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羟丁基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及其血管栓塞载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5:30

  本文关键词:羟丁基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及其血管栓塞载体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可注射水凝胶(inj ectable hydrogel)成为了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种材料在注射时为流动的液体,生理温度下可快速成胶。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亲水性的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够溶胀并吸收大量水分,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伤口辅料、药物输送载体及组织工程支架等。 壳聚糖,由甲壳素脱乙酰作用得到,是一种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及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但是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使结晶致密稳定,导致壳聚糖溶解性能较差,仅能溶解于稀硫酸、稀盐酸及乙酸等稀酸性溶液中,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因此增强壳聚糖的溶解性能,特别是提高其水溶性,是壳聚糖改性研究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本文以壳聚糖为原料,1,2一环氧丁烷为醚化剂,改进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引入羟丁基制备得到水溶性羟丁基壳聚糖(HBC),并对试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初步得出了羟丁基壳聚糖最佳制备条件。 本文中,我们制备了不同浓度的HBC溶液。一定浓度的HBC溶液在生理温度下可白发成胶,高浓度水溶液成胶时间可小于30s。此外,检测了HBC凝胶的一系列性质,如化学结构、表面形态及流变学性能。HBC的成胶时间及成胶温度可通过HBC溶液的浓度来调节。降解实验表明,体内降解速率比体外降解速率快得多。将凝胶注射到兔背部,组织切片观察到有较轻的炎症反应。包载DO·HCl (lmg/ml)的HBC凝胶缓释效果较好,且药物的释放速率与HBC凝胶的浓度无关。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在载药凝胶内部的培养1天后,与对照组相比,癌细胞数目明显下降。结果表明,HBC凝胶有潜力成为一种可注射的药物缓释载体。 此外,本文初步评价了HBC作为栓塞材料的栓塞效果。兔耳中动脉栓塞实验结果表明HBC凝胶能有效阻断动脉血流,直至栓塞组织逐渐坏死。因此,初步认为HBC具有较好的栓塞效果,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栓塞材料应用到动脉栓塞。
【关键词】:壳聚糖 羟丁基壳聚糖 温敏凝胶 控释 栓塞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0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0 前言12-22
  • 0.1 动脉栓塞疗法简述12
  • 0.2 栓塞剂的研究进展12-16
  • 0.2.1 固体栓塞材料13-15
  • 0.2.1.1 微球13-14
  • 0.2.1.2 丝线14
  • 0.2.1.3 明胶14
  • 0.2.1.4 聚乙烯醇(PVA)14-15
  • 0.2.2 液体栓塞材料15-16
  • 0.2.2.1 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15
  • 0.2.2.2 非粘附液体栓塞材料15-16
  • 0.3 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应用进展16-19
  • 0.3.1 壳聚糖/β-甘油磷酸盐水凝胶17
  • 0.3.2 壳聚糖接枝凝胶17-18
  • 0.3.3 壳聚糖衍生物温敏凝胶18-19
  • 0.4 水凝胶材料在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19-20
  • 0.5 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的研究进展20-21
  • 0.6 立题背景及意义21-22
  • 1 羟丁基壳聚糖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22-28
  • 1.1 实验材料22-23
  • 1.1.1 材料与试剂22-23
  • 1.1.2 实验仪器23
  • 1.2 实验方法23-25
  • 1.2.1 羟丁基壳聚糖的合成23-24
  • 1.2.2 红外光谱扫描24
  • 1.2.3 核磁共振24
  • 1.2.4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24
  • 1.2.5 元素分析24-25
  • 1.3 结果与讨论25-27
  • 1.3.1 羟丁基壳聚糖合成原理及理化性质25
  • 1.3.2 羟丁基壳聚糖合成反应条件优化25
  • 1.3.3 结构表征25-27
  • 1.3.3.1 取代度及分子量确定25-27
  • 1.3.3.2 红外光谱(FTIR)27
  • 1.4 小结27-28
  • 2 不同浓度的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测定28-35
  • 2.1 实验材料28-29
  • 2.1.1 材料与试剂28
  • 2.1.2 主要仪器28-29
  • 2.2 实验方法29-30
  • 2.2.1 不同浓度羟丁基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制备及溶胶-凝胶相变观察29
  • 2.2.2 羟丁基壳聚糖温敏凝胶的流变学性质检测29
  • 2.2.3 羟丁基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内部形貌观察29
  • 2.2.4 溶胀性能测定29-30
  • 2.3 结果与讨论30-34
  • 2.3.1 羟丁基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制备及溶胶-凝胶相变观察30-31
  • 2.3.2 羟丁基壳聚糖温敏凝胶的流变学性质检测31-33
  • 2.3.2.1 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成胶温度的测定31-32
  • 2.3.2.2 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成胶时间的测定32-33
  • 2.3.3 扫描电镜观察33
  • 2.3.4 溶胀性能测定33-34
  • 2.4 小结34-35
  • 3 羟丁基壳聚糖温敏凝胶的生物相容性35-46
  • 3.1 实验材料35-36
  • 3.1.1 材料与试剂35
  • 3.1.2 仪器与设备35-36
  • 3.2 实验方法36-39
  • 3.2.1 羟丁基壳聚糖的细胞相容性36-37
  • 3.2.1.1 人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传代培养36
  • 3.2.1.2 MTT溶液的配制36
  • 3.2.1.3 羟丁基壳聚糖溶液的配制36
  • 3.2.1.4 MTT法检测羟丁基壳聚糖溶液的细胞相容性36-37
  • 3.2.2 羟丁基壳聚糖的血液相容性检测37-39
  • 3.2.2.1 不同溶剂羟丁基壳聚糖溶液的配制37
  • 3.2.2.2 新鲜稀释抗凝血的制备37
  • 3.2.2.3 红细胞溶血实验37-38
  • 3.2.2.4 蛋白吸附检测38-39
  • 3.2.2.4.1 考马斯亮蓝G-250的配制38
  • 3.2.2.4.2 牛血清蛋白(BSA)标准曲线的绘制38
  • 3.2.2.4.3 羟丁基壳聚糖材料对BSA蛋白吸附的定量测定38-39
  • 3.2.3 皮下植入实验39
  • 3.2.3.1 动物39
  • 3.2.3.2 试剂配制39
  • 3.2.3.3 试验方法39
  • 3.3 结果与讨论39-44
  • 3.3.1 细胞毒性试验39-40
  • 3.3.2 血液相容性评价40-43
  • 3.3.2.1 红细胞溶血试验41
  • 3.3.2.2 蛋白吸附实验41-43
  • 3.3.2.2.1 牛血清蛋白(BSA)标准曲线的绘制41-42
  • 3.3.2.2.2 BSA吸附定量测定42-43
  • 3.3.3 组织相容性评价43-44
  • 3.4 小结44-46
  • 4 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应用46-57
  • 4.1 实验材料46-47
  • 4.1.1 材料与试剂46
  • 4.1.2 主要仪器46-47
  • 4.2 实验方法47-50
  • 4.2.1 羟丁基壳聚糖载药水凝胶的制备47
  • 4.2.2 DOX·HCl及BSA标准曲线绘制47
  • 4.2.3 DOX·HCl及BSA的释放行为研究47-48
  • 4.2.4 SEM扫描观察48
  • 4.2.5 体外降解与体内降解48
  • 4.2.6 体外抗癌效果检测48-50
  • 4.2.6.1 乳腺癌细胞的传代培养48-49
  • 4.2.6.2 乳腺癌细胞在HBC凝胶表面的培养49
  • 4.2.6.3 乳腺癌细胞活细胞染色49-50
  • 4.2.6.4 MTT定量检测抗癌效果50
  • 4.3 结果与讨论50-55
  • 4.3.1 BSA及DOX·HCl的标准曲线50-51
  • 4.3.2 BSA及DOX·HCl的释放行为研究51-53
  • 4.3.2.1 温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51-52
  • 4.3.2.2 羟丁基壳聚糖浓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52-53
  • 4.3.3 体外降解与体内降解比较53-54
  • 4.3.4 HBC凝胶表面培养的细胞的传代培养54
  • 4.3.5 MTT定量检测抗癌效果54-55
  • 4.4 小结55-57
  • 5 体内兔耳动脉栓塞实验57-62
  •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57-58
  • 5.1.1 材料与试剂57-58
  • 5.1.2 主要仪器58
  • 5.2 实验方法58-59
  • 5.2.1 试剂配制58
  • 5.2.2 动物分组58
  • 5.2.3 手术方式及栓塞方法58-59
  • 5.2.4 动物观察59
  • 5.2.5 组织形态学研究59
  • 5.3 结果与讨论59-61
  • 5.3.1 动物观察59-60
  • 5.3.2 组织学观察60-61
  • 5.4 小结61-62
  • 本文创新点62-63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68
  • 个人简历68
  • 发表的学术论文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刘小平;;壳聚糖用于药物载体的制备及表征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年05期

2 董利民;王晨;李兆新;昝青峰;刘锐;田杰谟;;壳聚糖微球/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细胞亲和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2期

3 蔡鑫君;程巧鸳;赵宁;李范珠;;喷雾干燥法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的研究[J];中草药;2008年05期

4 王吉玮;潘丽;张永光;;壳聚糖微球作为鼻黏膜免疫载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12期

5 张秀菊;林志丹;陈文彬;宋英;李志忠;;新型聚乙烯醇/载药壳聚糖微球复合生物医用敷料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年02期

6 杨亚冬;张文元;房国坚;;包裹转化生长因子β1壳聚糖缓释微球的研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8期

7 毕宏生;宋继科;吴建峰;卢秀珍;王兴荣;解孝锋;;眼科用汉防已甲素联合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估[J];山东医药;2010年42期

8 庞廷媛;程国华;胡泽丽;;肺靶向多西紫杉醇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工艺优化[J];中国药师;2011年03期

9 王启钊;陈西广;刘成圣;孟祥红;刘晨光;于乐军;刘楠;;壳聚糖的血液相容性[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S1期

10 范长春;刘德军;任允鹏;曹学成;蔡锦方;;壳聚糖膜包裹的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芬;王琴;徐晓玉;;离子凝聚法制备阿魏酸载脂质体壳聚糖微球的研究[A];全国第3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思锐;梁燕萍;唐前林;;黄芩甙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蔡鑫君;夏爱晓;柴国宝;魏颖慧;冯健;李范珠;;喷雾干燥法制备神经毒素壳聚糖鼻腔给药微球的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4 张燕妮;郭天瑛;;壳聚糖微球表面疏水改性及对蛋白质的吸附和释放行为[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邵平;孙培龙;应艳杰;;无溶剂体系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制备油酸乙酯优化分析[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邵平;孙培龙;应艳杰;;无溶剂体系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制备油酸乙酯优化分析[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颜荣华;肖恩华;罗建光;伍玉枝;朱晖;周顺科;杨树仁;;不同栓塞材料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8 冯学泉;肖福顺;李牧;陈光;刘文广;代凤英;;一种新型温度敏感性液态栓塞材料的动物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景峰;郑启新;郭晓东;全大萍;;新型可注射温敏水凝胶复合BMP-2活性肽修复大鼠[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张电波;肖湘生;欧阳强;董伟华;董生;;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栓塞材料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型栓塞剂栓塞脑动静脉畸形[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于海源;哈医大一院脑血管病研究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凌锋;介入神经放射现状[N];健康报;2003年

4 王辉;什么是介入治疗?[N];健康时报;2004年

5 姚魁;马廉亭:行进在梦想征途上[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匡远深;带膜支架栓塞复杂动脉瘤显优势[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刘铁桥 邢秋华 李玉宝;马廉亭:脑血管内“舞刀弄枪”[N];大众科技报;2005年

8 匡远深;血管内介入治疗材料“添丁”[N];健康报;2005年

9 陶春祥 陶钧;介入治疗在普通外科疾病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朱国旺;肺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育波;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作为液态栓塞材料的可行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袁毅桦;基于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改性聚合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周旋;壳聚糖微球制备优化及其乙酰化微球作为潜在栓塞材料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张继芬;阿魏酸载脂质体壳聚糖微球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井东;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作为动静脉畸形栓塞材料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党奇峰;低温超大孔温敏水凝胶的制备、生物相容性及其作为对虾类淋巴细胞3D培养体系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刘凯;改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生物酶及其控制造纸白水中DCS物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炳杰;壳聚糖金属印迹树脂的制备、表征及吸附特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杜浩;液体栓塞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10 王琪;强化混合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技术制备超细微粒的应用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倩;羟丁基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及其血管栓塞载体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崔国艳;以壳聚糖为载体制备适合于抗体分离的介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威;壳聚糖的荧光性质及多功能壳聚糖微球的制备[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陈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壳聚糖微囊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段玮;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固定化酶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丁金金;基于季铵化壳聚糖的多功能纳米药物传输载体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洪洋;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用抗结核药物缓释剂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王宙东;壳聚糖基缓释型药物载体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9 黎小敏;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固定化果胶酶处理白水阴离子垃圾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邵晓虹;壳聚糖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在药物释放系统上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羟丁基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及其血管栓塞载体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11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1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