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PLGA微球的制备及其作为肿瘤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8:03

  本文关键词:PLGA微球的制备及其作为肿瘤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参皂苷Rg3(Gs-Rg3)是存在于天然药物人参中的一种四环三萜皂苷,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提高免疫、促进记忆、抗血管增生等。但是,通过对人参皂苷Rg3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Rg3口服之后吸收快,代谢快,且血液浓度很低,使其药物利用率降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是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和靶向性修饰等优点,其制备成纳米微球后,随着其在体内的逐渐降解,可以释放出其中包载的药物,实现缓慢释药,达到长效给药的目的,是一种良好的药物递送载体。 本论文第一部分旨在探究PLGA/Rg3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和体外抑瘤性能,通过In-situ S/O/W方法制备PLGA/Rg3缓释微球,改变微球的制备条件包括Rg3溶液浓度、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时间来制备包载Rg3的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状及表面形态,测定微球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特性,并采用MTT法检测空白纳米微球以及Rg3缓释微球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扫描电镜图片显示出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微球形态完整,大小较为均匀。药物包封率可达到68%。在PBS中测定的体外释放曲线结果表明,微球能够在40d内持续释放其中包载的Rg3。 MTT结果显示,在体外实验中,随着PLGA/Rg3微球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微球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的存活率呈现下降趋势,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且比Rg3药物直接作用于细胞的抑瘤作用更为显著。 壳聚糖(chitosan,CS)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吸附性的碱性多糖,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带正电荷,可与带负电荷的黏膜相互作用。因此,其修饰在PLGA微球表面时可提高其对细胞的药物递送率。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 DT)是白喉杆菌产生的一种外毒素,它及其突变体(DT389)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可以用于肿瘤治疗。本课题组已经探索了PLGA/DT389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其抑瘤性能。 本论文第二部分旨在研究壳聚糖的表面修饰对PLGA/DT389微球抑瘤性能的影响,通过W/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DT389-CS微球,改变外水相中壳聚糖浓度制备表面吸附不同质量壳聚糖的PLGA/DT389微球,MTT法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MTT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制备微球时外水相壳聚糖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的存活率呈现下降趋势,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表明壳聚糖对PLGA微球的药物递送作用具有增强效果。 总之,本实验采用In-situ S/O/W法制备PLGA/Rg3微球,W/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DT389-CS微球,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状和表面形态,并测定包封率及体外释放曲线。MTT结果表明,PLGA/Rg3和PLGA/DT389-CS微球对HepG2细胞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这些微球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人参皂苷Rg3 PLGA微球 壳聚糖 抑瘤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18.08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目录10-13
  • 第一部分 人参皂苷Rg3缓释微球的制备与体外抑瘤性能的研究13-35
  • 1 引言13-17
  • 1.1 人参皂苷Rg3(GS-Rg3)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应用13-14
  • 1.2 PLGA纳米微球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研究14-16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16-17
  • 2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配制17-19
  • 2.1 实验材料17
  • 2.2 实验仪器17-18
  • 2.3 试剂配制18-19
  • 2.3.1 细胞培养所用试剂配制18
  • 2.3.2 其他试剂配制18-19
  • 3 实验方法19-23
  • 3.1 Rg3溶液配制19
  • 3.1.1 溶剂选择19
  • 3.1.2 S/O两相临界析出比的考察19
  • 3.2 PLGA/Rg3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测定19-20
  • 3.2.1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微球19
  • 3.2.2 测定PLGA微球表面形态19-20
  • 3.2.3 测定PLGA/Rg3微球包封率20
  • 3.2.4 测定PLGA/Rg3微球体外释放曲线20
  • 3.3 PLGA/Rg3缓释微球体外抑瘤性能的研究(MTT法)20-23
  • 3.3.1 细胞复苏20-21
  • 3.3.2 细胞培养21
  • 3.3.3 细胞冻存21-22
  • 3.3.4 MTT法测定空白PLGA微球毒性22
  • 3.3.5 PLGA/Rg3微球体外抑瘤活性测定(MTT法)22-23
  • 4 实验结果23-32
  • 4.1 PLGA/Rg3微球的性质23-27
  • 4.1.1 PLGA/Rg3微球的表面形态23-25
  • 4.1.2 PLGA/Rg3微球的包封率及控释曲线25-27
  • 4.2 PLGA/Rg3微球体外抑瘤活性27-32
  • 4.2.1 空白PLGA微球的细胞毒性27-28
  • 4.2.2 PLGA/Rg3缓释微球的体外抑瘤活性28-32
  • 5 讨论32-34
  • 5.1 微球制备工艺的探索32-33
  • 5.1.1 S/O体积比对微球成球的影响32
  • 5.1.2 超声功率对微球成球的影响32-33
  • 5.2 微球体外控释33
  • 5.3 PLGA纳米微球毒性33
  • 5.4 PLGA/Rg3缓释微球毒性33-34
  • 6 结论34-35
  • 第二部分 表面修饰壳聚糖的PLGA微球缓释性能及体外抑瘤性能的研究35-53
  • 1 引言35-37
  • 1.1 白喉毒素PLGA微球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5
  • 1.2 壳聚糖在药物递送载体中的应用35-36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36-37
  • 2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配制37-41
  • 2.1 实验材料37
  • 2.2 实验仪器37-38
  • 2.3 试剂配制38-41
  • 2.3.1 细菌培养所用试剂配制38
  • 2.3.2 质粒大提试剂配制38-39
  • 2.3.3 细胞培养所用试剂配制39-40
  • 2.3.4 其他试剂配制40-41
  • 3 实验方法41-45
  • 3.1 PLGA/DT_(389)-CS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测定41-43
  • 3.1.1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DT_(389)-CS微球41-42
  • 3.1.2 测定PLGA/DT_(389)-CS微球包封率42
  • 3.1.3 测定PLGA/DT_(389)-CS微球体外释放曲线42-43
  • 3.2 PLGA/DT_(389)-CS缓释微球体外抑瘤性能的研究(MTT法)43-45
  • 3.2.1 细胞复苏43
  • 3.2.2 细胞培养43-44
  • 3.2.3 细胞冻存44
  • 3.2.4 PLGA/DT_(389)-CS微球体外抑瘤活性测定(MTT法)44-45
  • 4 实验结果45-51
  • 4.1 PLGA/DT_(389)-CS微球的性质45-46
  • 4.1.1 PLGA/DT_(389)-CS的包封率45
  • 4.1.2 PLGA/DT_(389)-CS微球体外释放曲线45-46
  • 4.2 PLGA/DT_(389)-CS微球体外抑瘤活性46-51
  • 4.2.1 PLGA/DT_(389)-CS微球的细胞毒性46-48
  • 4.2.2 不同壳聚糖含量的PLGA/DT_(389)-CS微球的细胞毒性48-51
  • 5 讨论51-52
  • 5.1 壳聚糖(CS)对微球性能的影响51
  • 5.2 壳聚糖(CS)对微球体外抑瘤性能的影响51-52
  • 6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A56-57
  • 作者简历57-59
  • 学位论文数据集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宇;崔凝;宋腾飞;许会静;袁忠海;侯毅鞠;;人参皂甙Rg3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邹伟伟;张娜;;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J];生命的化学;2009年01期

3 窦德强,靳玲,陈英杰;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华勇;;NP方案联合参一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14期

5 储继红;许美娟;吴婷;刘史佳;张军;居文政;;人参皂苷Rg3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年02期

6 薛东波;人参皂甙Rg3抗肿瘤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PLGA微球的制备及其作为肿瘤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73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a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