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打断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19:01

  本文关键词: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打断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结合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这三方面知识对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打断现象进行研究。第一,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发现参与者使用快语式打断比较有效,同时发现造成参与者无意打断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主持人的语轮比较长。另一方面,本文分析了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不当打断现象。冒失打断行为会导致节目时间的浪费以及听众对主持人专业性的质疑,我们发现造成主持人冒失打断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主持人的观念问题和参与者的表达问题。主持人的粗暴打断行为会影响主持人与参与者之间的正常交流,我们发现造成粗暴打断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参与者指代不明、答非所问、以及频繁打断主持人。第二,本文结合社会语言学知识分析了主持人打断方式和被打断后反应的性别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进行了解释。第三,本文结合语用学知识分析了主持人打断话语对语境的顺应,同时也分析了主持人打断话语违背语境因素和合作原则的现象,发现主持人打断话语违背语境因素的原因主要是给参与者留面子以及维护自己的形象,而主持人打断话语违背合作原则的原因主要是使得节目更加紧凑以及保证听众能够听到所有重要信息。
【关键词】: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 打断 性别差异 语用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8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8-11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1-13
  • 四、语料来源及转写13-15
  • 第一章“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概说与“打断”的界定15-21
  • 第一节 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概说15-16
  • 一、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与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区别15-16
  • 二、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对话与日常口语对话的区别16
  • 第二节 打断的界定16-20
  • 一、两种打断的定义16-18
  • 二、本文的界定18
  • 三、重叠、言语反馈与言语打断18-20
  •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参与者的有效打断与无意打断21-30
  • 第一节 参与者的有效打断21-25
  • 一、参与者的有效打断与无效打断21-22
  • 二、参与者的打断方式与打断效果22-25
  • 第二节 参与者的无意打断25-29
  • 一、参与者无意打断的原因25-27
  • 二、参与者无意打断的后果27-29
  •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主持人的不当打断以及必要打断30-44
  • 第一节 主持人的粗暴打断现象30-34
  • 一、主持人粗暴打断的原因30-33
  • 二、主持人粗暴打断的后果33-34
  • 第二节 主持人的冒失打断现象34-40
  • 一、什么是冒失打断34-35
  • 二、主持人冒失打断的原因35-37
  • 三、主持人冒失打断的后果37-40
  • 第三节 主持人的必要打断40-43
  • 一、询问细节41
  • 二、补充细节41-42
  • 三、纠正细节42-43
  •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主持人打断现象的性别差异研究44-50
  • 第一节 主持人性别与打断方式的关系44-47
  • 一、主持人的打断方式44-46
  • 二、主持人性别与主持人打断方式的关系及其原因分析46-47
  • 第二节 主持人性别与被打断后反应的关系47-48
  • 一、主持人被打断后的反应47
  • 二、主持人性别与主持人被打断后反应的关系及其原因分析47-48
  • 本章小结48-50
  • 第五章 主持人打断现象的语用研究50-59
  • 第一节 主持人打断话语的语境顺应和语言顺应50-53
  • 一、主持人打断话语的语境顺应50-51
  • 二、主持人打断话语的语言顺应51-53
  • 第二节 主持人打断话语违背语境因素现象及其原因分析53-54
  • 一、主持人打断话语违背语境因素的现象53-54
  • 二、主持人打断话语违背语境因素的原因54
  • 第三节 主持人打断话语违背合作原则现象及其原因分析54-57
  • 一、主持人打断话语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54-57
  • 二、主持人打断话语违背合作原则的原因57
  • 本章小结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2
  • 致谢6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轶;;论情感类义位的范围及其分类[J];华夏文化论坛;2010年00期

2 谷雨;张仁杰;;浅析电视情感类谈话栏目的正负效应——以《涛出心里话》为例[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4期

3 蔡中锋;;有请当事人[J];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24期

4 林海海;;浅析情感类电视剧的制作与发展[J];视听;2009年01期

5 柳志明;;喜悦隐喻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对比[J];才智;2010年21期

6 何林忠;;巧记情感类动词及用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2期

7 孙喜杰;汪少明;刘砚硕;;情感类电视栏目的人性化发展解析[J];电影评介;2009年19期

8 戚姚云;王栩睿;;消费社会视域中情感类电视节目伦理观照[J];电影文学;2011年21期

9 季凯玉;;浅谈生活情感类文章的技巧指导[J];成才之路;2009年07期

10 谢晓霞;;关于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思辨:以湖南卫视《8090》为例[J];电影评介;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林霞邋本报记者 郑立华;在“七夕”中寻找东方式浪漫[N];中国商报;2007年

2 高钒;对着爱人左耳甜言蜜语,更能俘获“芳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张莹 实习生 王明宇;“真情”不是导演出来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杨剑龙;制止情感节目造假低俗之风[N];中国文化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程武;情感类电视节目亟需打假[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6 薛颖旦;江苏卫视在京召开情感类节目研讨会[N];新华日报;2004年

7 特约撰稿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中关村法庭法官 李颖;情感类访谈节目中参与人的隐私权保护[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8 唐芸芸;别拿丑感当情感[N];中国艺术报;2010年

9 刘维石;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底线不能一再降低[N];工人日报;2011年

10 刘维石;情感类电视节目底线不能一降再降[N];西部时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玮玮;电视情感类栏目生存状态初探[D];河南大学;2007年

2 赵涵;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打断现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程小雨;我国情感类期刊文章受欢迎因素分析[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4 陈姗姗;论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现场的有效沟通[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5 赵尚;我国情感类电视节目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6 刘爱静;情感类电视节目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郭湘仁;论情感类电视节目中的伪人文关怀[D];湘潭大学;2010年

8 潘梅玲;情感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伦理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9 张满江;我国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异化及其法律调控[D];湘潭大学;2011年

10 王佳华;用“魔方智慧”寻找幸福之门[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广播情感类热线谈话节目打断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56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3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