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7 07:12

  本文关键词: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雄激素性秃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疾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临床上以20~40岁男性患者就诊多见。目前多数认为本病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的遗传性脱发疾病,但具体机制不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雄激素性秃发的发生发展还可能与患者自身血流阻力增高、血瘀、头皮局部血管密度下降及毛囊周围血管新生减少等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血流阻力增高、血瘀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导致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受损。众所周知,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始动环节,而且加重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恶化。因此,,我们推测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而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损伤可能是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病理生理基础。 循环中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能够提高血管内皮修复能力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局部血管的新生,是反映血管内皮修复功能和血管新生能力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研究表明,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及功能活性减低导致的内皮损伤修复能力下降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重要的病理生理环节。然而,内皮祖细胞介导的内皮损伤修复能力减弱是否参与雄激素性秃发的发生发展至今未见任研究报道。结合雄激素性秃发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内皮损伤修复研究,我们推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内皮损伤修复能力的减弱可能是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潜在机制,而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的减低可能是雄激素性秃发新的血管生物学发病机制之一。 本课题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与无秃发的健康体检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指标、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检测指标(超声前臂反应性充血试验、脉搏波传导速度、大动脉顺应性/小动脉顺应性)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等,分析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可能机制,为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目的 1.分析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 2.探讨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相关性的可能机制。 方法 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检测144例青年(18-35岁)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病例组)与60例无秃发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体重指数(BMI)、血压(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 (Lp(a))、载脂蛋白E(ApoE)、空腹血糖(FPG)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指标,分析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 2.比较62例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病例组)与60例无秃发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超声前臂反应性充血试验(FMD)、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大动脉顺应性/小动脉顺应性(C1/C2),探讨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可能机制。 3.通过流式细胞法、Boyden小室、内皮细胞粘附实验分别检测10例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病例组)与10例无秃发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培养7后的内皮祖细胞迁移和粘附能力,研究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可能细胞学机制。 结果 1.病例组BMI、BP、TC、LDL-C、TC/HDL-C、LDL-C/HDL-C、ApoB及ApoB/ApoA1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超声前臂反应性充血试验(FMD)结果明显减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病例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以及体外的迁移、粘附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可能是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潜在机制之一。 3.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降低引起的血管内皮修复能力下调可能是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细胞学机制。
【关键词】:青年男性 雄激素性秃发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祖细胞 内皮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58.71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Abstract6-10
  • 缩写词表10-11
  • 引言11-14
  • 第一部分 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14-19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7
  • 2 结果17-19
  • 第二部分 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实验研究19-31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19-27
  • 2. 结果27-31
  • 讨论31-36
  • 结论36-37
  • 本研究的创新性37-38
  • 存在问题和展望38-40
  • 参考文献40-46
  • 综述46-53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献芝,周胜华;男性秃顶群体动脉粥样硬化及危险因素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05年08期

2 宋怀方,宋玉辉,刘源,宋映霞,章惠刚,赵丽平,张凤梅,吴师,吴勤;汉族中年男性秃顶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02期

3 赵跃华;;120例脂溢性脱发患者血脂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7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457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b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