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20:13

  本文关键词: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不断发展,生物医用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胶原蛋白做为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因其具有低抗原性、生物可降解性、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还有利于细胞贴附和迁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类人胶原蛋白(Human-like Collagen,HLC)是一种由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提取的新型蛋白。应用类人胶原蛋白来制备止血材料,来解决目前止血材料存在的止血效果不理想、降解慢、对组织修复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是我们的构想。采用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将HLC制成海绵状止血材料,命名为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内外止血效果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 1.采用类人胶原蛋白作为主要原料,应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使用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经过实验测定:海绵内部孔径大约为100~300μm,孔隙率90%以上,吸水率约为3100%,密度0.043g/cm~3,灰分<0.1%,在生理盐水中浸泡8周内形态完整,微生物未检出,内毒素检测结果为阴性,体外应用0.05%Ⅰ型胶原酶37℃消化,2h内完全降解,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 2.细胞学实验显示:2BS细胞可在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表面正常生长增殖,爬行行为不变,细胞形态正常,表明细胞相容性良好; 3.在动物模型中,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对兔耳部创面的完全止血时间为79±8s,对兔肝脏的创面的完全止血时间为51±7s,止血效果与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同类止血材料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4.将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倍菱”胶原蛋白海绵和可吸收明胶海绵植入兔子肝脏,分别在2周、4周和8周时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显示: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植入肝脏后降解迅速,对肝脏细胞结构形态影响小,肝组织未见病变,组织相容性优于“倍菱”胶原蛋白海绵和可吸收明胶海绵。
【关键词】:类人胶原蛋白 戊二醛 止血海绵 生物相容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318.0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综述9-27
  • 1 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9
  • 2 常用止血材料介绍9-27
  • 2.1 胶原蛋白9-13
  • 2.1.1 胶原蛋白的特性及应用12-13
  • 2.2 重组类人胶原蛋白13-15
  • 2.2.1 重组类人胶原蛋白概述13-14
  • 2.2.2 类人胶原蛋白的生物学性质14
  • 2.2.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14-15
  • 2.3 明胶15-18
  • 2.3.1 化学成分及性质15-16
  • 2.3.2 明胶海绵止血机理16
  • 2.3.3 止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16-17
  • 2.3.4 应用及局限性17-18
  • 2.4 壳聚糖18-23
  • 2.4.1 壳聚糖的制备、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18-19
  • 2.4.2 壳聚糖的生物活性19-20
  • 2.4.3 壳聚糖的应用20-23
  • 2.5 氧化纤维素23-24
  • 2.5.1 化学组成及性质23
  • 2.5.2 止血机理23-24
  • 2.5.3 止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24
  • 2.5.4 应用的局限性24
  • 2.6 纤维蛋白24-26
  • 2.6.1 纤维蛋白概述24-25
  • 2.6.2 作为止血材料的应用25-26
  • 2.7 小结26-27
  • 第二章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27-43
  • 1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制备27-29
  • 1.1 材料与方法27-29
  • 1.1.1 材料27
  • 1.1.2 仪器设备27
  • 1.1.3 方法27-29
  • 1.2 结果与讨论29
  • 2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理化性质研究29-43
  • 2.1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结构观察29-32
  • 2.1.1 材料与方法29-31
  • 2.1.1.1 材料29
  • 2.1.1.2 仪器设备29
  • 2.1.1.3 方法29-31
  • 2.1.2 结果与讨论31-32
  • 2.2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密度测定32-33
  • 2.2.1 材料与方法32-33
  • 2.2.1.1 材料32
  • 2.2.1.2 仪器32
  • 2.2.1.3 方法32-33
  • 2.2.2 结果与讨论33
  • 2.3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孔隙率测定33-34
  • 2.3.1 材料与方法33-34
  • 2.3.1.1 材料33
  • 2.3.1.2 仪器33
  • 2.3.1.3 方法33-34
  • 2.3.2 结果与讨论34
  • 2.4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吸水率测定34-35
  • 2.4.1 材料与方法34-35
  • 2.4.1.1 材料34
  • 2.4.1.2 仪器34
  • 2.4.1.3 方法34-35
  • 2.4.2 结果与讨论35
  • 2.5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成品的无菌试验35-37
  • 2.5.1 材料与方法35-37
  • 2.5.1.1 材料35
  • 2.5.1.2 仪器设备35-36
  • 2.5.1.3 方法36-37
  • 2.5.2 结果与讨论37
  • 2.6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内毒素检测37-39
  • 2.6.1 材料与方法37-38
  • 2.6.1.1 材料37
  • 2.6.1.2 仪器设备37-38
  • 2.6.1.3 方法38
  • 2.6.2 结果与讨论38-39
  • 2.7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生理盐水耐受试验39-40
  • 2.7.1 材料与方法39-40
  • 2.7.1.1 材料39
  • 2.7.1.2 仪器设备39
  • 2.7.1.3 方法39-40
  • 2.7.2 结果与讨论40
  • 2.8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灰分测定40-41
  • 2.8.1 材料与方法40-41
  • 2.8.1.1 材料40
  • 2.8.1.2 仪器设备40
  • 2.8.1.3 方法40-41
  • 2.8.2 结果与讨论41
  • 2.9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体外酶降解试验41-43
  • 2.9.1 材料与方法41-42
  • 2.9.1.1 材料41
  • 2.9.1.2 仪器设备41
  • 2.9.1.3 方法41-42
  • 2.9.2 结果与讨论42-43
  • 第三章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止血效果研究43-50
  • 1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对兔耳部创面的止血效果试验43-46
  • 1.1 材料与方法43
  • 1.1.1 材料43
  • 1.1.2 仪器设备43
  • 1.1.3 方法43
  • 1.1.4 统计学处理方法43
  • 1.2 结果与讨论43-46
  • 2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对兔肝脏创面的止血效果试验46-50
  • 2.1 材料与方法46-48
  • 2.1.1 材料46
  • 2.1.2 仪器设备46-47
  • 2.1.3 方法47-48
  • 2.2 结果与讨论48-50
  • 第四章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生物相容性研究50-69
  • 1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细胞相容性试验50-53
  • 1.1 材料与方法50-51
  • 1.1.1 材料50
  • 1.1.2 仪器设备50
  • 1.1.3 方法50-51
  • 1.2 结果与讨论51-53
  • 2 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肝组织相容性试验53-69
  • 2.1 材料与方法53-57
  • 2.1.1 材料53-54
  • 2.1.2 仪器设备54
  • 2.1.3 方法54-57
  • 2.2 结果与讨论57-6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5
  • 致谢7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学军;孙园园;;不同生物止血材料研究进展及复合型止血材料的临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5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迟雷;基于过程控制优化的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邢建宇;类人胶原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雷;高黏度壳聚糖止血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党美珠;天然多酚改性鱼鳞胶原蛋白—壳聚糖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09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