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4 17:07

  本文关键词: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二军医大学》 2012年

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殷子斐  

【摘要】:一、研究目的 使用具有高光反应活性的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TiO_2),建立光动力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单体蟾毒灵(Bufalin, Bu),以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为实验对象,探索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A375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希望能为临床治疗黑色素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A375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效应观察 采用二氧化钛(TiO_2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紫外光(UVA800μW/cm2,75min)、二氧化钛光动力(TiO_2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UVA,800μW/cm2,75min)、蟾毒灵(Bu5nM、10nM、20nM、40nM、80nM),作用于A375细胞,培养12h、24h、48h及72h后,,采用MTT方法,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探究二氧化钛光动力、蟾毒灵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二氧化钛光动力(TiO_225μg/mL,UVA800μW/cm2,75min)、蟾毒灵(Bu10nM)、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TiO_225μg/mL,UVA800μW/cm2,75min,Bu10nM)作用于A375细胞,培养12h、24h、48h及72h后,采用MTT方法,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同时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二)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A375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采用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TiO_225μg/mL,UVA800μW/cm~2,75min)、二氧化钛光动力(TiO_225μg/mL,UVA800μW/cm2,75min)、蟾毒灵(Bu10nM)作用于A375细胞,借助于流式细胞仪,采用PI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DCFH-DA染色等方法探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探究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A375细胞中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一)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A375细胞抗肿瘤作用效应 观察 单用二氧化钛光动力和蟾毒灵均能抑制A375细胞增殖,但当二者联合后,其对A3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强,明显优于单用二氧化钛光动力、蟾毒灵,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当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作用于A375细胞后,A375细胞数量减少,且细胞皱缩、变圆、变小。 (二)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A375细胞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 二氧化钛光动力、蟾毒灵均可明显增加A375细胞内活性氧含量(P0.05),增强细胞内Bax/Bcl-2蛋白的比例,诱导细胞凋亡或阻滞细胞周期,从而发挥对A375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二氧化钛光动力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而蟾毒灵则主要将细胞阻滞于S期。 当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作用于A375细胞后,细胞内的活性氧含量明显增加,明显高于单用二氧化钛光动力或蟾毒灵的细胞(P0.05);且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发挥抗肿瘤作用。 四、研究结论 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A375细胞的抗肿瘤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二氧化钛光动力或蟾毒灵。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可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含量,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提示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黑色素瘤有效方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39.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白雪涛;张宏伟;魏岚;;长波紫外线照射对HaCaT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3期

2 陈孟溪,黄立中,何英红,张红,曹建雄;复方蟾酥散外敷治疗癌痛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沈彬,刘樑,赵承梅,陈平;肿瘤光动力疗法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5年06期

4 于华芸;;蟾酥的古今应用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5 黄金樵;程金妹;林昶;;抗肿瘤光催化氧化剂纳米TiO_2的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年05期

6 李家明;马兹河;;口服煎敖蟾酥中毒致死1例[J];中国司法鉴定;2009年05期

7 蒯乐;陈颢;杨华元;;癌症疼痛的针灸治疗现状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年02期

8 朱世杰;贾立群;李佩文;;中医外治癌性疼痛的临床评价[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年01期

9 高瑞霖;邵义祥;;蟾酥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5期

10 金谷;李涛;;恶性黑色素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星;徐之良;;死亡结构沉默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0年24期

2 应娜;徐长亮;张健;傅强;马世平;;蓝萼甲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的作用[J];海峡药学;2012年01期

3 赵会懂;;利用相关主题词和副主题词探讨bcl-2的研究方向[J];华北国防医药;2006年02期

4 田亚贤;;中医药治疗晚期癌症疼痛概况[J];河北中医;1992年06期

5 杨丽;吕品田;王超;;氧化苦参碱抗B_(16)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J];河北中医;2011年08期

6 赵永杰;金昌凤;;癌痛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黑龙江中医药;2010年01期

7 张继青;钟雷;刘开均;周云峰;;喉鳞状细胞癌不同分割照射诱导凋亡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8 高社干;魏洛霞;王立东;冯笑山;;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9 周晓艳;陈孟溪;;中医药外治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7年03期

10 殷子斐;张慧卿;苏永华;;外用蟾酥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殷月芬;陈军辉;杨佰娟;李文龙;黎先春;王小如;;蟾酥中有效成分的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初探[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太翔;梁俊发;孙斌;;隐性乳房炎奶牛泌乳期bax凋亡因子免疫组化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芳;冯利;;中医药治疗肿瘤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应用[A];2009年首届全国中西医肿瘤博士及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尚育红;蒿黎;李格林;范魁生;;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临床观察[A];2009年首届全国中西医肿瘤博士及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利;葡萄子原花青素B2抗内皮细胞糖基化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郭万松;熊果酸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尚梅;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闫旭;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邹赢锌;核黄素激酶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林铭堉;《神农本草经》对研发抗肿瘤中药的贡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春玲;和厚朴酚与青蒿素协同抗鼻咽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刘欢;叶酸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任炳旭;脊髓水平mGluR3和mGluR5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小鼠骨癌痛形成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梁伟;蟾毒灵脂质体的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华;Runx3,Smad4及Ki-67蛋白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和意义[D];郑州大学;2010年

2 孙婧;归肝经虫类中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郭鲁亚;卟啉(或二氢卟吩)-5-氟尿嘧啶-1-基乙酸异丙酯化合物的合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艳霞;蝙蝠葛酚性碱经皮给药体外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王庆全;基于期刊文献探讨癌性疼痛组方用药规律[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6 史磊;蟾酥透皮贴剂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久严;蟾酥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徐艳玲;氯化镉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线粒体损伤的体内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小亮;华蟾毒精的抗肿瘤作用及对Th1/Th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霍田宇;中医外治癌性疼痛疗效评价与思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智芬,施智严,罗勇,黄能;蟾酥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31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2年03期

2 马速,彭明娥,陈可,张明,孙建海;蟾酥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3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3年07期

3 倪建华,周华,戴修道,郑悦;紫外线对人角朊细胞的氧化损伤及防护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年04期

4 史广妍,牛占军;华蟾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17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2年02期

5 吴丽清;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陈孟溪,黄立中,何英红,张红,曹建雄;复方蟾酥散外敷治疗癌痛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黎晓霞;刘炳娟;刘国光;;纳米TiO_2制备方法述评[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8年02期

8 孙文芳,董世明,王夺元,乐加昌,万谦,李美芬,庞素珍;单重态氧化学 Ⅷ.类卟啉稀土配合物光敏化产生单重态氧的ESR研究[J];化学学报;1997年07期

9 朱融融;汪世龙;陈小平;孙晓宇;张蕤;姚思德;;纳米二氧化钛对卵巢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凋亡的诱导作用[J];化学学报;2006年21期

10 段凯男;马文华;孟茂斌;冯敏;张瑞明;;中药配合三阶梯止痛治疗癌痛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华西医学;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志图;蟾蜍灵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增强维甲酸诱导分化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斌,崔勤,王文亮,蒋永培;蟾毒灵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年03期

2 苏永华,黄雪强,张大志,张亚妮,谢觉民,凌昌全;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内酯类成分含量检测[J];中成药;2003年01期

3 赵强,孟凡静,刘安西;蟾酥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4年10期

4 刘颖;陈志强;陶蓓蕾;冯年平;赵继会;;蟾毒灵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21期

5 张宁;汪晨;顾伟;凌昌全;;蟾毒灵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0年03期

6 王浩天;李爽;王海龙;;蟾酥提取物华蟾毒配基和蟾毒灵含量测定[J];人参研究;2008年01期

7 许德余;光动力治癌药物的历史、现状、进展、问题和前景(续完)[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8 王杰;陈腾;;蟾毒灵抗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0年06期

9 何立明,蔡心涵,郑树,郁琳琳;MTT法测定两种光敏剂对大肠癌细胞株HR-8348的光动力效应[J];中国激光;1995年11期

10 胡韶山,王齐,岳武,史怀璋;不同光动力剂量对C6胶质瘤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伟;侯惠民;;蟾毒灵脂质体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2 齐刚;张莉;何文彤;;蟾毒灵的急性毒性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罗会俊;潘铁英;梁伟;史新梅;侯惠民;;蟾毒灵对脂质体相结构的影响:~(31)P-NMR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李宗河;王昉彤;尹海林;;腺病毒介导的nm23-H1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万启惠;张金花;贺莉芳;刘晖;;家蝇胚胎细胞(MDEC-07114)抗菌肽对A375和K562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A];格莱姆抗菌肽——抗菌肽开发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肖义秀;张瑾峰;丁相海;王喆;付桂芳;;脂蟾毒对人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梅;王冰;谭升顺;;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牛新武;冯捷;彭振辉;马惠群;刘超;袁景奕;;维A酸诱导人类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凋亡的受体机制研究[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贺勤;李慎秋;徐娟;杨美兰;许晓源;刘业强;;藤黄酸诱导人A375细胞凋亡作用研究[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10 苏永华;牛欣;徐元景;张胜;席时芳;薛明;黄允瑜;陈莹;吴晏;;蟾酥外用制剂对家兔生理指标的影响[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蔚;[N];中国航空报;2007年

2 冯卫东;[N];科技日报;2007年

3 肖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于景俊;[N];中国民航报;2008年

6 刘代雨;[N];河南科技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刘猛;[N];证券时报;2003年

8 本版采写 记者 陈莺 实习生 方莲花;[N];民营经济报;2005年

9 郝晨阳 罗刚;[N];健康报;2003年

10 林浩 实习生 张如 记者  于莘明;[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伟;蟾毒灵脂质体的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0年

2 韩克起;蟾毒灵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相关机理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3 陈永安;蟾毒灵抑制人肝癌细胞MHCC97H转移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沈琴;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联合TRAIL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顾伟;蟾酥有效成分蟾毒灵抗肝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6 易梅;RASSF1A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林云;Survivin、PEDF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在EGCG诱导A375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许川山;BPD-MA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光动力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9 夏春辉;纳米TiO_2与新型两亲性酞菁锌光动力抑制肝癌细胞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殷佩浩;RGD修饰的蟾毒灵多级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治疗大肠癌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子斐;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2 潘素娜;蟾毒灵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蛋白组学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董志勇;蟾毒灵对MHCC97H迁移运动的影响及Rac1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郭晓娟;蟾毒灵对人食管癌细胞TE13增殖抑制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5 曹惠慧;沙蟾毒精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杨爱荣;红景天苷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侵袭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青海大学;2012年

7 张丽;白花丹素对黑素瘤A375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范玲玲;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血管生成素核转移及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耿春杰;三氧化二砷联合干扰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利利;单味中药脱色及复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人A375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影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4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64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