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煤矿女职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2 01:39

  本文关键词:煤矿女职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尽早发现HR-HPV感染,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晋城煤业集团某煤矿女职工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相关因素调查,探讨煤矿女职工人群HR-HPV感染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晋城煤业集团2011年09月-2012年10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某煤矿女职工6325人,收集被调查者人口学特征、受教育水平状况、工作特点、女性生殖因素、既往妇科病史、家族肿瘤史、社会压力等HPV的相关影响因素,应用HC-II方法进行HR-HPV DNA检测,获得研究人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状况,进一步以HR-HPV阳性者为病例组,HR-HPV阴性者为对照组,分析HR-HPV感染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HR-HPV感染患者的HPV DNA载量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病变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相关性进行方差分析及SPearman秩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煤矿女职工人群的感染状况:晋城煤业集团某煤矿女职工HR-HPV感染率为22.2%。2.煤矿女职工人群的感染特征:30~50岁年龄段HR-HPV感染率较高,其中30-39岁感染率为26.3%、40-49岁感染率为26.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HR-HPV感染率最高(25.9%),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HR-HPV感染率最低(17.5%);井下女职工HR-HPV感染率(25.9%)较井上女职工HR-HPV感染率(18.8%)高。3.单因素分析结果:HR-HPV感染与年龄(χ2=145.666,P0.001,or95%ci:0.487-0.717)、文化程度(χ2=38.016,p0.001,or95%ci:0.501-0.728)、井下作业(χ2=45.989,p0.001,or95%ci:1.340-1.701)、绝经(χ2=28.989,p0.001,or95%ci:0.487-0.717)、避孕(χ2=10.656,p=0.001,or95%ci:1.093-1.429)、使用避孕药避孕(χ2=6.682,p=0.035,or95%ci:1.046-1.413)、孕次3次(χ2=56.599,p0.001,or95%ci:1.845-2.892)、产次≥2次(χ2=7.015,p=0.008,or95%ci:1.061-1.492)、流产(χ2=29.631,p0.001,or95%ci:1.237-1.573)、人工流产(χ2=4.494,p=0.034,or95%ci:1.010-1.285)、流产次数3次(χ2=36.378,p0.001,or95%ci:1.373-2.749)、既往有妇科病史(χ2=17.692,p0.001,or95%ci:1.275-1.961)、分泌物检查异常(χ2=11.229,p=0.001,or95%ci:1.128-1.586)、阴道检查异常(χ2=7.562,p=0.006,or95%ci:1.105-1.829)、宫颈检查异常(χ2=14.268,p0.001,or95%ci:1.118-1.421)因素相关。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绝经是hr-hpv感染的保护因素(or=0.466,or95%ci:0.376-0.577);避孕(or=1.169,or95%ci:1.015-1.347)、产次≥2次(or=1.620,or95%ci:1.338-1.961)、人工流产(or=1.496,or95%ci:1.138-1.968)、流产次数3次(or=1.609,or95%ci:1.004-2.770)、既往有妇科病史(or=1.209,or95%ci:1.001-1.563)、阴道分泌物检查异常(or=2.550,or95%ci:2.082-3.122)、宫颈检查异常(or=1.257,or95%ci:1.110-1.423)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5.hr-hpvdna载量与宫颈细胞学病变关系分析:hr-hpvdna载量≤100rlu/co和100rlu/co的检出比例在无上皮细胞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中分别为77.5%和22.5%,在不能明确意义-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中分别为58.0%和42.0%,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分别为45.5%和54.5%,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鳞状细胞癌(hsil/scc)中分别为41.5%和59.5%。随着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加重,hr-hpvdna载量100rlu/co的比例逐渐增大。不同等级宫颈细胞学病变中hsil/scc的载量水平最高(565.23±723.557),其次为lsil(465.17±596.192)、asc-us(336.78±551.961)、nilm(163.85±390.17)。随着细胞学病变等级的增加,hr-hpvdna载量也随之增加。6.hr-hpvdna载量与宫颈组织学病变关系分析:hr-hpvdna载量≤100RLU/CO和100 RLU/CO的检出比例在宫颈鳞状上皮增生或炎症中分别为65.3%和34.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分别为45.2%和54.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中度不典型增生)中分别为36.4%和63.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中分别为10.2%和89.8%,在鳞状细胞癌(SCC)中分别为10.0%和90.0%。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R-HPV DNA载量100 RLU/CO的比例逐渐增大。不同程度宫颈组织学病变中SCC的载量水平最高(859.32±645.596),其次为CINⅢ(769.51±526.68)、CINⅡ(517.88±641.023)、CINI(513.12±624.587)、宫颈炎(284.60±512.108)。随着宫颈组织学病变程度的增加,HR-HPV DNA载量也随之增加。结论:1.晋城煤业集团某煤矿女职工HR-HPV感染率为22.2%,30-50岁及井下作业女工HR-HPV感染率较高,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HR-HPV感染率逐步下降。提示井下作业、30-50岁年龄段、受教育水平低人群容易感染HR-HPV,应作为预防和控制HPV感染的重点对象。2.绝经是HR-HPV感染的保护因素,采取避孕措施、产次大于等于2次、人工流产、多次流产、既往有妇科病史、阴道分泌物及宫颈检查异常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高危因素提出相应防控措施,对于降低女性HR-HPV的感染率及HPV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3.细胞学病变等级越高、宫颈组织学病变程度越重,HR-HPV DNA载量越高,提示HR-HPV DNA载量越高,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风险越大,HR-HPV DNA载量可作为宫颈细胞病变和组织病变的预警指标。
【关键词】:煤矿女职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特征 相关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3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12-13
  • 前言13-16
  • 1 对象与方法16-21
  • 1.1 研究对象16
  • 1.2 研究方法16
  • 1.3 资料收集16-18
  • 1.4 实验方法及评价指标18-19
  • 1.5 资料分析19
  • 1.6 质量控制19-21
  • 2 结果21-37
  • 2.1 煤矿女职工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21
  • 2.2 煤矿女职工人群HR-HPV感染特征21-22
  • 2.3 煤矿女职工人群HR-HPV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22-32
  • 2.4 HR-HPV DNA 载量与宫颈液基细胞学及组织病变的相关性分析32-37
  • 3 讨论37-44
  • 4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0
  • 综述50-62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62-64
  • 致谢64-65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65-66
  • 个人简历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红云;罗建刚;;阳江市育龄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王琳,张乐萍;儿童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年03期

3 刘东玲;梁小勤;刘瑶;肖翠珍;金黎;;高危型HPV16/18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08年04期

4 周小玲;黄瑾;;妊娠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易感性的相关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3期

5 李世霞;;515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1年16期

6 胡慧仙;;高危型HPV在健康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20期

7 叶雪瑞;董瑞;李立群;谷鸿喜;商庆龙;;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组整合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14年01期

8 刘润冰,安宏亮;146例妇女高危型HPV阳性检查结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刘小平;高危型HPV阳性的处理[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3期

10 肖静;黄健;;对高危型HPV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致平;林圣云;周郁鸿;虞荣喜;沈建平;叶宝东;罗秀素;沈一平;郑智茵;陈均法;俞庆红;庄海峰;;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道[A];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胡致平;林圣云;周郁鸿;虞荣喜;沈建平;叶宝东;罗秀素;沈一平;郑智茵;陈均法;俞庆红;庄海峰;;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道[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岑坚敏;钱德英;王丁;曾仁海;舒焰红;洪淡华;黄志宏;林爱华;;高危型HPV检测对不典型鳞状细胞的分流监测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胡致平;林圣云;叶宝东;沈建平;周郁鸿;虞荣喜;;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例报道[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胡致平;林圣云;叶宝东;沈建平;周郁鸿;虞荣喜;;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例报道[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6 胡致平;林圣云;叶宝东;沈建平;周郁鸿;虞荣喜;;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例报道[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胡致平;林圣云;周郁鸿;虞荣喜;沈建平;叶宝东;罗秀素;沈一平;郑智茵;陈均法;俞庆红;庄海峰;;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道[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欧阳敏珊;叶敦敏;;宫颈上皮内瘤变证型分布及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沈云岳;刘华;王蕾;高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的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0 张立冬;谢威;裴静;赵旦;;宫颈细胞学筛查及高危型HPV检测与宫颈组织学[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可用于宫颈癌初筛[N];健康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垲;“紫柏凝胶”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郑闪;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3 张魏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早期蛋白E6和E7调控细胞周期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东红;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食管癌不良预后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浩罡;OPN、p53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赵晓梅;47例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静;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局部黏膜免疫中免疫球蛋白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付杨;儿黄散膜剂治疗高危型HPV合并CINⅠ~Ⅱ级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乾泉;遵义地区611例妊娠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D];遵义医学院;2016年

6 李英;煤矿女职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张丽霞;晋城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水平及基因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8 赵薇;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43例临床病例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9 单玉珍;西安市长安区妇科就诊妇女高危型HPV感染及亚型分布调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10 吕艳蓉;乳腺癌病人癌组织与宫颈细胞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煤矿女职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60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