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涎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达的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3-09 17:04

  本文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达的临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3年

涎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达的临床意义

杨晶磊  

【摘要】:目的: 观察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免疫组化表达特点,探讨CD117表达对腺样囊性癌预后的意义。 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19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及31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MA)、p63基因蛋白(p63)、S-100蛋白(S-100Protein)、细胞角蛋白(CKpan)、上皮膜抗原(EMA)、Ki-67核抗原(Ki-67)、及C-kit原癌基因(CD117)的表达,总结以上各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及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强度和阳性分布模式,分析其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意义。 结果: 免疫组化标记SMA、p63、S-100蛋白、CKpan、EM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多形性腺瘤中显示不同的分布特点。SMA、p63、S-100蛋白标记,腺样囊性癌肿瘤细胞巢周边及筛孔衬覆细胞呈阳性,腺管状结构外层细胞显示阳性;基底细胞腺瘤瘤细胞巢外围及腺管结构外层细胞呈阳性;多形性腺瘤阳性细胞弥漫分布或巢状分布。CKpan、EMA标记,腺样囊性癌肿瘤细胞胞质、胞膜强阳性;基底细胞腺瘤腺样结构内层细胞胞质阳性;多形性腺瘤上皮分化的肿瘤细胞标记阳性,肌上皮细胞分化的肿瘤细胞部分阳性。腺样囊性癌不同预后组Ki-67表达有差别,复发生存病例及死亡病例与无复发生存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q值分别为7.4729和5.2186,P0.01)。死亡病例CD117强阳性表达与无复发生存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4)。Ki-67指数高、CD117表达强阳性者预后较差。 结论: SMA、p63、S-100蛋白、CKpan、EMA的不同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Ki-67、CD117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相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39.8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汤亚玲;梁新华;陈宇;;c-ki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2 周晓军;黄文斌;;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3 孟云霄;陈杰;卢朝辉;;S-100蛋白与肿瘤[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4 陈国璋;刘晓红;周晓军;;涎腺肿瘤的病理诊断[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5 孙冉;刘红刚;;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研究进展[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6 杨亦萍,曹阳,卿海云;p63蛋白在涎腺组织和肿瘤中的表达[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7 沈丹华,张雅贤;中间滋养细胞肿瘤及瘤样病变[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8 阎炳智;王洁;张波;董福生;侯琳;王旭;;p53基因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端粒酶及增殖活性[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9 郑刚;郭传瑸;俞光岩;黄敏娴;彭歆;黄俊;;腺样囊性癌患者生存预测模型的建立[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轩;;家兔卵巢石蜡切片HE染色影响因素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1期

2 何书海;李洵;赵慧英;;下丘脑IFN-γR和ER免疫组化双标技术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3 石存斌;潘厚军;常藕琴;付小哲;段圣和;梁裕昕;吴淑勤;;养殖乌鳢结节病的病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4 步仰高;王永珍;朱贝利;李茉;胡勇;;胎盘部位超常反应及文献复习[J];安徽医学;2011年10期

5 陆良勇,刘尚廉,黄伟达,杨广才,陈成伟,李晓燕,蒋树娟,魏英;乳腺癌组织中ER mRNA和PR mRNA阳性表达的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J];癌症;2001年11期

6 郭剑锋,陈福进,曾宗渊,杨安奎,宋明,罗容珍;鳃裂癌3例报告[J];癌症;2004年09期

7 田艳花;余宗阳;欧阳学农;;原发性肝癌牙龈转移1例[J];癌症进展;2012年02期

8 李建成,卢保全,黄全顺;颌骨中心性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王东升;;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检查及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10 周永庆;余伟;;上颌窦未分化癌1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立松;马龙;;阪崎肠杆菌对机体的损伤研究[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李菲菲;白云伟;方静;付辉;毛建平;;龙脑眼部清洁液对大鼠角膜损伤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A];2012全国天然药物和中药毒理、药理学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海兵;邸婵娟;王敏;胡明;刘永学;;TDI诱发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建立及特点[A];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龚林;张西北;潘贵君;;改良碘酸钠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显示心肌闰盘横纹[A];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胡守萍;尹训南;付德霞;吴东来;;检测细胞中病毒基因的原位杂交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洪海;刘青;邱波;刘功振;成子强;;地方柴鸡中J亚群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的混合感染[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鸡淋巴白血病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成子强;刘思当;张利;赵振华;;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基因表达与抗原定位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鸡淋巴白血病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成子强;刘思当;孟祥凯;张洪海;刁秀国;刘青;崔治中;;商品蛋鸡成髓细胞瘤、血管瘤型J亚群白血病病理学初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鸡淋巴白血病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裴晓华;郭琪;;乳腺增生未必为乳腺增生病[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帅;郭耀武;;显微制片技术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亚妮;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鸡三种病毒性肿瘤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邱玉玉;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不同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共感染相互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郭永;利用人子宫内膜异体移植模型对月经出血和蜕膜化发生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4 曹玉萍;体外化学物质致敏性检测模型和组织工程皮肤真菌感染模型的构建[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刘颖;超声引导不可逆性电穿孔消融山羊肝脏组织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韩荣;高脂血症中医“血脉微型癥瘕”论及其软坚散结法方药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7 常华;鸭瘟病毒gE基因功能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邱学文;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唐建兵;雌激素在黄褐斑发病中的作用及黄褐斑的治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0 孙凤霞;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高灵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斌;一种能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和B型肠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与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共感染的相互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邱洪凯;蓝耳病病毒克隆测序、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唾液酸粘附素的克隆表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朱秋实;性别决定基因家族成员-2基因sox_2对大鼠肝再生的作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均伟;间接免疫组化法检测人工感染CSISV在SPF雏鸡和肉仔鸡体内的分布[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6 郭延锋;CSISV人工感染SPF雏鸡和商品肉仔鸡后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7 刘宁宁;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蛋白在PRRSV感染细胞中的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彦娴;常规MRI与P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9 牟象鑫;Rh-ES联合紫杉醇对涎腺腺样囊性癌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10 赵婷婷;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超声弹性成像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静萍;刘来奎;江宏兵;陶德韬;;肌上皮细胞的表型分化在涎腺发育及多形性腺瘤中的意义[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2期

2 袁荣涛,纪祥瑞,尚伟,贾暮云,李宁毅;涎腺多形性腺瘤260例临床病理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谢青,徐飞,汤金梁,王亚丽;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交界性生物学行为的探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8期

4 邢雪荣,顾晓明,秦瑞峰,金岩;涎腺腺样囊性癌89例临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姬峻芳;S100蛋白家族与肿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2年04期

6 伍虹,黄洪章,王建广;CyclinD_1在多形性腺瘤和多形性腺癌中的表达[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7 彭歆,俞光岩,高岩,武登诚;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因素的探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8年04期

8 龚西騟;乳腺活检中热点问题的新认识(一)[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9 胡宇华;李江;李蕾;傅涵冰;;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161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郭小玲,孙善珍,魏奉才;ras、c-erbB-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澍;王玉新;孙长伏;宗志宏;徐颖;;蛋白激酶CK2-β在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化[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武剑云;刘流;李逸松;代晓明;;抑癌基因PTEN和p27~(kip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吕智勇;王晓锋;杜娟;;三氧化二砷诱导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4 马玲;;1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药;2009年04期

5 秦兴军;张恩礁;杨捷琳;王绪凯;孙长伏;李瑞武;关晓峰;;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析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基因[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李晓光;于肖鹏;卢会青;王延秀;;VEGF表达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意义[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6期

7 毛明,刘彦普,唐玉祥,王川,王晓峰;PCNA及AgNORs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和复发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6期

8 孙长伏,钟鸣,王兆元,王玉新;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内分泌性探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9 任莉,孔令彩,王志惠;VEGF、p53蛋白和微血管密度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山东医药;2005年23期

10 张斌;孙长伏;王璐;黄汉;周小平;米磊;;阻断黏着斑激酶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怡宁;胡济安;;ERK1/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郑刚;郭传瑸;彭歆;;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预后指数模型建立[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长伏;秦兴军;王兆元;王玉新;费声重;;蛋白激酶C对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夏辉;;人涎腺腺样囊性癌及正常涎腺组织同源异型盒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苏立新;张陈平;胡永杰;曲行舟;刘溜;李思毅;;BDNF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体外增殖和抗失巢凋亡能力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吴轶群;张志愿;张伟国;;粘附蛋白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邓永强;邱蔚六;何荣根;林国础;;TNP-470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会议日程安排[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李家开;冯承保;于淼;肖越勇;杨立;张金山;;CT引导经皮1125粒子植入治疗颌面及颈部肿瘤术后残留及复发[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宁;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姜莉铖;自噬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化疗中的作用及其相关蛋白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D];山东大学;2013年

3 张斌;粘着斑激酶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4 马杰;酪氨酸蛋白激酶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关系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5 杨舸;环氧化酶-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以及celecoxib体外抑癌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6 杨捷琳;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基因表达差异性及B7-1、XAGE-1b与转移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秦兴军;XAGE-1b基因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性及在部分头颈恶性肿瘤中表达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8 刘洋;XAGE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生长与转移中的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杨新杰;EMMP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10 安杰;ACC细胞肿瘤肺转移及P19细胞神经元分化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组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艳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表达β-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2 杨晶磊;涎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达的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3年

3 谭杰;涎腺腺样囊性癌微血管密度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关系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4 张艳宁;蛋白多糖阻抑对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生长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管海洁;涎腺腺样囊性癌来源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6 刘卫然;茶多酚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迁移性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0年

7 热孜亚·艾尼;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金翔宇;杂合载体介导mda-7/IL-24转基因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莹;涎腺腺样囊性癌对神经雪旺氏细胞的破坏及其阻断[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姜江;甘草酸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M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达的临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9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49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9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