省上栗县、宜春市袁州区、铜鼓县和万载县接壤,北部与湖南平江县相邻,西部与长沙县交界,南部与株洲市荷塘区、株洲县和醴陵市相连。全市总面积5007.75平方公里。浏阳的地域范围虽小,但是境内却存在着几种常用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和赣方言。其中占绝对优势的是赣方言,当地人俗称“浏阳话”。它包括: 城关镇话—分布在城关镇,城关区的关口、集里、荷花、牛石、青草等地以及葛家、枨冲的部分地区; 南乡话—分布在大瑶区和文家市的大部分地区; 东乡话—分布在古港区、永和镇以及官渡区部分地方; 北乡话—分布在沙市区、社港区和北盛区除永安镇以外的大部分地方; 其中最典型的浏阳话是浏阳城关镇话(即本论文中的“浏阳方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浏阳方言的修辞格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本论文分为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步骤、相关文献综述以及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并附调查问卷、浏阳方言语音系统等。 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浏阳市的地理、历史、人口和语言使用情况
    1.2 浏阳方言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2 浏阳方言的比喻修辞格及其文化蕴含研究
    2.1 描述人的比喻
        2.1.1 从整体上描述人的比喻
        2.1.2 描述头发的比喻
        2.1.3 描述五官的比喻
        2.1.4 描述手的比喻
    2.2 描述动作行为的比喻
    2.3 描述天文现象的比喻
    2.4 描述其他现象的比喻
    2.5 浏阳方言比喻修辞的特点及特点形成的原因
        2.5.1 浏阳方言中比喻修辞的使用特点
        2.5.2 浏阳方言比喻修辞特点形成的原因
3 浏阳方言的夸张修辞格及其文化蕴涵研究
    3.1 描述人的夸张
        3.1.1 从整体上描述人的夸张
        3.1.2 描述头发的夸张
        3.1.3 描述五官的夸张
        3.1.4 描述四肢的夸张
    3.2 描述动作行为的夸张
    3.3 描述天文现象的夸张
    3.4 描述其它事物的夸张
    3.5 浏阳方言夸张修辞格的特点及特点形成的原因
        3.5.1 浏阳方言中的夸张使用丰富,类型多样
        3.5.2 浏阳方言夸张修辞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4 浏阳方言的比拟修辞格及其文化蕴涵研究
    4.1 拟人
        4.1.1 动物的拟人化
        4.1.2 植物的拟人化
        4.1.3 人体器官的拟人化
        4.1.4 其他事物的拟人化
    4.2 拟物
    4.3 浏阳方言比拟修辞格特点及特点形成的原因
        4.3.1 浏阳方言比拟修辞格特色
        4.3.2 浏阳方言比拟修辞格特点的形成原因
5 浏阳方言借代修辞格及其文化蕴涵研究
    5.1 用本体事物的特征代替本体事物
    5.2 借个别代一般、部分代整体
    5.3 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
    5.4 避忌借代
    5.5 浏阳方言借代修辞格的特点及特点形成的原因
        5.5.1 浏阳方言借代辞格的特点
        5.5.2 浏阳方言借代辞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6 浏阳方言中的讳饰修辞格及其文化蕴涵研究
    6.1 有关死亡的讳饰说法
    6.2 有关其他事物的讳饰说法
    6.3 浏阳方言讳饰辞格的特点及特点形成的原因
        6.3.1 浏阳方言讳饰辞格的特点
        6.3.2 浏阳方言讳饰辞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7 浏阳方言中的其他修辞格及其文化蕴涵研究
    7.1 设问
    7.2 顶针
    7.3 双关
        7.3.1 谐音双关
        7.3.2 语义双关
    7.4 反语
        7.4.1 讽刺揭露的反语
        7.4.2 幽默愉快的反语
8 浏阳方言修辞格运用的总体特点及特点形成的原因
    8.1 浏阳方言修辞格的总体特点
        8.1.1 辞格丰富多样
        8.1.2 鲜明的选择性
    8.2 浏阳方言修辞格使用特点的形成原因
    8.3 浏阳方言修辞格的文化蕴含
        8.3.1 经济文化
        8.3.2 精神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湖南客家方言音韵研究[D]. 陈立中.湖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方言类节目与地域文化探析[D]. 屈霞.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湖南省双峰县花门镇方言的副词研究[D]. 赵素轶.湖南师范大学 2008
[3]湖南衡山方言日常词汇词典和词汇研究[D]. 刘娟.湖南师范大学 2008
[4]湖南省临武县土地乡土话语音研究[D]. 唐亚琴.湖南师范大学 2007
[5]湖南省新派岳阳市方言语音及其社会变异研究[D]. 何薇.湖南师范大学 2007
[6]湖南湘乡仁厚方言的语气词研究[D]. 李雨梅.湖南师范大学 2007
[7]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李晖旭.湖南师范大学 2007
[8]溆浦县龙潭方言语音研究[D]. 李晓钰.湖南师范大学 2007
[9]乡音与乡俗—晋江砌田村礼俗语言调查[D]. 何春燕.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04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04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