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TWEAK介导LPS对小鼠uNK细胞毒性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17-03-19 19:06

  本文关键词:TWEAK介导LPS对小鼠uNK细胞毒性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子宫NK细胞(uNK)是妊娠早期母胎界面数量最为丰富的淋巴细胞。uNK细胞与胎儿的血管形成以及免疫耐受密切相关,在正常妊娠建立与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通过与其受体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子14(Fn14)相互作用在肿瘤抑制、免疫系统的稳定和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的作用。为了研究妊娠早期子宫TWEAK/Fn14介导的天然免疫调节及潜在分子机制,本试验利用LPS诱导建立小鼠流产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流产小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形态,采用DBA染色方法检测uNK的动态分布变化,IHC方法确定TWEAK/Fn14的组织表达分布,IF法分别检测TWEAK/Fn14、NKG2D、TNFα与uNK细胞的共定位,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中TWEAK/Fn14蛋白的表达变化。本研究同时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离纯化uNK细胞后,通过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研究TWEAK/Fn14对uNK细胞毒性及分泌活性的分子调节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在怀孕后(GD)3天,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2 ug剂量的LPS,GD 9.5天小鼠发生流产。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子宫组织出现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坏死脱落,以及出血等病理学变化。采用DBA生物素标记检测发现,正常妊娠小鼠子宫内uNK细胞数量在妊娠中期(GD 9.5)急剧增加并达到最高,而LPS处理组uNK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利用IHC方法研究子宫TWEAK/Fn14组织分布,发现TWEAK主要分布于子宫固有层及腺体区,而Fn14主要表达于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在GD 9.5,LPS处理组小鼠子宫组织出现TWEAK弱染以及Fn14强染。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PS处理组子宫组织TWEAK和Fn14蛋白表达水平与IHC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免疫荧光研究发现uNK细胞可同时表达TWEAK与Fn14,且TWEAK主要分泌于uNK细胞。同时,我们研究发现LPS处理组中TNFα+及NKG2D+uNK细胞所占总uNK细胞比例较正常受孕组显著增加(P0.05)。2.为进一步研究TWEAK/Fn14通路对LPS作用下uNK细胞毒性及分泌功能的调节机制,我们采用DBA生物素包被的磁珠分选技术,分离纯化了正常妊娠以及LPS处理组小鼠子宫uNK细胞,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TWEAK在uNK细胞的表达水平与子宫组织中表达水平基本一致。相比于正常对照组,NKG2D和TNFα在LPS处理组小鼠uNK细胞中表达水平增加。为研究TWEAK对uNK细胞中NKG2D和TNFα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我们使用重组TWEAK蛋白及TWEAK特异性抗体处理分离的uNK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添加不同浓度的重组TWEAK蛋白对uNK细胞中NKG2D及TNFα的表达水平作用不显著,而TWEAK特异性抗体作用于uNK细胞却导致剂量依赖性上调NKG2D及TNFα的表达。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及相关研究报道,我们选择JAK2-STAT3信号通路进行分析,发现相比于对照组,WP1066抑制剂组,Anti-TWEAK抗体组,WP1066+Anti-TWEAK抗体组及WP1066+TWEAK重组蛋白组中pSTAT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STAT3的表达水平与NKG2D和TNFα的表达存在负反馈的调节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建立LPS诱导的流产小鼠和分离纯化小鼠uNK细胞,研究TWEAK介导LPS对uNK细胞的分泌活性和细胞毒性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阐明了LPS诱导流产发生的TWEAK/Fn14调节机制,即通过调节uNK细胞内源性TWEAK表达分泌水平,负调控STAT3的磷酸化水平,进而调控uNK细胞中活化性受体NKG2D及TNFα的表达水平,诱导妊娠小鼠流产的发生。
【关键词】:小鼠 LPS 流产 子宫NK细胞 TWEAK Fn14 细胞毒性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1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文献综述11-16
  • 第一章 TWEAK及uNK与妊娠免疫耐受研究进展11-16
  • 1.1 uNK细胞与妊娠免疫耐受11-13
  • 1.1.1 uNK细胞命名及特征12
  • 1.1.2 uNK细胞与pNK细胞12
  • 1.1.3 uNK细胞在妊娠中的作用12-13
  • 1.2 TWEAK/Fn14与妊娠免疫耐受研究进展13-15
  • 1.2.1 TWEAK的发现、命名及结构13
  • 1.2.2 TWEAK的分布及功能13-14
  • 1.2.3 Fn14受体概述14-15
  • 1.2.4 TWEAK与生殖免疫15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5-16
  • 试验研究16-38
  • 第二章 LPS诱导的流产小鼠子宫中TWEAK /Fn14及uNK变化规律研究16-28
  • 2.1 材料17-18
  • 2.1.1 试验动物与取材17
  • 2.1.2 主要试剂17-18
  • 2.1.3 主要仪器18
  • 2.2 方法18-20
  • 2.2.1 子宫组织病理学观察18
  • 2.2.2 DBA染色检测uNK细胞18-19
  • 2.2.3 IHC检测子宫中TWEAK和Fn14分布表达19
  • 2.2.4 Western Blot检测子宫中TWEAK和Fn14蛋白的表达19-20
  • 2.2.5 免疫荧光法检测20
  • 2.3 结果20-26
  • 2.3.1 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20-21
  • 2.3.2 uNK细胞分布及数量变化21-22
  • 2.3.3 子宫组织中TWEAK及Fn14分布表达变化22-23
  • 2.3.4 子宫组织中TWEAK及Fn14蛋白表达23-24
  • 2.3.5 子宫组织中TWEAK/uNK与Fn14/uNK的表达分布24-25
  • 2.3.6 子宫组织中NKG2D/uNK与TNFα/uNK的表达分布25-26
  • 2.4 讨论26-27
  • 2.5 小结27-28
  • 第三章 TWEAK/Fn14对uNK细胞毒性功能调节机制研究28-38
  • 3.1 材料28-29
  • 3.1.1 主要试剂28-29
  • 3.1.2 主要仪器29
  • 3.2 方法29-32
  • 3.2.1 小鼠uNK细胞分离29-30
  • 3.2.2 uNK细胞中TWEAK/Fn14的蛋白表达30
  • 3.2.3 uNK细胞中TWEAK/ Fn14 mRNA变化30-32
  • 3.2.4 uNK细胞中NKG2D与TNFα 表达32
  • 3.2.5 重组蛋白TWEAK作用或其TWEAK特异性抗体封闭后uNK细胞中NKG2D与TNFα 表达32
  • 3.2.6 JAK2-STAT3信号通路试验32
  • 3.3 结果32-36
  • 3.3.1 uNK细胞分离纯化32
  • 3.3.2 小鼠uNK细胞中TWEAK及Fn14表达变化32-34
  • 3.3.3 GD9.5 小鼠uNK细胞中NKG2D及TNFα 表达水平34
  • 3.3.4 TWEAK及anti-TWEAK对小鼠uNK细胞毒性的影响34-35
  • 3.3.5 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小鼠uNK细胞的毒性功能35-36
  • 3.4 讨论36-37
  • 3.5 小结37-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6
  • 附录46-47
  • 缩略词表47-48
  • 致谢48-49
  • 作者简介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珠英,房红莹,顾冠彬,万海燕;医疗产品体外细胞毒性的试验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年03期

2 ;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原理[J];中华内科杂志;1995年03期

3 杨宁,缪继式,尹兰珍,查宝兴,刘汉义;人LAK细胞的细胞化学活性与其细胞毒性关系的探讨[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孙皎,薛淼,今井弘一,中村正明;牙科金属材料的组成对细胞毒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7年02期

5 邓建军,董发勤,吴逢春,蒲小允,John Huang,赵世泉;纤粒矿物粉尘体外细胞毒性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0年03期

6 廖雍玲,董吉良,肖友立,何永华,邹伦伶,张贻瑞,周旭;公路粉尘体外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2年04期

7 王琳,贾琴,范能全;评价细胞毒性方法的探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刘莎;孙桂菊;;伏马菌素细胞毒性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年02期

9 吴维佳;刘姜瑾;杨陟华;潘秀颉;胡旺顺;齐绍武;钟科军;朱茂祥;;烟用香精香料的细胞毒性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10 黄清泉;吴公平;王蓉蓉;;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体外细胞毒性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洁;林育纯;陈慧峰;李文;李晓杰;张树江;林丽娜;胡耀明;郝元涛;陈雯;凌文华;林忠宁;;镉对PP2A-B56γ高表达的人肝L02细胞中基因转录和细胞毒性的影响[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奚晶;栾洋;任进;;两种体外检测细胞毒性方法的结果比较[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鹿晓晶;王惠芳;高川;李丽琴;;二苯氯胂的细胞毒性及其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蔡蓓;杨雅婷;黄芒莉;;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细胞毒性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年会21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8年

5 罗洁;林育纯;陈慧峰;李文;李晓杰;张树江;林丽娜;胡耀明;陈雯;林忠宁;;镉对PP2A-B56γ高表达的人肝L02细胞中基因转录和细胞毒性的影响[A];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6 高萍;程琳;贾文英;史弘道;;丙烯酰胺单体的细胞毒性研究[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7 贾文英;程琳;史弘道;;丙烯酰胺与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细胞毒性研究(摘要)[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8 李楠;李培勇;;碳量子点的细胞内分布以及细胞毒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张艺;颜天;周名江;;离子通道类毒素的细胞毒性和检测方法的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薇;熊微;万江陵;徐辉碧;杨祥良;;聚乙二醇修饰降低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细胞毒性的机理研究(英文)[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歆;对注射器用活塞细胞毒性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建议[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晓慧;Cirbp在铅诱导的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薛强;阿霉素载药小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马赛;两种常用季铵盐型抗菌单体抗菌性能、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及其细胞毒性机理初探[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4 王雯;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志伟;铜的肠道上皮细胞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赵锐;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在砷诱导的人类HaCaT细胞抗氧化反应和细胞毒性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姜海涛;钴纳米颗粒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于光艳;甲醛联合苯对幼鼠骨髓细胞毒性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凤;致病杆菌中SrfABC类毒素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桂兰;羟丙基透明质酸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刘腾飞;黄连和小檗碱对三种体外培养细胞毒性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4 余静;长度及功能化对多壁碳纳米管细胞毒性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雷明珠;TWEAK介导LPS对小鼠uNK细胞毒性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邓建军;工业常用矿物粉尘表面理化特性对肺泡巨噬细胞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杜清清;溴苯腈对SH-SY5Y细胞毒性及NF-κB、MAPKs通路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刘谦;改性蒙脱土细胞毒性、凋亡研究与改性磷酸钙转染载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雪;表面氧化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细胞毒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10 王倩倩;发形霞水母触手提取物细胞毒性[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TWEAK介导LPS对小鼠uNK细胞毒性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56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f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