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痤疮取穴规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2 14:47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医妇科名家常见月经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年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痤疮取穴规律的研究

刘芳芳  

【摘要】:目的:使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及总结现代针灸治疗痤疮的经络腧穴应用规律、配伍规律。为针灸临床工作者治疗痤疮选穴,提供参考。方法:1.制定检索策略,按照检索策略及方法收集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阅读、筛选文献,将所有的纳入文献有效信息按照病名、病例数及分组、处方主穴、处方配穴、针灸疗法、操作方法、疗程、疗效、对照情况等提取到Excel中,形成针灸治疗痤疮数据库。对数据库中所有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主要是针对穴位名称和针灸处方进行。2.数据处理在Excel、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上进行,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规则输出腧穴频次、腧穴—经络、腧穴部位、特定穴、腧穴配伍的运用等结果。结果:在针灸治疗痤疮数据库中,共纳入了208条处方,在此采用频数对此数据库进行分析,常规针灸疗法治疗痤疮共涉及78个穴位,腧穴总使用频次1725次,其中包括十四经穴、阿是穴及经外奇穴(如子宫、太阳、印堂等)。合谷、曲池、足三里、大椎、肺俞使用频次位居前五。另外,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使用频次最多,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次之,督脉和任脉的腧穴相对较少,除此之外的十四经脉的腧穴均有使用。选取腧穴部位从多到少依次是下肢、上肢、背腰、头面、颈项及胸腹部。五输穴使用频次最多,达到443次,涉及到的腧穴个数也最多;背俞穴、原穴及下合穴使用的腧穴频次总数次之。下合穴中,除了手少阳三焦经下合穴委阳外均有使用。关联分析中,支持度均为8%,以置信度为标准,曲池与大椎、大椎与曲池、血海与大椎、阴陵泉与大椎、血海与膈俞的置信度均为100%。聚类分析中,将腧穴分为4类,聚类一: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聚类二:血海、颧髎、天枢、膈俞、脾俞、关元、内庭、丰隆、肝俞、太冲、阴陵泉、阳白、太阳;聚类三:大椎、肺俞;聚类四:阿是穴。结论:在针灸治疗痤疮临床选穴中,合谷、曲池、足三里、大椎、肺俞使用最为频繁。除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两经以外,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督脉和任脉的腧穴使用也较多。常规针灸疗法治疗痤疮的取穴部位以下肢、上肢、背腰、头面为主,提示针灸治疗痤疮取穴重视上下配穴、远近配穴、前后配穴等配伍方式。针灸治疗痤疮首选五输穴,而在五输穴中,合穴频次最高,其中大肠经合穴曲池使用最为广泛。其次是背俞穴和原穴。根据数据挖掘结果,最常配伍使用的穴对有:曲池与大椎、血海与大椎、阴陵泉与大椎、血海与膈俞。聚类一多有清肠胃湿热的功效;聚类二大多有活血祛瘀、疏肝健脾的作用;聚类三有清肺经风热的作用;聚类四以局部阿是穴治疗为主。本次研究结果所呈现出的痤疮的针灸治疗取穴的特征和规则,与中医针灸理论相一致,因此这一结果是可行的,可以在临床工作中选用的。本研究的结果仍待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使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其加以验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46.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大文;钱秋海;;面部痤疮从心论治[J];北京中医药;2008年01期

2 叶世龙;痤疮分布部位、颜色、形态与证治关系的体会[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12期

3 黄浩锋;;嵌入式数据挖掘概述[J];福建电脑;2008年04期

4 董明姣;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105例[J];广西中医药;1996年01期

5 周平;;中医治疗痤疮100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年25期

6 王景凤;王倩;陈岚;;自制痤疮酊剂治疗丘疹性痤疮279例疗效观察[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7 赵磊;穆敬平;彭力;吴焕淦;刘慧荣;马晓芃;;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数据挖掘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年03期

8 周展超;寻常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年02期

9 孙艳秋;刘建平;刘世芳;;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平丽红;穴位埋线配合面部皮肤护理治疗痤疮50例体会[J];四川中医;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兆晖;基于CER模式的针灸干预颈椎病颈痛疗效数据挖掘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启昭;古今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选穴规律及针灸方法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骆赟韵;当代中医妇科名家常见月经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浦婧婧;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穴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闫旭;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古今医案中四逆汤药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张义;基于数据挖掘的中风偏瘫现代针灸临床选穴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明;自拟平痤汤治疗痤疮10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5期

2 沈振;;刺血加穴位注射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3 伍梅梅;刘芝修;;中西医结合治护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4 戴俭宇;;《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研究述要[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沈振;;刺血加穴位注射治疗痤疮临床观察[J];安庆医学;2006年02期

6 李光宇;王萍;;痤疮的中医治疗进展[J];北京中医;2006年12期

7 丁旭;刘瓦利;许铣;;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J];北京中医药;2009年04期

8 宋彦;董银卯;王友升;;祛痘功效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刘红义,孙晓红,梁晓星,丁凤,刘秀芬,于春英;消痤玉溶液治疗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4期

10 黄碧玉,龚顺波,林丽莉,陈韵竹;针刺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楠;陶晓雁;周宇;;刺络拔罐治疗痤疮临床研究概况[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王建林;张锡三;李共信;;针灸刺络拔罐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痤疮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利华;晋松;胡幼平;;近十年来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痤疮的研究概况[A];第二届全国刺络疗法暨首届少数民族放血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靖怡;吕瑛;徐佳;;锋勾针与美容针对寻常性痤疮皮损修复作用的比较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丽红;;活血养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6 李娟;程为平;;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近况[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桂兴;金国利;黄一鸣;;电针脐周八穴加刺络拔罐治疗痤疮[A];浙江省针灸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灿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燕;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秀玉;赵冠英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4 李敏;滋阴清肝消痤方配合耳针治疗女性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张薇君;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辨治哮喘缓解期病案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秦晓光;何天有学术经验总结暨疏肝兴阳法治疗慢性非菌性前列腺炎致性功能障碍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7 宋艳丽;中医药“内外合治”痤疮的疗效观察及对皮脂分泌影响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8 黄诚;电针调节免疫功能的频率响应性及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戴俭宇;《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从肾论治医案系统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王红岩;外用清热利湿中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相关痤疮样皮疹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黎薇;祛瘀煎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痰热瘀结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海龙;凉血解毒丸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刘衍凤;针刺综合疗法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解杰;枇杷清肺饮加减内服配合交泰丸填脐疗法治疗肺胃血热证青年痤疮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吴珮玮;火针治疗痤疮的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王娟;香连金黄散治疗炎性痤疮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樊玉;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评价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伍晋;茵陈蒿汤加减内服配合杵针刺激足底反射区疗法治疗女性胃肠湿热型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裴长艳;痤疮康复饮对痤疮大鼠皮脂腺直径和毛囊面积、SP表达、血流变值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珊;痤疮清热合剂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茹燕;针灸与针罐法治疗风寒湿性腰痛167例疗效分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年05期

2 孔红兵,肖伟,储浩然,曾永蕾,王震,罗建民,朱春沁;针刺合丹参静脉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3 孙善斌;杨骏;张闻东;陈幸生;韩为;陈浩;周婷;张玲;李飞;;芒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3期

4 申国明,曹海学,王龙海;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取穴规律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王倩,熊家轩;“四逆汤”之临证发微[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徐敬堂,唐永芬;风灸仪治疗寒湿腰痛80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周肆华,韩春岩,杨军;小针刀治疗不典型腰痛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2年05期

8 黄敏;赖红;吕凤冰;潘奔前;;中西按灸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J];按摩与导引;2007年01期

9 王玉华;王保才;宫丽莉;王联庆;朱其秀;韩仲岩;;腘横纹头灸治急慢性腰痛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戴春秀;王海波;;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思路[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秀华;黄彬城;奎瑜;;腹针结合中药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水平的调节作用[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许小凤;顾颖;顾灵;朱蕴璞;;中医药干预在促排卵治疗中的优势[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哲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胡向丹;针药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丹;针灸理疗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洪营东;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针灸治疗癫狂的腧穴配伍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吴凯恩;针药结合治疗PCOS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杜燕丽;腹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金鹏;川蜀中医妇科流派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董利利;当代妇科名老中医学术流派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园白;中医妇科常见病医案数据挖掘方法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8 周时正;俞募配穴法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刘贤亮;名老中医水肿医案的数据挖掘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招靖;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液合克罗米酚治疗肾虚型PCOS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柯欣,裴景春,郑利岩,冯起国,韩红;针灸处方查询软件的设计[J];上海针灸杂志;2003年07期

2 陈以国,成泽东,矫承媛,陈明明;结构信息与针灸处方[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07期

3 李明;初谈针灸处方的原则与取穴规律[J];针灸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4 毛爱民;古代针灸治疗失眠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5期

5 李沛,杜野岚,刘梅;针灸在德国的发展[J];中国针灸;2005年04期

6 范卫忠;;针灸临证一得[J];针灸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7 辜孔进;;如何组成一个有效的针灸处方[J];中医药学刊;2006年11期

8 陈泽林;;抓住针灸治病特点 创新针灸处方思路——介绍创新教材《针灸处方学》[J];中国针灸;2007年03期

9 曾涛;;浅析针灸临床取穴配穴原则及常见病的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20期

10 魏连海;王卫;孟向文;李志道;;针灸处方的选穴原则和组方规律[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才;黄晔;;展望新世纪 探讨针灸临床发展新趋势[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梁繁荣;任玉兰;;略论针灸文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夏有兵;;承淡安针灸临床特点概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范郁山;廖宇衡;张翠洲;;肖继芳教授针灸学术思想浅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李文华;;针灸治疗沙士值得一试[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6 王俊伏;;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36例临床观察[A];全国第16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1届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当代临床治验论坛暨中西部十省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项燕;李瑞;;失眠的病机及针灸临床疗效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王启才;;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之我见[A];中国针灸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赫群;;中医眼科针灸简史[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10 周爽;杨丽坤;尤艳利;李伟红;舒适;钱小路;凌昌全;;急症针灸的历史回顾及发展战略[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杜野岚 李沛;[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2 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N];东方早报;2012年

3 高新军;[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施仁潮;[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5 整理 吴刚;[N];健康报;2012年

6 董洪涛 龙 娟;[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刘炜宏;[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俞中元;[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洪力;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证候与针灸干预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2 伍敏新;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文献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蔡宏伟;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李长君;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文献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王长峰;针灸治疗痹证的古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陈晓容;台湾现代针灸发展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崔秀琼;痛经的古今针灸处方用穴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8 孙淑惠;晋唐时期妇科针灸治疗的文献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谢致学;岭南针灸名家张家维教授学术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叶金国;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历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亮;针灸国际标准化现状与对策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苏敏;美国针灸立法法案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3 黄利玲;靳瑞教授针灸临床和教学特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曹锐;治疗头痛的古典及现代文献中针灸处方的整理及处方规范化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5 于本性;内科诸血症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6 符秋鸰;影响针灸治疗面瘫疗效相关因素的探讨[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7 陈钦亮;针灸治疗失眠的古代处方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程祎;针灸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古今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陈莉;针灸治疗失眠古今处方规律探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王家瑞;现代针灸治疗失眠临床文献研究结合个人临床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医妇科名家常见月经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5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85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6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