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运动事件框架下英汉空间界态的句法—语义接口实证研究——以“walk through”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28 12:34

  本文关键词:运动事件框架下英汉空间界态的句法—语义接口实证研究——以“walk through”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界态 句法语义接口 运动事件 界段重合


【摘要】:本文采用英汉平行语料,以"walk through"短语为例,在运动事件框架下,采用实证方法,对英汉空间界态的句法—语义接口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在运动事件中,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表达式存在有界化语义倾向。其中,在动词短语中有界化特征较为明显,而名词结构主要表达了无界化概念。运动事件的句法和语义体现了双向性的选择限制关系。在特定句法因素的影响下,界态语义能够产生由此及彼的转化。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
【关键词】空间界态 句法语义接口 运动事件 界段重合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BYY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英语学习效果对比及电子教案和网络课程包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14XZ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146;H314
【正文快照】: 1.引言空间界态的句法和语义研究由来已久。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里提出了描述事物存在方式的“数量概念”。Langacker(1987:189-213)对空间界态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当一个实体被整个包括在一个述题范围内时,便可用“界”(bounding)来描述它。Talmy(2000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2 李思旭;;“有界”“无界”与补语“完”的有界化作用[J];汉语学习;2011年05期

3 刘辰诞;;“界”与有界化[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4 罗杏焕;;英汉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的类型学研究[J];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5 杨京鹏;托娅;;运动事件封闭和开放语类的体验对比研究——以英语路径动词为例[J];外语教学;2013年05期

6 陆俭明;;句法语义接口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刘正光;王燕娃;;“不+名词”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石毓智,李讷;十五世纪前后的句法变化与现代汉语否定标记系统的形成——否定标记“没(有)”产生的句法背景及其语法化过程[J];语言研究;2000年02期

9 尹付;;“有界”与“无界”:二律背反命题界限域的认知语言诠释[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李可胜;满海霞;;VP的有界性与连动式的事件结构[J];现代外语;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燕伟;;英汉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的认知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2 杨玲;王寅;;基于语料库汉语动结构式有界/无界动词与结果补语无间隔体限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曾小兵;邱丽娜;张普;张志平;杨尔弘;;语言监测中词语构造能力的分析及其应用[J];长江学术;2011年03期

4 金蓓;杨国华;;基于HPSG理论的大学生英语口语困难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5 陈建华;;句法语义研究先声:宾语的格——马泰修斯和寇姆宾语研究对比[J];大家;2010年11期

6 薛玉萍;;汉语运动事件框架语言类型归属的再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宋雅志;;界理论新探——从汉语构式“一+C+N”中发现再界化机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李晓霞;;论日语动词谓语句中的“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蒋岳春;;“界”理论对词类的解释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陈兴;;事件界化和语言界化的哲学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明海;亢世勇;;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信息库的建设及其应用[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亢世勇;许小星;;现代汉语句系系统的构建和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4 曾小兵;邱丽娜;张普;张志平;杨尔弘;;语言监测中词语构造能力的分析及其应用[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舒江波;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复句关系词自动标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7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宣恒大;现代汉语隐现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王萍;英汉短语结构受限搭配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白莲花;韩汉语语序类型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敏;反义动词的对称与不对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李俊丽;留学生存现句习得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明海;核心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D];鲁东大学;2011年

5 王田龙;表示将来意义英语进行体的认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河斗振;汉韩运动动词事件框架表达的对比分析[D];北京大学;2011年

7 郑小娇;自主移动概念与英语自主移动句的生成与扩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静;“NP1+V+有+NP2”类存在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周燕;现代汉语隐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闫超;韩汉语复数标记“(?)”与“们”的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詹卫东;80年代以来汉语信息处理研究述评──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应用背景之一[J];当代语言学;2000年02期

4 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5 董秀芳;“不”与所修饰的中心词的粘合现象[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6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7 阚哲华;;汉语位移事件词汇化的语言类型探究[J];当代语言学;2010年02期

8 杨国文;;“动词+结果补语”和“动词重叠式”的非时态性质[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9 宗守云;汉语“N不N”句研究[J];德州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10 朱德熙;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J];方言;198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思旭;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动结式“V单+完”属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东;熊安慧;;论句法规范的学科定位[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资中勇;;表达对称性关系的句法手段[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胡光斌;;遵义方言量词独立充当句法成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赵小东;熊安慧;;语言演变发展视野下的句法成分简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5 周翠英;;名转形中“名词”结构充当句法成分变化描写[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刘顺;语用平面的句法成分移位现象透视[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刘顺;现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移位分析[J];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8 毛润民;殷常发;;什么是现代汉语句法结构和句法成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9 龚少英;彭聃龄;;4~10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8年02期

10 董秀英;徐杰;;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J];汉语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阳春;;关于“的”字的句法分类[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源;黄良喜;;再探讨汉语实词的句法类别不定——从词类原型的语义特征出发[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秀玲;论话题及其在汉语语法分析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

2 陈永莉;汉语动词与相关句法成分的语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范立珂;位移事件的表达方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魏;高阶句法模型[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2 孔晓慧;汉语话题成分的句法地位[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亚;“之间”句法、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陈娟;汉语句法成分提取的主宾不对称现象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5 徐含笑;汉语歧义结构句子的句法理解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永刚;赵岐《孟子章句》句法精密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谢晶晶;新“被XX”构式的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周明海;核心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D];鲁东大学;2011年

9 郭立珍;汉语距离表达的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10 林玮玮;“一切”和“所有”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84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84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c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