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16-11-20 11:06

  本文关键词: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24卷 第3期Vol.2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COLLEGEOFEDUCATION2008年3月

Mar.2008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曾江霞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成都 610225)3

摘 要: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别是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在翻译中常用的有两种策略:标准语翻译和

通俗译法。文章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主要分析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得失,为翻译策略选择提供一定思路,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翻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主义目的论;标准语对译;通俗翻译

OnTranslationStrategiesofDialectsinBritishandAmericanLiteraturefromthePerspectiveoflistSkopostheoryAbstract:Generallyspeaking,therearetwocommontranslationofinliterature,especiallythoseofregionalandsocialdialects:standardChineseversionandnon-oquialstandardChi2neseversionandnon-standardcolloquialversionfromtheanattempttoshedlightontransla2tionstrategiesofdialect.Italsoproposessomeon.

Keywords:functinon-standardcolloquialversion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8)0320077203

  英语语言中的方言引起了语言学、方言学、文化学和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视。根据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Cat2

[1]

ford),方言是一种与语言使用者的长期性特征相关的语言变体,分为地域方言、时间方言和社会方言。方言,特别是其中的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具有社会指示功能,常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能反映人物的地域特征、民族种族背景、社会地位、教育程度乃至个性特点。各种变体都有其特有的特征,成为变体形式的判断标志(markers),其特定标志位于语音层、音位层、字形层、语法层和词汇层。拜勃等(Biberetal.)描述了方言变体在以上层次的语法特

()

征[2]p1121-1125。

与英语文学中方言特定标志不同,汉语中方言主要体现在词汇上,所以文学作品中方言翻译形成了困难。常用的方言翻译策略有标准语译法(即用目的语标准语翻译源语方言),和通俗译法(用通俗和口语化汉语包括已广为接受的方言词翻译源语方言)。还有一种方言对译(用译入语的一种方言翻译源语方言),其得失由孙迎春[3]、韩子[4]

满针对张谷若所译《德伯家的苔丝》已详细阐述,本文不再赘述。面对种种方言翻译策略,译者应如何选择?卞建华等指出[5],传统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不能充分指导翻译策略选择,而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挑战了传统的以“信”为本的翻译理论,重在制定翻译策略。由于它更强调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决定作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该理论更适合研究“目的性”较强的非文学类文本翻译,而

3收稿日期:

对是否适合指导文学翻译则存在争议。但功能翻译学派也

提出了文学翻译主张[6],本文试图通过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分析方言翻译标准译法和通俗译法的得失,探讨其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1.功能主义目的论及其文学翻译主张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认为人类行为包括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行为。翻译目的主要指目标文本在接受环境中的交际目的。决定翻译目的重要因素包括具有特定交际需要的译文接受者和译文发起者的翻译要求

(intratextualcoherence),即译等。目的论遵循“文内连贯”

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和译文接受者的

(intertextualco2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同时强调“互文连贯”

(fidelity),认为互文连贯存在于源语和herence)或“忠实”

译语之间,其采用的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

()

目的[6]p32。互文连贯受文内连贯支配,而两者都受目的规则支配,是考虑到目的的充分表达。如果目的法则要求改变功能,其标准就不再是与源语的互文连贯,而是符合目的的充分或合适。充分指目标文本适合翻译要求规定的交际目的。目的论的对等则意味着充分符合译文与原文具有

()

相同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6]p36。凯瑟琳娜 赖斯(Ka2tharinaReiss)的文本功能类型分类有助于译者明确符合翻译目的的对等程度。译者须根据文本三大功能类型,即信息性(informative)、表现性(expressive)和执行性(opera2tive)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2008201223

 作者简介:曾江霞(1971—),女,重庆丰都人,硕士,研究方向: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77


  本文关键词: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3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83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