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反预期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0 15:28
  本文以语料库为依据,以情态理论为基础,以语义功能语法为重点,结合词汇化与语法化理论深入考察了现代汉语反预期情态词的语法化过程,运用语义功能语法理论分析了现代汉语反预期情态词的语义功能特点,比较了近义反预期情态词的差异并做出力所能及的解释。本文对反预期情态词进行了有选择有重点的研究,具体选取对象:“语气类”中的“硬是”;“转折类”中的“反倒”;“否定类”中的“哪知”和“没想到”。除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共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主要对“硬是”的语义功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大量的语料发现,首先,“硬+[是+宾语]”受判断动词“是”和宾语性质的影响产生了偏正短语“硬是”,在语用因素的作用下,“硬”的“坚决”意义逐渐凸显,“是”的意义逐渐虚化,成为了附着于“硬”的词缀,副词“硬是”产生了。其次,“硬是”的语义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意外”含义的发出者往往是言者、在人称使用上总是倾向使用第三人称以及它常常出现在现实句中。最后探讨了“硬是”和“偏是”的差异:在语义倾向上,“硬是”主要表达态度坚决和主观“肯定”,而“偏是”一般表达主观故...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情态研究
        (二)现代汉语情态研究
        (三)现代汉语反预期研究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论文说明
        (一)语料来源
        (二)研究对象选择
        (三)文章逻辑顺序
第一章 “硬是”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硬是”的词汇化及原因
    二、“硬是”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意外”含义的发出者
        (二)人称使用的倾向
        (三)现实句中的运用
    三、“硬是”和“偏是”的对比
        (一)语义倾向不同
        (二)主语的前后位置不同
        (三)转折连词共现差异
    四、小结
第二章 “反倒”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反倒”的成词过程
    二、“反倒”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索性接受现实”的意义
        (二)低程度的“意外”意义
        (三)后接成分往往是肯定形式
        (四)“反倒”的篇章衔接功能
    三、“反倒”和“反而”的对比
        (一)语义轻重不同
        (二)语体色彩不同
        (三)分句中的位置不同
    四、小结
第三章 “哪知”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哪知”反预期意义的产生
    二、“哪知”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主观性产生
        (二)否定意义消失
        (三)句法功能消失
    三、“哪知”和“谁知”的对比
        (一)后接事件的语义差异
        (二)语体差异
        (三)话语标记的程度不同
    四、小结
第四章 “没想到2”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没想到2”的产生
    二、“没想到2”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语义背景
        (二)现实句中的运用
        (三)“没想到2”的功能
    三、“没想到2”和“想不到2”的对比
        (一)口语语体差异
        (二)共现词的位置差异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46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46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d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