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妇产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相关因素分析及诊治

发布时间:2016-11-08 20:33

  本文关键词:妇产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相关因素分析及诊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医科大学》 2013年

妇产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相关因素分析及诊治

张琦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 方法:将大连市妇产医院及大连市中心医院2000年至2012年妇产科手术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26例(占肠梗阻33%)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妇科手术16例,其中恶性肿瘤9例,良性肿瘤7例,平均年龄:43.78±27.34岁;产科手术10例,平均年龄32.12±2.9岁。 EPISBO诊断标准:①近期(1~4周)腹部手术史②术后肠蠕动曾经一度恢复,但进食后又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③腹胀为主,腹胀一般呈对称性,腹痛相对较轻,腹部触诊有柔韧感,无明显腹膜炎体征,触不到明显肠绊或包块④腹部X线平片可见多个液平面,显示有肠腔内积液的现象,并可见孤立、固定、胀大的肠袢。全腹CT对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显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以及肠腔积液积气、肠管均匀扩张和腹腔内渗出等现象⑤排除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和假性肠梗阻等。观察指标:①对妇科手术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平均年龄、手术时间(>3h)、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是否输血、白蛋白含量(<30g)以及既往手术史相关因素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②对产科手术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平均年龄、孕次、产次、孕周、胎儿体重、术后镇痛、手术时间(>1.8h)、术中及产后出血量、术中术后是否输血、白蛋白含量(<30g)以及既往手术史相关因素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③妇科产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与术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一般临床状况对照性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进行资料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首先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筛选出P<0.05的变量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进行多因素分析。各统计学方法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妇科研究组:年龄、与胃肠功能紊乱史、手术时间(>3h)、术中出血量(≥800ml)、术中术后是否输血、白蛋白含量(<30g)以及近期腹部手术史在研究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对比中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些因素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关,是影响、导致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相关因素;但虽然年龄、胃肠功能紊乱史在多因素分析中存在差异,却在单因素分析中示其并不是导致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决定性因素;2、产科研究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胎儿体重以及术后镇痛在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对比中,差异是无统计学意义的,提示这些因素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无关;然而手术时间、术中及产后出血量、术中术后是否输血、白蛋白含量以及既往手术史在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对照分析中则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这些因素很可能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并在单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证实,但其中手术时间在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其并不是导致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决定性危险因素;3、我们选取妇产科术后并发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共15例作为疾病对照组与妇科、产科研究组一般临床状况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典型临床特点为肠道功能一度恢复,而后出现停止排便、排气等梗阻现象,查体腹部胀痛;而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则腹痛明显,查体多数腹部压痛,重者亦有腹膜刺激症状,1例术后曾排气,以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34天后出现绞窄;4、研究组26例患者,,首选保守治疗:①持续性胃肠减压②营养支持③生长抑素应用④激素应用⑤抗生素应用,治愈天数3-28天,平均15.5天;治愈率为96.1%(25/26);1例于保守治疗34天后发生绞窄行手术治疗。 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是一种具有其自身独立特性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术后肠梗阻的20%。治疗原则目前倾向于药物保守治疗,并已形成一套公认的治疗原则及方案。对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重在预防,如不可避免,则应尽早明确诊断,减少误诊,并及时做出相应治疗措施;在规范的保守治疗原则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长时间不能缓解或反复发作,或出现绞窄或有绞窄可能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1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茂明;钱福永;李贺;陆震;孟翔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征与治疗策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冯善斌;蒋忠明;胡旭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报告[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利军,郭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J];安徽医学;2002年06期

4 陈玲;;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J];安徽医药;2006年12期

5 姚远;张亚洲;李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诊治体会[J];安徽医药;2008年10期

6 陶应田;王成宏;;阑尾切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J];安徽医药;2009年11期

7 叶章义;;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20例诊治体会[J];安庆医学;2007年01期

8 梁书增;周谦让;程辉;杨辉;;食管切除术后急性胸胃扩张16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李世宽,周岩冰,于冠君;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低发生率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永勤,王利杰,刘承军;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体会[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颖;叶颖江;韩亚妹;高志冬;王铁;郭鹏;杨晓东;姜可伟;尹慕军;王杉;;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短期疗效的同期比较[A];北京结直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卢克捷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任柏勇;陈义勇;罗国峰;;小切口胆囊摘除术后肠梗阻临床分析[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3 顾超;;几丁糖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肠粘连效果对比[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4 顾超;;几丁糖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肠粘连效果对比[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杨聪敏;侯红军;;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例诊治分析[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6 俞慧仙;;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术后促功能恢复中的应用[A];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维建;张超;钟海文;;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策略[A];中医药继续教育新论2013[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尚晓滨;活血化瘀中药对通里攻下中药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二)[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2 刘健;腹部手术后小肠动力障碍机制及抗炎灵调理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3 蔡逊;CO_2气腹对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群;大鼠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功能障碍机制及ω-3脂肪乳剂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5 沈锦春;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的多模式镇痛效应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6 许重远;知母皂苷B-Ⅱ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琛;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疗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宗明;氟比洛芬酯镇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马晓佳;通腑汤改善胃瘫综合征胃肠动力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邢承刚;通腑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0例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周智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附63例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双燕;降气和胃通腑法改善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及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7 葛洪霞;通里攻下法防治食管癌术后胃肠动力低下的临床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8 杨猛;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瘤内注射治疗大鼠移植性肝肿瘤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9 张慧敏;医用几丁糖防止大鼠腹腔粘连的实验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10 王震宇;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急性肠梗阻方案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桂英;刘万军;朱风杰;陈淑媛;闫君艳;;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01期

2 张印发;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14期

3 李文;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7例报告[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陆涛;;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疗体会[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蒋贵明!048000,程幼军!048000,王志忠;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J];中国临床医生;2000年11期

6 张天生,张景波,侯维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7 戴志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8例诊治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18期

8 邱应福,曾献淼,王兴福;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1年01期

9 李庆丰;;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1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01期

10 孟宪瑛;王广义;谭毓铨;;胃肠道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原因分析与防治[J];吉林医学;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亮;;产科手术凝血障碍:识别与对策[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封海波;彭广能;董海聚;王元成;白永平;马晓平;石锦江;;犬实验性绞窄性肠梗阻肠道细菌移位的研究[A];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唐明霞;彭广能;;实验性绞窄性肠梗阻犬体内内毒素及自由基清除的研究[A];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董海聚;彭广能;刘芳;封海波;唐明霞;王元成;石锦江;;犬实验性绞窄性肠梗阻自由基变化的研究[A];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魏启惠;;高危产科手术配合管理流程在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与效果[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6 张贵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黄德健;;经大网膜的腹内疝一例及文献复习[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8 刘永超;金小晶;;益气温通法结合手法治疗单纯性肠梗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9 王春荣;姜宁;程永刚;;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A];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瑾;;肠梗阻的中医辨证施护[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朝丰;[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2 阿丹;[N];中药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张灵 本报通讯员 王鹏飞;[N];伊犁日报(汉);2010年

4 张锐;[N];江苏科技报;2001年

5 孙小荔;[N];云南政协报;2005年

6 王先华;[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7 新华;[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N];西藏日报;2001年

9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教授 王传林;[N];健康报;2011年

10 王宏梗;[N];福建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建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2 姜传武;MSCT对腹内疝分型和分级及双源CTA显示SMA病变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琦;妇产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相关因素分析及诊治[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2 金铁俊;炎症细胞因子对绞窄性肠梗阻诊断价值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刘洪杰;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董海聚;犬实验性绞窄性肠梗阻自由基变化及病理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唐明霞;实验性绞窄性肠梗阻犬体内内毒素与自由基清除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6 封海波;犬实验性绞窄性肠梗阻细菌移位及内毒素变化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7 赵言顺;大鼠急性小肠梗阻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时段变化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8 马秀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牛月明;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胡云婷;MSCT多平面重建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妇产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相关因素分析及诊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8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68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8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