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韩国汉文小说中的华夷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5:20

  本文关键词:韩国汉文小说中的华夷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传统的华夷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是一种“华夏文化优越论”的观念。朝鲜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深受中国华夷思想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朝鲜王朝实录》等正史文献中,还生动地体现在其创作的汉文小说当中。本文分三章研究韩国汉文小说中的华夷思想。第一章,在简要论述中国古代华夷思想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之上,重点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华夷思想在朝鲜的传播情况,即“慕华事大”,“尊周攘夷”。第二章,为本文论述的关键部分,主要探讨华夷思想在韩国汉文小说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对小说的研读发现,其体现出关于华夷思想的主要特征有:“慕华事大”、“夷夏之别”、“尊周攘夷”、“以夷制夷”。第三章,对中朝两国华夷思想进行比较,发现:中朝皆强调“夷夏之别”,但中国尤严文化之别,遂可“用夏变夷”,而朝鲜在明清鼎革后,尤强调民族之别;中朝皆主张“尊周攘夷”,但中国在宣扬“尊周攘夷”的同时,亦重视“春秋大一统”,而朝鲜在明清易代后,朝鲜上下大讲尊周,有意忽视清朝的大一统地位,掀起“尊明贬清”的思想潮流;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中朝华夷思想均有所嬗变,即“以夷制夷”思想的出现,其间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最后得出结论,李朝时期是韩国汉文小说创作的鼎盛时期,深受时代思想风气的影响,该时期中国华夷思想在朝鲜的传播、发展情况亦折射在韩国汉文小说当中。本文研究韩国汉文小说中的华夷思想,不仅是对研究儒家文化在周边各国传播情况的一种补充,也是对学界研究华夷思想材料的一种拓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朝鲜王朝 汉文小说 明清鼎革 华夷观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2.6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2
  • 1.1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2 中国传统儒家华夷思想及在韩国的传播12-18
  • 2.1 中国传统儒家华夷思想述要12-14
  • 2.2 华夷思想在韩国的传播14-18
  • 2.2.1 李朝以前华夷思想在韩国的传播简况15-16
  • 2.2.2 明清时期韩国华夷思想的基本情况16-18
  • 3 韩国汉文小说中的华夷思想18-57
  • 3.1 慕华事大思想在韩国汉文小说中的体现18-32
  • 3.1.1 《玉楼梦》19-23
  • 3.1.2 《玉仙梦》23-26
  • 3.1.3 《赴南省张生漂大洋》26-29
  • 3.1.4 《周生传》29-32
  • 3.2 夷夏有别思想在韩国汉文小说中的表现32-36
  • 3.2.1 《玉麟梦》33-34
  • 3.2.2 《壬辰录》34-36
  • 3.2.3 《六美堂记》36
  • 3.3 尊周攘夷思想在韩国汉文小说中的表现36-49
  • 3.3.1 《金华寺梦游录》37-39
  • 3.3.2 《三士成仁明大义》39-41
  • 3.3.3 《南洪量传》41-45
  • 3.3.4 《义岛记》45-49
  • 3.4 以夷制夷思想在韩国汉文小说中的体现49-57
  • 3.4.1 《许生传》50-54
  • 3.4.2 《识宝气倡楼取炉》54-57
  • 4 中朝华夷思想之比较57-65
  • 4.1 中朝对夷夏之别认识之比较57-59
  • 4.2 中朝对大一统态度之比较59-61
  • 4.3 中朝华夷思想的嬗变61-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元周;;华夷观与朝鲜后期的小中华意识[J];韩国学论文集;2004年00期

2 崔一;试析朝鲜的中国观[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韩国汉文小说中的华夷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10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0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