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147例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5 07:02

  本文关键词:147例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来源于皮肤和其他器官的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发病隐匿的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呈上升趋势[1-10],且在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在不同人种有不同的特点[5-11]。本文旨在探讨本地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相关预后因素,为探索恶性黑色素瘤在我国的发病特点提供依据,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多学科规范化个体化综合诊治水平。 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4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失访7例(4.5%),所有患者均具有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采用WHO黑色素瘤临床分期[12],数据库中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力状况评分Karnofsky(KPS评分)、原发灶部位、原发灶有无溃疡、病理类型、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化疗情况等,以所有患者总生存期(OS)为研究终点,,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 结果:1、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我院收治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 2、根据WHO临床分期147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I期71例(48.3%),II期50例(34.0%),III期26例(17.7%),总体中位生存期为32.3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1%、48.6%、28.8%。 3、本研究中147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血清LDH水平升高(>300U/L)占61.2%,KPS评分(<70分)占23.1%。 4、147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化疗(4-6周期DTIC方案或含DDP联合化疗方案)者77例(52.4%),采用中药、偏方或未继续治疗等不含DTIC方案或DDP化疗的70例(47.6%)。 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KPS评分、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原发灶有无溃疡、血清LDH水平、含DTIC方案化疗均与患者的预后相关。COX回归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原发灶是否伴发溃疡、血清LDH水平均为恶性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结论:1、本地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0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本地区男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发病率比女性略高,整体中位发病年龄52岁,高发年龄为45~60岁,男性高发年龄为40~55岁,女性高发年龄50~60岁,初诊时II+III期患者约多数。 3、本地区肢端雀斑型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皮肤,其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原发灶伴发溃疡者约占2/3。 4、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不良,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KPS评分、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原发灶有无溃疡、LDH水平、接受化疗均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COX回归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原发灶有无溃疡及血清LDH水平均为恶性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病理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9.5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前言11-12
  • 材料和方法12-14
  • 结果14-21
  • 讨论21-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31
  • 综述31-47
  • 参考文献40-47
  • 附录47-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David C.Christiani;;East meets West:ethnic differences in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behaviors of lung cancer between East Asians and Caucasians[J];癌症;201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147例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25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0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