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语广告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07:03

  本文关键词: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语广告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广告语是通过媒体或其他渠道向公众介绍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宣传用语。好的广告语对产品或服务的宣传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使得商品生者和销售者纷纷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广告语上,以期能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广告语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各种各样的广告语层出不穷,由模因效应形成的广告语也越来越多,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模因论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研究文化领域内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的一种理论。“模因”是任何通过模仿而得到传播的某种现象,包括概念,行为,信息,歌曲的曲调和歌词等。由语言传播而产生的模因现象就是语言模因,它是携带模因宿主意图,借助语言结构,以重复或类推的方式反复不断传播的信息表征。广告语言模因是指通过广告语不断复制和传播某种语言现象而形成的语言模因。这些广告语言模因往往是模仿一些知名或较受欢迎的语言形式来创造出新的、符合广告语境的广告语。虽然广告语言的发展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但大都从它的语言特征,创作策略等方面入手;着眼于广告语言模因的研究也基本局限于它的复制和传播方式。从模因论视角系统地研究广告语言模因的论著较少,其他如广告语言模因的生成机制、语用功能等方面更是欠缺。所以,广告语言模因的生成机制及其广泛存在的原因都值得我们思考。鉴于此研究现状,本论文尝试从模因论入手来分析广告语言模因的生成手段,生成阶段,内在、外在的影响因素及其语用功能。通过对大量汉语广告语言模因的分析,我们发现广告语言模因的产生是广告中模因语言载体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要经历吸收、记忆、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的复制才能成为强势的、成功的广告语言模因。这些广告语言模因采用了不同的手段而生成:基因型的广告语言模因采用了直接复制和模仿发音两种方式而生成;表现型的广告语言模因采用了模仿结构、另铸和移置三种方式而生成。而这些生成方式又分别对应于广告语言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不同次类。此外,广告语言模因具有强吸引力和说服力的语用功能。一方面,巧妙地运用语言模因作为广告语,可以提高广告信息的关注度,提高新的广告语言模因的传播成功率;另一方面,就广告语的创作和理解过程来说,与普通的广告语相比,基于语言模因效应形成的广告语言模因更加经济省力,便于记忆,容易理解。广告语的创作者和解读者能有效地利用原有语言模因的形式及意义来创作或解读新的广告语言模因。本研究能对未来的研究者在广告语的生成和理解方面提供些许启示。
【关键词】:模因论 广告语 广告语言模因 生成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20
  • 1.1 Motivation and Objective of the Study12-14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4-15
  • 1.3 Research Questions15-16
  • 1.4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16-17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7-20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20-38
  • 2.1 Introduction20-21
  • 2.2 Previous Studies of Advertising Slogans21-27
  • 2.2.1 Rhetorical Perspective22
  • 2.2.2 Pragmatic Perspective22-24
  • 2.2.3 Semantic&Grammatical Perspective24-25
  • 2.2.4 Stylistic Perspective25
  • 2.2.5 Creation and Linguistic Criterion of Advertising Slogans25-26
  • 2.2.6 Cognitive Perspective26-27
  • 2.3 Previous Studies of Memes in Advertising Slogans at Home and Abroad27-34
  • 2.3.1 Studies at Home27-31
  • 2.3.2 Studies Overseas31-34
  • 2.4 Summary34-38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38-50
  • 3.1 Introduction to Memetics38-40
  • 3.2 Features of Strong Memes40-41
  • 3.3 Classification of Memes41-43
  • 3.4 Four Stages of Replication of memes43-45
  • 3.5 Factors in the Generation Process of Linguistic Memes45-47
  • 3.5.1 Internal Factors45-46
  • 3.5.2 External Factors46-47
  • 3.6 Generation Means of Linguistic Memes47-50
  • Chapter Four Generation of Advertising Linguistic Memes50-80
  • 4.1 Introduction50-51
  • 4.2 Classification of Advertising Linguistic Memes51-59
  • 4.2.1 Genotype of Advertising Linguistic Memes51-53
  • 4.2.2 Phenotype of Advertising Linguistic Memes53-59
  • 4.3 Factors in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Advertising Linguistic Memes59-66
  • 4.3.1 Internal Factors59-64
  • 4.3.2 External Factors64-66
  • 4.4 Generation Means of Advertising Linguistic Memes66-69
  • 4.4.1 Generation Means of Genotype66-67
  • 4.4.2 Generation Means of Phenotype67-69
  • 4.5 Four Stages of Generation of Advertising Linguistic Memes69-72
  • 4.5.1 Assimilation Stage69-70
  • 4.5.2 Retention Stage70-71
  • 4.5.3 Expression Stage71-72
  • 4.5.4 Transmission Stage72
  • 4.6 Pragmatic Functions of Advertising Linguistic Memes72-77
  • 4.6.1 Promoting Transmission of Advertising Linguistic Memes73-75
  • 4.6.2 Making Advertisements Economical75-77
  • 4.7 Summary77-80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80-84
  • 5.1 Major Findings80-82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82-84
  • Bibliography84-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年01期

2 张旭红;;语言模因观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3 范镜春;;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社会心理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纯磊;;英汉语言模因对比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庄美英;;语言模因的传播方式和特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周瑞英;;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晓黎;;语言模因的初步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8 王纯磊;;语言模因介入二语习得研究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李翠羽;;语言模因的实际运用[J];大众文艺;2010年08期

10 刘彬;戈玲玲;;基于数据库的广告语言模因显性和隐性模仿研究[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一之;;浅析语言模因、先例现象、仿拟之异同[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舒;论语言模因的系统性[D];西南大学;2007年

2 徐洲洋;基于语言模因观的CET-4英语写作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菊;语言模因的认知阐释[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靖晨;中国媒体语言模因词汇翻译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陈英慧;功能语法理论下的英汉模因特性流行语中语言模因的功能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6 廖静玢;顺应论视角下语言模因现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卫玲;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语广告语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8 解卫卫;基于组合结构的汉语语言模因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项靓;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语言模因现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新霞;郭德纲相声语言模因现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语广告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40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7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