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脑波偶极子源定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0 20:29
  通过头皮记录的脑电来推算其颅内起源称为脑电源定位问题或脑电逆问题,它在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首先回顾了脑电源定位问题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两种主要的方法:皮层成像技术(cortical imaging technique,CIT)和低分辨电磁成像(low resolution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LORETA)。 鉴于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已从求取少数偶极子过渡到偶极子分布密度的获得,本文提出了新的模型——偶极面定位方法(dipole layer localization method,DLLM):以等边三角形均匀分布的偶极子构成的偶极面(球面)作为源模型;包括头皮、颅骨和皮层的三层同心介质球作为头颅模型,运用奇异值分解来求解逆问题,从而获得偶极子分布和头皮电位分布,实现三维成像。 在仿真研究中,首先设定已知的偶极子数目及其所在的偶极面深度等参数,然后用一定数目的电极抽取正向计算获得的头皮电位,考察该模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基于头皮电位是否能正确获取偶...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脑电源定位问题
    1.1 脑电的分类与特性
    1.2 源定位研究进展
    1.3 两种主要源定位方法的比较
    1.4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2 方法
    2.1 源模型
    2.2 头颅模型
    2.3 皮层成像技术
    2.4 偶极面分布误差描述方法
3 结果
    3.1 模型仿真
        3.1.1 偶极子数目的影响
        3.1.2 偶极子深度的影响
        3.1.3 电极数目的影响
    3.2 真实数据
4 讨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脑电逆问题的研究进展[J]. 郑旭媛,万柏坤.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1(04)
[2]高分辨脑电图及其实现的技术途径[J]. 詹望,杨福生.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9(03)
[3]从头皮电位分布进行大脑皮层电位成像技术的仿真研究(英文)[J]. 王云华,杨福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97(02)
[4]关于脑电逆问题[J]. 王云华,杨福生.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89(06)



本文编号:3705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705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9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