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股骨三维非均质建模及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8 09:41

  本文关键词:股骨三维重建与生物力学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2年

股骨三维非均质建模及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

袁梅娟  

【摘要】:股骨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股骨受损和坏死是重大高发疾病,因此股骨的力学分析及修复技术是骨缺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传统假体置换技术虽可替代人体股骨,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如免疫排斥反应,假体脱落和个体化差异等系列问题。而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的发展,运用相关技术制备支架来修复各类骨缺损正成为一种新的修复方法。本课题基于组织工程中的新理论和技术,研究用计算机三维建模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重建和设计股骨模型,并用低温沉积制造技术构建股骨支架,建立能面向个体化股骨替换,克服传统股骨修复技术缺陷的新技术。 研究首先分析比较了直接建模法、坐标点建模法、组织切片建模法、基于医学图像建模三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选择了基于医学图像技术法进行三维股骨建模。通过CT扫描获取正常人体股骨DICOM图像,运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经过数据预处理,分离髋骨,髌骨与股骨,提取股骨信息,获得人体股骨CAD模型,并对模型面网格进行优化划分,重建一个可供有限元分析的宏观结构与内部构造与真实股骨相近的股骨模型。 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重建模型进行生物力学仿真分析,选择solid10node92单元进行体网格划分。基于股骨材质分布的非均一性以及非线性特点,研究在材料赋值时的非均一划分,运用Mimics10.0中的FEA模块附材质功能,采用灰度值等间划分法对股骨进行材料赋值。模拟正常人体站立情况下不同载荷的受力结果,固定股骨下端,沿股骨头方向对股骨施加垂直向下的载荷,最终得出股骨风险骨折范围和非均质制造数据。 最后本研究结合低温沉积制造工艺,,利用三维重建后的人体股骨CAD模型制造人体股骨支架,并在股骨支架的制造过程中,通过对扫描密度和扫描方向的调控,制备了不同参数的股骨支架,对股骨支架的孔隙率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符合骨组织工程对孔隙率的要求。然后对股骨支架进行力学特性表征,得出支架易损部位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结果相符,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三维非均质股骨建模,对易损部位采取加强编织密度编织,最终获得非均质股骨支架模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18.0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亮;李奇;林荔军;张力;刘成龙;丁超;;新型复合纤维蛋白胶可注射性磷酸钙人工骨-骨界面力学性能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张扬波,胡以强;摩擦材料孔隙率测量方法研究[J];非金属矿;2003年03期

3 胡辉莹;钟世镇;聂晨阳;;人体骨骼生物力学中有限元分析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07年09期

4 姜海波;葛世荣;;基于CT扫描人体股骨的有限元分析[J];工程力学;2007年10期

5 吴林波,丁建东;组织工程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和技术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3年01期

6 陈寰贝;李娜娜;王文琴;陈庆华;;骨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J];广西轻工业;2009年03期

7 苏亚辉,吕新生,曹文钢,王晓枫;快速成型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8 赵静一;禹娜娜;邓平平;;骨组织工程支架内微管孔结构的研究现状[J];机床与液压;2011年06期

9 黄艳华;许燕;孙文磊;;股骨NURBS三维实体重建及有限元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年03期

10 柴枫,赵铱民,王忠义,李涤尘,陈中中;RP构建不同孔隙率骨支架材料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玉朵;股骨三维重建与人工髋关节生物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王瑜;面向断层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樊继宏;Mimics建模到Marc有限元分析的系统工程和实例[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修孝廷;双层周期加筋板声学特性数值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苏皖;股骨上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双腿站立位应力分布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3 罗承刚;股骨三维重建与生物力学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郭松青;基于CT图像建立人体足部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飞跃;儿童股骨上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D];南华大学;2007年

6 元小强;基于CT数据儿童股骨逆向工程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国;王迎军;宁成云;郑华德;;冷冻干燥/粒子沥滤复合法制备聚己内酯组织工程支架[J];材料导报;2007年02期

2 王海宁;万怡灶;李建;张胜男;何芳;黄远;王玉林;;纳米纤维组织工程支架及其纳米效应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4期

3 卢婷利;张宏;王韵晴;惠倩倩;赵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功能化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4 安芬菊;;基于CT与熔融挤压快速成型的牙颌建模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8年03期

5 鄢兰元;陈渝斌;张纲;缪莹赟;谭颖徽;;人下颌骨枪弹伤的三维有限元建模与数值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6 范芦芳;徐浩铜;张正治;刘毅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吴毅;刘光久;李颖;张绍祥;;利用Mimics软件构建人颅骨缺损区植入体的参数设置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9期

7 于毅,胡以强;温压法制备制动摩擦材料[J];非金属矿;2005年01期

8 张育军,胡以强;冷压和热压离合器摩擦材料性能对比[J];非金属矿;2005年02期

9 朱挺;胡以强;;离合器摩擦材料温压工艺研究[J];非金属矿;2006年02期

10 魏景峰;胡以强;;温压法制备鼓式制动摩擦材料[J];非金属矿;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桂波;张幼珠;贾永堂;;电子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A];第三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爱峰;古恩鹏;;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有效性分析[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平平;多屏同步三维显示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刘瑞;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撑开器的数字化分析及临床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贾晓军;ARCO Ⅲ期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中期疗效评价与力学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尤飞;面向骨组织工程的仿生支架建模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戴程隆;用于局部快速止血和骨修复的可降解介孔硅基干凝胶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梁晔;壳聚糖基生物材料对角膜上皮层及内皮层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刘颀;炭石墨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及浸渍锑实验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邓春富;颌下腺组织工程生物衍生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吴国锋;颜面缺损器官修复的三维仿真设计和个体化快速制作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张翘;外柄式人工髋关节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明利;重组胶原蛋白调控钛表面仿生矿化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伟兵;股骨和应力调控型带锁髓内钉的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吴大将;基于RE/RP技术的人工膝关节设计与制造[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帆;天然高分子基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化学矿化[D];东华大学;2011年

5 蔡增晓;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用于皮肤组织工程[D];东华大学;2011年

6 魏亮;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比较[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晨朝;乌龟壳力学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钧;中国人群下肢正常骨与关节周围解剖数据库的建立[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9 蔡建辉;脊髓损伤修复组织工程支架研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易灿;计算机辅助临床大段骨缺损的精确修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学军;郑玉峰;;口腔生物力学问题有限元分析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胡鑫,习俊通,顾冬云,金烨,戴克戎;髋关节CAD模型的建立与几何形态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3年02期

3 赵宝林,罗民,马洪顺;国人股骨下端松质骨力学性质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02期

4 曲爱丽;王冬梅;王成焘;徐立群;张陈平;;生物力学型下颌骨假体的设计及生物力学评价[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6期

5 李建设,王立平;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和峰,刘昌胜;骨修复用生物玻璃研究进展[J];玻璃与搪瓷;2004年04期

7 刘一,徐莘香,郭学东;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8 殷德政;熊卓;张人佶;颜永年;刘利;;相分离法制备PLGA微米-纳米多孔结构研究[J];材料导报;2006年S2期

9 刘华国;王迎军;宁成云;郑华德;;冷冻干燥/粒子沥滤复合法制备聚己内酯组织工程支架[J];材料导报;2007年02期

10 韩裕生,卢伟,刘菡,李从利;基于Db小波与中值滤波的安检图像噪声消除算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黎胜;水下结构声辐射和声传输的数值分析及主动控制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何荣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稳定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苏佳灿;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记忆生物力学研究——骨盆、髋臼三维模型仿真、力学模拟与有限元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军涛;三维CT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及手术的指导作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王丽珍;基于CT扫描之腰椎椎体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浩,朱建民,曾明,王以进;动力加压髋螺钉对股骨上段生物力学特征性的影响[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2 王晋;尹军强;邹昌业;谢显彪;黄纲;李浩淼;沈靖南;韩士英;;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7期

3 李春德;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大粗隆结核[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4 孙荣春,欧明,肖永安;带股骨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肉瘤一例[J];实用癌症杂志;1989年02期

5 郝宝龙,庞桂山,张嵩;骨圆针髓内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上段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年01期

6 尹仕江,杨建仁;股骨上段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6例[J];四川医学;2000年10期

7 梁捷予;李康华;廖前德;雷光华;胡懿郃;朱勇;贺爱兰;;股骨上段解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8期

8 毛宾尧,盖维缤,牛家度,王道谦,房清敏;人工股骨头颈干和髋杯置换治疗股骨上段肿瘤3例报告[J];山东医药;1989年02期

9 陆炳全;伽马钉用于治疗股骨上段粉碎型骨折11例报告[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江振华,万黎,李易辉;改良一根半梅花针治疗股骨上段骨折[J];中国骨伤;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让;陈平军;;车祸至股骨进入阴囊1例[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宋红芳;张庆明;刘志成;;基于CT图像的人体股骨上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李伟栩;叶招明;林秾;陶惠民;杨迪生;;转子下外展截骨治疗股骨近段纤维结构不良伴髋内翻畸形[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尤锁柱;陈建桥;毛文玉;张国栋;;基于CT扫描的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重建及力学性能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吕洪海;;自体带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修复股骨上段骨样骨瘤手术后骨缺损[A];第16届全国脊柱&四肢矫形外科(骨科)康复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6 叶招明;李伟栩;杨迪生;陶惠民;;人工关节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的骨与关节缺损[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路微波;胡永善;吴毅;孙宏伟;白玉龙;;围手术期运动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路微波;胡永善;吴毅;白玉龙;孙宏伟;;围手术期运动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刘伟;;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徐益华;;远达性外伤性视神经病变2例临床报告[A];第十二届全国复苏与中毒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阿平;[N];山西日报;2005年

2 通讯员 蔡立鹏;[N];新疆日报(汉);2005年

3 耿卓娅;[N];科技日报;2004年

4 徐补生 薛锁明;[N];山西日报;2005年

5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李运红 赵迎;[N];健康时报;2006年

6 廖大勇;[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7 颜华;[N];大众卫生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连志强;骨骼材料与结构的性能仿真及重建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杜心如;股骨上段髓腔几何形态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3 曾勤;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欧志学;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评价与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赵程;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增强疏松转子间区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6 刘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表面置换与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植入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艾纯华;联合应用重组人骨保护素和磷酸钙骨水泥增强骨质疏松转子间区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魏利成;PRP促进半月板白—白区损伤愈合及对股骨髁软骨退变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照明;全髋关节置换中股骨和假体的三维重建及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华;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3 李苏皖;股骨上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双腿站立位应力分布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4 季学斌;人工关节重建股骨上段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D];浙江大学;2010年

5 万宁军;股骨上段组配式骨干假体的设计与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6 刘陆勇;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初步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意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李飞跃;儿童股骨上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D];南华大学;2007年

8 叶志孟;股骨上段骨肿瘤保肢术中人工关节重建骨缺损[D];浙江大学;2009年

9 陈承;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0 孙启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股骨三维重建与生物力学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8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18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