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官话急就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21:30

  本文关键词: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官话急就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日本著名教育家宫岛大八所编写的汉语教科书《官话急就篇》从编者本人在中国留学的切身体会出发,又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经验,比之当时及其它的汉语教材语音更加标准、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语句更加简洁精炼,又因其是便于携带的袖珍型教本,因此深受广大汉语学习者的欢迎。该书从明治到后来的大正时代曾修订印刷过一百七十余次,成为日本汉语教育史上再版数量最多的汉语教科书,在日本汉语教育界被誉为二战前的经典汉语教科书。对《官话急就篇》的研究主要从教材的编纂背景入手,整理了教材的版本流变,从语音、词汇、语法的变化及改进分析其先进的语言意识,进而发掘教材所体现的教学意识,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部分主要介绍研究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目的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官话急就篇》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叙述汉语教科书《官话急就篇》概况,对其编纂背景、版本流变以及作者宫岛大八进行了具体的介绍。第三章从语音意识、词汇意识、语法意识三个方面介绍了《官话急就篇》所体现的先进的语言意识。第四章从会话教学意识、背诵教学意识两个方面介绍了《官话急就篇》所体现的先进的教学意识。第五章明确了《官话急就篇》对日本汉语教育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及其对当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一些启示。本文在研究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统计法、比较法以及分析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对《官话急就篇》的研究一方面是为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提供新成果,另一方面希望能够为对外汉语教材建设提供参考,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官话急就篇》 语言意识 教学意识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研究缘起、目的9-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2.1 对日本近代以来汉语教材的研究10-12
  • 1.2.2 对《官话急就篇》的研究12
  • 1.3 研究方法12-14
  • 1.3.1 文献法12-13
  • 1.3.2 统计法13
  • 1.3.3 比较法13
  • 1.3.4 分析归纳法13-14
  • 第2章 《官话急就篇》概述14-27
  • 2.1 作者的生平与贡献14-17
  • 2.2 教材的由来及版本流变17-24
  • 2.3 教材的编纂背景:24-27
  • 第3章 《官话急就篇》所体现的语言意识27-39
  • 3.1 《官话急就篇》所体现的语音意识27-31
  • 3.1.1 提出句重音27-29
  • 3.1.2 关注连续变调29-30
  • 3.1.3 列举多音字30-31
  • 3.2 《官话急就篇》所体现的词汇意识31-34
  • 3.2.1 词汇的选择32-33
  • 3.2.2 词汇的变化33-34
  • 3.3 《官话急就篇》所体现的语法意识34-39
  • 3.3.1 常用构词法35
  • 3.3.2 主要句式35-39
  • 第4章 《官话急就篇》所体现的教学意识39-47
  • 4.1 《官话急就篇》所体现的会话教学意识39-44
  • 4.1.1 会话情景类型39-42
  • 4.1.2 对答形式结构42-44
  • 4.2 《官话急就篇》所体现的背诵教学意识44-47
  • 第5章《官话急就篇》对当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47-52
  • 5.1 重视把文化因素融入到语言教学中47-48
  • 5.1.1 礼貌用语的使用47-48
  • 5.1.2 亲属称谓的使用48
  • 5.2 在枯燥的教材内容中加入兴趣点48-49
  • 5.3 将话题与交际功能结合起来49-50
  • 5.4 教材内容组织安排符合语言规律50-52
  • 结语52-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淼;;评《〈急就篇〉研究》[J];历史研究;1964年Z1期

2 姚淦铭;论王国维於《急就篇》之研究[J];铁道师院学报;1990年01期

3 刘伟杰;;《急就篇》亡佚文献考[J];潍坊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张传官;;谈《急就篇》等秦汉字书的性质——与张金光先生商榷[J];辞书研究;2012年03期

5 陈黎明;;《急就篇》用字初探[J];中国语文;1996年06期

6 丁毅华,陈国忠;《急就篇》的史料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杨剑桥;关于“不借”[J];辞书研究;1980年03期

8 宋承吉,赵凤玉;“参”字源于甲骨文[J];人参研究;1995年03期

9 启星;;;[J];语文学习;1983年04期

10 连登岗;《急就篇》“老复丁”释义辨[J];汉字文化;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生 王海波;古代蒙学教材的因与革[N];光明日报;2014年

2 ;现存最古老识字教材引关注[N];团结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海波;蒙学简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伟杰;《急就篇》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永野千绘(NAGANO CHIE);近代日本汉语教材《急就篇》相关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2 张博;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官话急就篇》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赵松涛;《急就篇》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韦素丽;颜师古《急就篇注》整理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小茹;王应麟《急就篇补注》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官话急就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36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