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可穿戴式助力型外骨骼人机运动特征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6 04:01

  本文关键词:可穿戴式助力型外骨骼人机运动特征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交通大学》 2014年

可穿戴式助力型外骨骼人机运动特征分析研究

李贤坤  

【摘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体外骨骼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外骨骼技术成为科研机构的研究重点。外骨骼来源于节肢动物利用坚硬的外壳保护自身。后来,人类使用兽皮和铁制铠甲在战场上保护自己。社会不断进步,这种简单的外骨骼不能满足人类使用,因此出现能够减轻人体载荷的现代外骨骼技术。外骨骼通过机械构件起支撑作用,将货物重量直接作用于地面。外骨骼与人体保持一致,跟随人体骨骼运动,因此可以视为人体骨骼的一种延伸。外骨骼能提升人体负重能力,增强人体耐力,缓解当前日益增长的负荷与人体极限机能之间的矛盾。目前,世界上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已经将外骨骼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并各自推出实验样机。 论文以西南交通大学研制的第二代可穿戴式助力型外骨骼实验样机为分析对象,从人体运动特征出发分析人机系统典型动作特征。根据外骨骼系统以人为主,机械为辅的思想对外骨骼进行运动学分析以及虚拟样机仿真,论文具体工作如下: (1)根据运动生物力学以及人体骨骼结构,对人体运动进行分析。从能量消耗、运动形式以及使用频率等方面考虑,选取典型动作双膝蹲-起立、单膝跪-起立以及直立行走进行分析。采用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对人体进行测试,得到运动时身体特征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分析人体运动规律,利用采集的人体运动数据进行人体动作运动特征建模。分析人体运动中各特征角的曲线变化、运动学规律。采用非线性拟合法对特征角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特征动作特征角运动方程。将特征角运动方程与被拟合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2)以西南交通大学第二代外骨骼为分析对象,对外骨骼结构进行基于D-H坐标的运动学分析,建立外骨骼在广义坐标下的运动方程。对特征动作中外骨骼机械结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外骨骼关节点的运动轨迹方程。 (3)对外骨骼进行特征动作的虚拟样机仿真。建立特征动作的虚拟样机,结合人体运动的运动学方程进行仿真。经过分析对比得到特征动作中外骨骼各关节的空间运动曲线以及驱动液压缸运动学参数曲线。 综上所述,对人体运动分析以及基于人体运动分析的外骨骼特征动作虚拟样机仿真分析,对外骨骼设备设计制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1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任志良,孙海柱;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及Matlab实现[J];兵工自动化;2005年03期

2 王鹏;付宜利;刘洪山;王树国;;创伤手指康复外骨骼手关节力传感器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8期

3 石景海,贺仁睦;动态负荷模型多曲线拟合参数辨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24期

4 吴洪森;刘平;董金祥;;基于视觉的人体运动识别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王鹏;付宜利;王树国;孟庆刚;;创伤手指康复外骨骼手系统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1期

6 赵跃宇,金波,许文喜;Equivalence of Chetaev Model and Vacco Model in Ideal Nonholonomic System and Active Realization Nonideal Nonholonomic System[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2005年01期

7 梁志国;张大治;孙璟宇;李新良;;四参数正弦波曲线拟合的快速算法[J];计测技术;2006年01期

8 王建宇;谢宗武;刘宏;;外骨骼机器人手指的鲁棒跟踪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9 Carlos A. Acosta Calderon;John Q. Gan;;An Analysis of the Inverse Kinematics for a 5-DOF Manipula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2005年02期

10 Kin Huat Low;;Locomotion and Depth Control of Robotic Fish with Modular Undulating F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松国;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优化与轨迹跟踪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铁根;何永辉;宗德祥;盛君龙;;带钢图像灰度补偿算法研究[J];宝钢技术;2008年03期

2 钱鹏;沈为群;刘旺开;;基于曲线拟合的非标高温传感器在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11年03期

3 李潮全;高学山;王树三;李科杰;;基于KF的自平衡机器人姿态角补偿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陈美钰;辛洪兵;;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冯涛;苏彬;刘斌;黎亚军;李知微;王晶;;泡沫材料厚度对其刚度及阻尼系数的影响[J];包装工程;2012年09期

6 李爽;倪师军;张东;吴虹霁;丁明刚;;建立吸附动力学方程的“多化一”方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张新宇;曹长修;唐芳纯;;基于图像序列差分法的冷轧薄板板形识别[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曹恒;孟宪伟;凌正阳;秦颖颀;贺成坤;;两足外骨骼机器人足底压力测量系统[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9 谭韦君;丁万山;;基于红外传感器和ARM的大气有害气体浓度监测系统[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3期

10 孙以材;宫云梅;王静;程东升;张效玮;;硅的电阻率温度系数~电阻率关系Si几种拟合方法的比较[J];传感器世界;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攀;李远;王金定;;应用RETC软件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结果及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2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ased Predictive Control for Biomimetic Robotic Fish[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杨淑云;李新;刘永春;;基于图像线路板焊盘拟合及间距测量方法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C];2010年

4 李红军;张进;贺仁睦;;负荷模型动态仿真误差评定[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剑;张剑;方磊;;GMDH算法及其在负荷建模中的应用[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宋瑞杰;;多项式拟合在热敏电阻温度特性曲线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陈磊;周世圆;;基于Matlab仿真的SAW应变测量回波处理电路参数设计[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8 张腾宇;张秀峰;徐国庆;;基于肌电信号的上肢虚拟康复训练方法[A];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程文明;田怀文;王金诺;李卓慧;;物流系统的计算机动画模拟技术[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张恒;李巍;史文祥;钟玲;;基于网管数据的业务与网络资源的数学拟合分析方法[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阳军;电液伺服并联六自由度舰船运动模拟器轨迹跟踪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牛立刚;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数据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郑晓雨;大电网实测负荷模型的实用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颜钦;基于SMA的仿生柔性鱼鳍三维运动机理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李宪华;服务机器人双臂协作技术研究及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6 邱雪娜;基于视觉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及其在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索宁;基于运动捕捉的虚拟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廖娟;基于光学测量的曲面冲压件回弹离散补偿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沈林勇;非开挖地下信息管线的三维曲线探测新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覃蕊;足颈与袜口间接触压的有限元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轴承滚子外径非接触检测系统及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包世萍;套装式机器人设计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彩玲;改进PSO算法在综合负荷建模中的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鑫;基于蚁群算法的6自由度工业点焊机器人的轨迹优化及仿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雷兵;协行助力机械腿结构优化及性能评估系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章祥;机载GPS在遥感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郑东鑫;SCARA机械手系统设计与规划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蒋卫卫;基于测量的波纹管跟踪焊接原理与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9 白瑾;基于SOA的电力生产统计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会琳;基于瞬时值数据的负荷建模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芳;采用MATLAB的线性回归分析[J];兵工自动化;2004年01期

2 时国平;刘赣伟;;工业机器人示教盒系统的设计[J];兵工自动化;2006年05期

3 姚仲舒,王宏飞,杨成梧;一种机器人轨迹跟踪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法[J];兵工学报;2004年03期

4 金奇;邓志杰;;PID控制原理及参数整定方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秦岗,曹效英,宋爱国,黄惟一;新型四维腕力传感器弹性体的有限元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3年03期

6 曹效英,秦岗,宋爱国;ANSYS在腕力传感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05年02期

7 梁志国,孙璟宇;调频信号的数字化解调[J];测试技术学报;2005年02期

8 陈丽;Stewart平台6-DOF并联机器人完整动力学模型的建立[J];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鞠平,李德丰;感应电动机综合负荷的参数辨识[J];电工技术学报;1999年01期

10 唐新华;;焊接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二)[J];电焊机;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峰;可穿戴型助力机器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张佳帆;基于柔性外骨骼人机智能系统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牛彬;可穿戴式的下肢步行外骨骼控制机理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6年

2 于明卓;基于DV视频的动作捕捉系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3 董亦鸣;下肢康复医疗外骨骼训练控制系统研究与初步实现[D];浙江大学;2008年

4 谭世江;气动助力机械腿机构设计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孙兆君;可穿戴助力机器人传感器信号预测算法和控制器的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方郁;可穿戴下肢助力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尹军茂;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构分析与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吾;提问帕金森[J];家庭医药;2004年01期

2 陈林穆,宋文琴;氯胺酮致暂时性失明1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3 杨险峰,李军,杨新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昌登;;运动副磨损状态的监控[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2 张武翔;丁希仑;戴建生;;一种变自由度机构构态变换的稳定性[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钟显钧;杨贵铭;;转子发动机关键技术的探索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王中双;徐长顺;陈集;;空间多体机械系统耦合动力学的键合图法[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姚安佑;;磨粒对摩擦过程的影响[A];摩擦学第三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摩擦磨损部分(Ⅰ)[C];1982年

6 崔寅生;;空间平行四杆机构在右置方向盘汽车变速操纵上的应用[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二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常宗瑜;邱明旭;牛文铁;王刚;;浅谈含间隙机构的研究现状[A];第十一届全国机构学年会暨首届青年机构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黄茂林;安培文;秦伟;;平面闭链机构约束不确定性影响及自调结构的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代小林;丛大成;韩俊伟;李洪人;;基于光学坐标测量机的STEWART机构标定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10 王中双;徐长顺;陈集;;平面多体机械系统耦合动力学键合图法[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N];山西科技报;2005年

3 蔡文江;[N];重庆商报;2000年

4 邰文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5 陈斌华 茆雷磊;[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孙建阳;[N];中国渔业报;2007年

7 孙建阳;[N];中国渔业报;2008年

8 上海市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站副站长 倪炳文;[N];中国质量报;2002年

9 栗弘儒;[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10 科研局 庄前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培文;平面连杆机构的过约束及自调结构的分析与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黄勇刚;面向约束及其误差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分析与构型综合[D];重庆大学;2009年

3 刘江南;基于创新技法的机构拓扑结构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杜力;可调双输出函数发生机构及其自调结构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王中双;基于键合图理论的多体系统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韩泽光;机械系统运动与结构方案集成设计理论与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纪玉杰;机构动作可靠性仿真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8 李小力;数控机床综合几何误差的建模及补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吴子英;构件阻尼和运动副摩擦参数辨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10 聂松辉;平面机构类型综合与机构方案创新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柏希;考虑运动副阻尼的弹性机构系统动力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2 魏强;基于等效阻力梯度的约束变胞运动副结构综合[D];东北大学;2012年

3 程果;三对传力杆空间相交轴RCCR机构的力学分析—传力杆受推力时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4 朱巨才;含间隙机构的动力学建模与求解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5 李小燕;考虑运动副间隙的平面四杆机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田小二;基于弹塑性轮土力学及粘弹性运动副的月球车动力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7 莫建清;自调自适应机构及其分析与综合[D];重庆大学;2004年

8 陈国东;基于老年人运动特性的行走辅助器械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韩克利;义牙种植定位导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呼斯勒;基于ANSYS的齿轮运动副有限元结构分析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可穿戴式助力型外骨骼人机运动特征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14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