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比较探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17:02

  本文关键词: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比较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中都形成了主题,并做过深入的阐述。本文将以哲学思辨方式为指导,通过对两位哲人语言思想的比较,试图厘清二者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以求更深入地理解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的要旨,梳理出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逻辑线索。海德格尔通过“存在论的区分”赋予语言本体论的地位。为了避免形而上学他把语言的本质理解为存在之道说。维特根斯坦通过语法分析来化解形而上学,他们都把语言问题和形而上学联系起来从根本上重新审视语言的存在论地位。语言不再被认为是反映自然生活的符号体系,而是人的一种活动。海氏和维氏都认为语言具有流动性、开发性,倡导人们在具体生活的使用过程中恢复语言的源初意义,海氏和维氏都意识到传统形而上学只会导致语言的实体化和对象化,造成语言的凝固性和僵化性。海氏和维氏都认为语言无法直接说出终极真理是什么,只能通过已说出的内容间接地显现未说出的真理。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都戴上了“现象学的眼镜”。他们虽然都认识到了语言的界限,却仍对“不可说之物”津津乐道,他们的思想很明显都蒙上了神秘主义面纱。除此之外,二者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海氏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把语言、真理、存在结合成一个整体来消解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维氏主张语言的意义在于用法,他用“家族相似”的理论打破了从个别抽象出一般的迷梦,用哲学语法和生活形式代替了形而上学的普遍本质,这些都是借助于“语言游戏”完成的。对海氏和维氏语言思想比较的目的是要引申出更深层次的中西语言比较,海氏和维氏从存在论的高度审视语言的思路为我们反思中国哲学提供了契机,西方哲学自古希腊起就表现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倾向,进入当代,语言更被看作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甚至是第一对象。而在中国哲学中,语言历来属于从属的地位,“言不尽意,意在言外”诸如此类的思想倾向已成为中国哲学的遗传基因,中国哲学家们长期有意或无意地忽视语言已成习惯,整部中国哲学史就是一部“语言遗忘史”。西方语言哲学的“在场”与中国语言哲学的“缺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整体理解中西语言哲学的特点,才能找到语言问题的症结,为中西哲学对话与交流寻求新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海德格尔 维特根斯坦 语言 比较 界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0-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3
  •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8-10
  • 2.研究意义与方法10-13
  • (1)研究意义10-11
  • (2)研究方法11-13
  • 1 海德格尔的语言思想13-21
  • 1.1 从此在到存在的语言观13-16
  • 1.1.1 Rede(话语或言谈)与Sprache(语言)的关联14-15
  • 1.1.2 Dasein (此在)与Rede(话语或言谈)的关系15-16
  • 1.2 着眼于存在本身的语言观16-21
  • 1.2.1 本有者的道说17-18
  • 1.2.2 通达语言之途18-21
  • 2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思想21-30
  • 2.1 维氏早期语言思想21-23
  • 2.2 维氏后期语言思想23-28
  • 2.2.1“语言游戏”与“遵守规则悖论”23-25
  • 2.2.2“私人语言”与“治疗型”哲学25-28
  • 2.3 维氏语言思想的影响28-30
  • 3 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的相似之处30-36
  • 3.1 存在论上的一致性30-32
  • 3.1.1 二者都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语言观31
  • 3.1.2 二者对语言的本质理解相通31-32
  • 3.2 在真理问题上的一致性32-34
  • 3.2.1 二者都要消解指称论、符合论33-34
  • 3.2.2 二者都认为真理是通过语言显示出来的34
  • 3.3 二者的语言思想都在上世纪30年代初发生转变34-36
  • 4 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的差异36-39
  • 4.1 思维方式不同36-37
  • 4.2 源初世界与语言界限的理解有差异37
  • 4.3 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相通与差异的原因分析37-39
  • 5 结语39-43
  • 5.1 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启示39-40
  • 5.2 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启示40-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先秦语言思想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语言学史研讨会”征文通知[J];当代语言学;2008年03期

2 刘亚猛;;言说与秩序:轴心时期中西语言思想的一个重要区别及其当代含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姚亚平;论孔子的语言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4 张永隆;孔子人文语言思想刍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5 赵运普;毛泽东语言思想试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冯卉;张迈曾;;语言思想: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冯卉;;西方主流语言思想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张红燕;邵莹莹;贵超红;;语言学研究中的语言思想[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Z1期

9 房运梅;董希文;;论尼采语言思想的颠覆性——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语言思想的批判[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时胜勋;;《老子》语言思想的内涵与意义[J];汉字文化;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祖仪;;荀子《正名》篇的心理语言思想初探[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华东;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丹阳;海德格尔的诗性语言观及其启示[D];吉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杜雄飞;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比较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许小委;论马克思的语言思想[D];复旦大学;2009年

4 房运梅;尼采语言思想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5 涂丽平;海德格尔晚期语言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比较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29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b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