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寨卡病毒microRNA靶向减毒疫苗株的构建与鉴定

发布时间:2021-10-16 13:41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约50 nm,基因组大小约为10.7Kb。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病毒病,主要通过伊蚊进行传播。2015年以后,拉丁美洲寨卡病毒病暴发,同时伴随大量新生儿出现小头症。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值得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危机。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寨卡病毒病,所以迫切需要研发寨卡病毒疫苗。减毒活疫苗是目前使用的疫苗类型之一,它可以全面激活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使机体获得更广泛持久的免疫保护。近年来,microRNA(miRNA)介导的靶向减毒策略在病毒疫苗研究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主要机制是利用组织细胞内特异的miRNA能够控制病毒组织嗜性,借此降低或消除病毒在特定组织的增殖和致病效应。这一策略能保留病毒免疫原性,又可降低病毒致病性,为研制新型减毒活疫苗提供了全新的手段。现已确认,寨卡病毒感染能够导致胚胎脑中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异常,造成神经元大量死亡,引起小头症。因此,如果能够抑制寨卡病毒在胚胎脑组织中的复制,则有可能大大降低寨卡病毒感染...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寨卡病毒micro RNA靶向减毒疫苗株的构建与鉴定
    1 引言
    2 材料
        2.1 病毒毒株、菌株、细胞系、质粒以及实验动物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3 方法
        3.1 ZIKV重组病毒全长感染性克隆构建策略
        3.2 构建方法
        3.3 恢复病毒的传代和扩大培养
        3.4 恢复病毒基因组的RT-PCR鉴定
        3.5 恢复病毒的噬斑形成实验
        3.6 恢复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荧光实验
        3.7 重组病毒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
        3.8 重组病毒稳定性研究
        3.9 重组病毒在乳鼠颅内神经毒力评价
    4 结果
        4.1 PCR扩增各分片段
        4.2 融合PCR方法扩增各目的片段
        4.3 双酶切质粒及融合片段
        4.4 重组克隆质粒线性化及酚氯仿抽提产物鉴定结果
        4.5 体外转录重组病毒克隆质粒的产物鉴定
        4.6 寨卡重组病毒基因组的RT-PCR鉴定
        4.7 寨卡重组病毒的空斑形态
        4.8 寨卡重组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分析
        4.9 寨卡重组病毒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
        4.10 寨卡重组病毒体外稳定性研究
        4.11 寨卡重组病毒与亲本株的神经毒力评价
    5 讨论
第二部分 寨卡病毒micro RNA靶向减毒疫苗株的免疫原性与保护评价
    1 引言
    2 材料
        2.1 毒株和实验动物
        2.2 试剂与仪器
    3 方法
        3.1 重组病毒在不同细胞系中的生长特征鉴定
        3.2 转染mi RNA mimics后对重组病毒的影响
        3.3 动物免疫
        3.4 重组病毒在乳鼠颅内的复制情况
        3.5 重组病毒在小鼠脏器的分布情况
        3.6 重组病毒免疫中和抗体表达测定
        3.7 重组病毒免疫孕保护效果评价
    4 结果
        4.1 重组病毒和亲本株在不同细胞系中的生长特征测定
        4.2 转染mi RNA mimics后对重组病毒复制的影响
        4.3 重组病毒在BALB/c乳鼠颅内的复制情况评价
        4.4 重组病毒在A129成鼠脏器的分布情况
        4.5 重组病毒免疫BALB/c成鼠中和抗体表达情况
        4.6 重组病毒成鼠体内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4.7 重组病毒免疫孕鼠的保护效果评价
    5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人简历
附录B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附录C 硕士期间参与撰写的论著
致谢
综述 MicroRNA靶向性调控策略在减毒活疫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39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439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