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主动式膝上假肢仿生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12:01

  本文关键词:主动式膝上假肢仿生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医疗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截肢者对于假肢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主动式假肢能为截肢者提供一定的助力,尤其是在上楼梯和上斜坡。由此提出了“生物启发(Biological Inspiration)”式的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的主动式膝上假肢仿生控制的构想。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了解人体下肢的运动规律以及步态的相关知识,并且通过检测人体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运动轨迹更深入的了解人体下肢运动的周期性、节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特征。 2、分析人体的节律运动控制机理,提出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的步态控制方法。利用改进的Hopf振荡器对膝关节进行CPG建模,离线学习5种路况下正常速度行走的膝关节角度轨迹。为了能够再现膝关节角度,构造重构方程,根据离线学习到的3组参数值重构5种路况下膝关节行走时的角度轨迹,方便在线控制。 3、运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使用CPG得到的膝关节角度轨迹与人体关节角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并且可以实现根据路况、速度实时调节,实现了运动的多样性和步态的转换。 4、搭建了双下肢假肢实验平台,使用Labview在双下肢控制平台上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使用CPG控制步速切换以及各个路况下的行走是可行的。 在很多情况下,假肢穿戴者无法按照自己的感受调整下肢假肢使之发挥完全的功能,本文不仅能够实现截肢者自由调整步速,而且能够随着路况的改变而调节,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主动式假肢 CPG Hopf振荡器 重构方程 Matlab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18.17;TP27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2.1 假肢的研究现状9-11
  • 1.2.2 CPG 的研究现状11-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13-16
  • 第二章 下肢运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16-22
  • 2.1 步态的相关定义16-17
  • 2.2 检测运动轨迹17-19
  • 2.3 步态的分析19-21
  • 2.3.1 个体间的差异性19
  • 2.3.2 个体的差异性19-20
  • 2.3.3 五种路况下的髋膝关节角度轨迹20-21
  • 2.4 小结21-22
  • 第三章 基于 CPG 仿生控制策略的研究22-32
  • 3.1 CPG 仿生控制机理的研究22-25
  • 3.1.1 CPG 的概念22-23
  • 3.1.2 CPG 的控制机理23-25
  • 3.2 CPG 的控制模型25-27
  • 3.2.1 CPG 数学模型的选取25-26
  • 3.2.2 Hopf 振荡器26-27
  • 3.3 CPG 模型的改进27-30
  • 3.3.1 学习方程27-29
  • 3.3.2 重构方程29-30
  • 3.4 小结30-32
  • 第四章 基于 CPG 原理的 Matlab 仿真32-48
  • 4.1 五种路况下的 Matlab 仿真32-44
  • 4.1.1 平地行走的仿真32-36
  • 4.1.2 上楼梯的仿真36-38
  • 4.1.3 下楼梯的仿真38-40
  • 4.1.4 上斜坡的仿真40-42
  • 4.1.5 下斜坡的仿真42-44
  • 4.2 基于 CPG 的主动式假肢控制方法44-47
  • 4.3 小结47-48
  • 第五章 基于双下肢仿生平台的验证48-60
  • 5.1 双下肢平台的介绍48-50
  • 5.2 LabVIEW 及其接口50-53
  • 5.3 验证53-58
  • 5.4 小结58-60
  • 第六章 结论60-62
  • 6.1 课题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60-61
  • 6.2 研究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8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永昭;孙为;;建国以来我国假肢的发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7期

2 狄亚;;假肢技术要与医学相结合[J];医学与哲学;1986年04期

3 张锐;;谈谈假肢的生产、安装、使用[J];中国残疾人;1994年03期

4 刘晓来;韩峰;;截肢与假肢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30期

5 沈凌;喻洪流;;国内外假肢的发展历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3期

6 ;我国假肢工作的概况及发展[J];中国康复;1986年02期

7 刁兴建;假肢发展对截肢观念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8 刁兴建;假肢发展对截肢观念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0期

9 张波;连骨假肢的研究动态[J];黑龙江医学;2004年05期

10 罗永昭;孙为;;建国以来我国假肢的发展(续)[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永昭;孙为;;现代实用假肢的进展和创新[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2 解益;董安琴;邓小倩;;大腿运动假肢的制作要点及其功能特点 一例膝上截肢短跑运动员的个案报道[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黄英;武继祥;;实用假肢研发进展和现况[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罗永昭;孙为;;国内外现代实用假肢的进展和应用[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5 刁兴建;;假肢发展对截肢观念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罗永昭;孙为;;建国以来我国假肢的发展[A];第18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7 樊瑜波;张明;蒲放;蒋文涛;杨世全;陈君楷;;小腿残端与假肢接受腔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樊瑜波;蒲放;蒋文涛;杨世全;陈君楷;;小腿残端与假肢接受腔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钱炜;高校呼唤假肢矫形工程专业[N];科技日报;2008年

2 何智;现代科技促进假肢技术发展[N];中国医药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何光锐;爱心,为肢残人士重塑人生支点[N];福建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议橙 储东华;和风不语 至爱无言[N];云南日报;2007年

5 编译 王惠民 杨孝文;金属上生长皮肤假肢变“真肢”[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通讯员 艾利;英取得假肢技术新突破[N];医药导报;2006年

7 王丽;从波士顿爆炸案看保险与假肢的关系[N];中国保险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熊大柱;一种7自由度生机电假肢手臂的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曾勇;肌音信号模式识别及其在假肢手操控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甘云;界面压力可控式假肢接受腔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石琦霞;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人体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明月;主动式膝上假肢仿生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6 程鹤;基于肌电信号控制的膝上假肢设计[D];东北大学;2008年

7 游淼;基于肌动图(MMG)与肌电图(EMG)信号的假肢控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主动式膝上假肢仿生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34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1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