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自然口语中“没有”的话语标记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19: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话语标记①逐渐成为会话分析与语用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近年来,汉语话语标记研究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本文选取现代汉语口语中高频出现的话语标记“没有”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会话分析、语法化、互动语言学以及浮现语法等相关理论,对其形成演化过程进行梳理考证,分析其话语标记功能在口语中浮现的动因与机制。文章还详细考察了 “没有”在会话中呈现出来的语音、语义、语法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并借助英语、西班牙语等语言材料从类型学的角度探究否定词向话语标记演变的共性规律。全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语料来源以及研究的理论方法。开篇首先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理论方法,并系统阐述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关于“没有”的研究现状综述。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没有”的性质研究作了一个系统的归纳总结,并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分析否定类话语标记②的研究现状。此外还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论证了本文研究的合理性以及具体研究价值。第三章着重论证了话语标记“没有”的演化历程。首先结合现有研究资料和语料考证否定标记“没有”的具体产生时期,再根据语法化演化规律探...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语料说明
        1.3.1 语料来源
        1.3.2 转写体例
    1.4 研究方法
    1.5 理论背景
        1.5.1 语法化理论
        1.5.2 会话分析理论
        1.5.3 互动语言学理论
        1.5.4 浮现语法理论
二、研究现状综述
    2.1 “没有”的研究综述
        2.1.1 “没有”的性质研究
        2.1.2 “没有”的历时研究
        2.1.3 “没有”的共时研究
    2.2 否定类话语标记研究综述
        2.2.1 国内否定类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
        2.2.2 国外否定类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
    2.3 前人研究总结
三、话语标记“没有”的演化历程及动因
    3.1 话语标记“没有”的形成过程
        3.1.1 第一阶段:否定动词“没有”的形成
        3.1.2 第二阶段:否定副词“没有”的形成
        3.1.3 第三阶段:话语标记“没有”的形成
    3.2 “没有”演变为话语标记的动因
        3.2.1 句法环境的塑造
        3.2.2 高频使用的催化
        3.2.3 交际互动的驱动
四、话语标记“没有”的特征分析
    4.1 位置特征
    4.2 韵律特征
        4.2.1 话轮之首的“没有”
        4.2.2 话轮中间的“没有”
        4.2.3 与语气词共现时的“没有”
    4.3 语义特征
        4.3.1 非真值性
        4.3.2 程序性
        4.3.3 主观性
    4.4 功能特征
        4.4.1 话语组织功能
        4.4.2 人际互动功能
五、否定标记向话语标记演变的类型学共性
    5.1 汉语“没有”与“不是”在演变中的共性
        5.1.1 演化路径的同一性
        5.1.2 形式功能的相似性
    5.2 从跨语言视角看否定标记演变为话语标记的共性
六、结论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20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20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