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维委婉语对比及汉语委婉语维译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09:10

  本文关键词:汉维委婉语对比及汉语委婉语维译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它也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反映。修辞在语言使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修辞就是在语言应用过程中使用各种语言手段达到较好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常喜欢运用修辞手段构成委婉语来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委婉语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总是想找到一种能顺利完成交流又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方式用以回避那些使人感到反感、不悦的刺耳表达。本文对汉维语委婉语做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比翻译汉维两种语言的委婉语,对其进行分类,并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分析了两种语言委婉语产生的根源,社会作用以及从中透视出的不同文化内涵。同时本文也探讨了汉维语委婉语的翻译原则及方法。本文的研究,对于掌握委婉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并了解它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沟通理解能力、避免语用失误及翻译教学有启发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汉维语委婉语,提出委婉语的翻译原则及委婉语汉译维的翻译方法。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第二章对汉维语委婉语从宗教禁忌、人名、称谓、数字、死亡与疾病、身体缺陷、生理现象、性、语言表达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介绍。第三章介绍汉维语委婉语的异同点。第四章介绍汉维语委婉语的翻译原则。第五章介绍汉语委婉语维译的方法,即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法。第六章总结全文。
【关键词】:汉语 维吾尔语 委婉语 翻译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21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9
  • 第一章 前言9-13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9
  • 1.2 汉维语委婉语研究现状9-10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0
  • 1.4 委婉语概述10-13
  • 第二章 汉维委婉语的分类13-18
  • 2.1 有关宗教禁忌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13
  • 2.2 有关人名、称谓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13-14
  • 2.3 有关数字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14-15
  • 2.4 有关死亡与疾病的汉维语委婉语15-16
  • 2.4.1 有关死亡的汉维语委婉语15
  • 2.4.2 有关疾病的汉维语委婉语15-16
  • 2.5 有关身体缺陷、生理现象以及性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16-18
  • 2.5.1 有关身体缺陷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16
  • 2.5.2 有关生理现象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16-17
  • 2.5.3 有关性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17-18
  • 第三章 汉维语委婉语异同18-22
  • 3.1 汉维语委婉语的相同点18-19
  • 3.1.1 避讳作用18
  • 3.1.2 礼貌作用18
  • 3.1.3 掩饰美化作用18-19
  • 3.1.4 数量多,使用范围广19
  • 3.1.5 形成基于相同的心理19
  • 3.2 汉维语委婉语的不同点19-22
  • 3.2.1 物质文化层面的差异19-20
  • 3.2.2 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异20-22
  • 第四章 汉语委婉语的维译原则22-24
  • 4.1 保持委婉色彩22
  • 4.2 区别使用者的不同22
  • 4.3 感情色彩等效22-23
  • 4.4 语境对于委婉语的重要性23-24
  • 第五章 委婉语汉译维的翻译方法24-31
  • 5.1 直译24-26
  • 5.2 直译加注26-28
  • 5.3 意译28-31
  • 第六章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3
  • 致谢33-34
  • 作者简介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磊;俄汉委婉语的异同[J];俄语学习;2000年04期

2 李冬梅;对委婉语的若干语用学分析[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彭娜;委婉语探微[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李克勇;法汉委婉语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宇平;现代委婉语特点探析[J];山东电大学报;2000年02期

6 蔡颖华;委婉语的表达效果及发展趋势[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张继英;委婉语刍议[J];天中学刊;2000年06期

8 杨文秀;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朱适,郑玉琪;委婉语的功能及其语言文化因素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10 陆慧;委婉语发展趋势探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芬;;委婉语:礼貌视角下的有意不合作[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玉娟;;委婉语特点及其社会功能浅析[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吴艳;;环保委婉语初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郝煦;;英语的委婉语[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赵晨光;;英美社会语言交际中的委婉语[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孙飞凤;;试论英语文体委婉语的运用与发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玉泉;;日语中委婉语的语用方式概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杨国萍;韩瑞;;英语委婉机制的认知探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9 李燕芳;;从关联理论看外交委婉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朱玉富;张晓云;;论Эвфемизм的功能[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媒体人 何保胜;我们正在失去“语言遮羞布”?[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永奋;汉意委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邵军航;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刘晓玲;人际关系管理理论视角下《红楼梦》委婉语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艳;英日委婉语对比[D];河南大学;2009年

2 郭婷婷;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解读[D];厦门大学;2009年

3 赵丽;英汉职业委婉语的特点及文化蕴涵[D];西北大学;2010年

4 石霖;俄汉委婉语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英;韩汉委婉语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鹏;古汉语委婉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吴长旗;从“合作”及“礼貌”原则看外交委婉语[D];重庆大学;2004年

8 李昆;论俄汉语言中的委婉语[D];山东大学;2005年

9 朴金凤;俄语委婉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翟录;中韩委婉语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汉维委婉语对比及汉语委婉语维译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1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41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