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不同来源及类型的散光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影响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28 17:26

  本文关键词:不同来源及类型的散光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影响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医科大学》 2013年

不同来源及类型的散光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影响的分析

范罕英  

【摘要】:目的:比较散光来源的不同(角膜散光为主或眼内散光为主)以及散光类型的不同(顺规或逆规)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包括术后视力、屈光度、散光矫正成功指数(术后全眼散光值/术前全眼散光值)、全眼波前像差、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是否有影响。 方法:(1)回顾分析接受LASIK手术并且术后3月左右随访资料完整的54例(96眼)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手术前后全眼散光、角膜前表面散光、眼内散光(ocular residual astigmatism,ORA)的大小和散光轴向的变化了解LASIK术后散光成分的变化情况。(2)根据术前ORA与全眼散光比值的绝对值即Ratio(|ORA/全眼散光|)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Group1:Ratio≤1、Group2:1<Ratio≤1.5、Group3:1.5<Ratio≤2、Group4:2<Ratio≤2.5、Group5:Ratio>3,比较术后各组视觉质量有无差异,了解散光来源的不同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有无影响。(3)选择球柱镜匹配的顺规散光和逆规散光各18眼,比较顺规组和逆规组术后视觉质量各指标有无差异,了解散光类型的不同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有无影响。 结果: 1.术前全眼散光通过顶点换算位于角膜平面的散光为-0.86±0.62D,角膜前表面散光为-1.35±0.89D,ORA的平均值为-0.55±1.98D,ORA绝对值的平均值为1.56±1.33D,其中超过1.00D有57眼,占59.3%,表明近视散光人群中大部分人眼内散光值较大,并对角膜前表面散光起补偿作用。角膜为主散光(Ratio≤1)有19眼,占19.8%,眼内为主散光(Ratio>1)有77眼,占80.2%。术后全眼散光(换算至角膜平面)和角膜前表面散光分别降至-0.27±0.24D和-0.94±0.50D。术后ORA(-0.41±1.10D)与术前差异较小。 2.术前全眼散光以顺规为主(78.1%),术后变为以逆规为主(47.8%),顺规占29.9%,斜轴散光的比例增加(25.4%)。术前角膜前表面散光以顺规为主(82.3%),术后仍主要为顺规(68.8%)。眼内散光轴向主要为逆规(77.1%),术后轴向无明显改变(74%)。 3.关于散光来源影响的研究中,术后5个组裸眼视力达到1.19±0.19~1.28±0.24,明显超过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97±0.10~1.01±0.04。术后球镜除Group5(0.42±0.42D)比Group3(0.10±0.46D)大外(P=0.03),其余各组间球镜、柱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oup1~Group5成功指数(index of success,IOS)分别为0.30±0.24,0.39±0.29,0.41±0.48,0.36±0.36,0.40±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散光来源研究中,5个组术前全眼总像差均以低阶像差为主,总高阶像差所占比例较小,高阶中以慧差和三叶草为主。LASIK术后Goup1~Group5总高阶像差均明显增加,分别为术前的1.56、1.69、1.43、2.04、1.44倍,均以慧差的增加最为明显,其次为球差。各组术后全眼总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的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Group4三叶草增加量比其他4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散光来源研究中,,术后各组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均较术前增加,高阶像差中以球差的增加最明显,其次为慧差。术后总像差的增加量从Goup1~Group5依次减少,分别为1.22±1.43μm、0.73±1.28μm、0.72±0.79μm、0.49±0.72μm、0.33±0.71μm,其中Group1与Goup4、Goup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变化与各组术前等效球镜的差异有关。Group1三叶草的增加量比Goup2、Goup3、Group5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四叶草增加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相关性分析发现,Ratio与术前角膜前表面总像差、术前角膜前表面散光绝对值呈正相关,说明眼内散光比例大者常伴随较高的角膜前表面散光,角膜前表面总像差也较大。 7.散光来源研究中,对比敏感度仅Goup5在6c/d暗光的增加量比Goup1多,在18c/d频区眩光对比敏感度的增加量比Goup4多。 8.顺规组和逆规组术后裸眼视力平均值分别为1.27±0.29、1.24±0.20,球镜分别0.57±0.37D、0.69±0.36D,柱镜分别为-0.21±0.20D、-0.24±0.18D,散光矫正成功指数在两组分别为0.33±0.34和0.45±0.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9.顺规组和逆规组术后全眼总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三叶草的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0.顺规组术前角膜前表面总像差明显大于逆规组,分别为1.74±0.65μm和0.99±0.30μm,而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三叶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研究样本中逆规散光眼角膜前表面离焦和散光相对较小。 11.顺规组术后角膜前表面总像差的增加量(0.59±0.57μm)比逆规组(0.93±0.41μm)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高阶像差、慧差、三叶草、四叶草的增加量则比逆规组略大,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虽然顺规组和逆规组术后明光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在部分空间频率均较术前有所增加,暗光对比敏感度变化不明显,但两组在3中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近视散光人群中眼内散光占有较大比例,并起到了补偿角膜前表面散光的作用。LASIK术后全眼散光由顺规散光为主变为逆规为主,而角膜前表面仍主要为顺规。2.无论是角膜散光为主还是眼内散光为主,LASIK手术在角膜上矫正散光后视觉质量无明显差异。Ratio与术前角膜前表面总像差、术前角膜前表面散光绝对值呈正相关,提示ORA与全眼散光比值大者常伴随较大的角膜前表面散光,角膜前表面总像差也较大。3.散光类型的不同(顺规或逆规)对LASIK矫正近视散光术后视觉质量没有明显影响,但结果可能受到样本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逆规组术前角膜前表面总像差明显比顺规组小,而前表面高阶像差以及全眼波前像差却无统计学差异,因此我们推测逆规散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内散光的作用,但尚需深入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79.6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车红芳;刘苏冰;买志彬;;LASIK术中不同制瓣方式对比敏感度的变化[J];眼科新进展;2011年05期

2 齐颖;周跃华;张晶;;飞秒激光与显微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短期效果比较[J];眼科;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勤;余景池;陈浩;王媛媛;;莫尔偏折技术用于测量镜片屈光度的研究[J];光电工程;2008年05期

2 苟胜文;尚清丽;高菊荣;马建洲;;雾视法在成年人近视验光配镜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2期

3 胡裕坤;李文静;高晓唯;郭云林;董晶;;SMILE与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对比[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10期

4 汪凌;余野;王勤美;;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行LASIK术后视觉质量及角膜瓣的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11期

5 张振华;饶丰;王肇圻;;基于眼波前像差数据的客观验光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0年12期

6 夏元;杨丽萍;王春红;黄振平;;106例角膜微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并发症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7期

7 唐国芬;王东华;吴玉芹;贾淑君;乔志燕;杨洪涛;;截平稳定型散光角膜接触镜对顺规散光青少年眼表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年11期

8 杨晓莉;胡俊;;镜片防紫外线性能的实验分析[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8年03期

9 周跃华;;如何引领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J];眼科;2011年05期

10 杨晓莉;胡俊;;镜片防紫外线性能的实验分析[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运海;准分子激光视觉光学矫正关键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曹正林;人眼波前像差测量与矫正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王勤;基于莫尔偏折技术的镜片屈光度测量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董子献;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ReLEx)创伤愈合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辉;基于DSP的镜片磨边系统研究与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李玉儒;双眼平衡方法的比较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雷蕾;张建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夜间视觉质量探讨[J];眼科新进展;2008年03期

2 雷蕾;张建华;郑磊;高鹏;王倩;冯华章;樊琪;;正视及低中度、高度近视人群明暗环境对比敏感度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8年08期

3 陈跃国,夏英杰,仲燕莹;M2抛弃型显微角膜刀头制作角膜瓣可预测性分析[J];眼科;2005年03期

4 王铮,邱平,杨斌;近视眼LASIK术后早期对比敏感度变化和眩光测试[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徐凤;赵少贞;;飞秒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7年03期

6 雷蕾;张建华;郑磊;冯华章;王倩;樊琪;;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明环境下对比敏感度分析[J];眼视光学杂志;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琪;张建华;郑磊;冯华章;王红英;;标准及波前像差引导LASIK对高阶像差影响的对比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07期

2 冯华章;张建华;;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在LASIK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07期

3 李世洋;刘雪雁;马红利;赵爱红;徐珂;蒋骁男;;TOSCA与LASIK治疗近视患者术后高阶像差变化对照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1年03期

4 姚春艳;路宏;唐伟;;近视眼LASIK术后眼高阶像差变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4期

5 吴良成;周行涛;褚仁远;杨培星;任小依;沈建新;;主觉波前像差仪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J];眼科新进展;2006年01期

6 陈建卓;赵莺;朱卓颖;奚继马;赖小青;;军人LASIK术后不同时期外伤致角膜瓣损伤后的视觉适应性[J];东南国防医药;2008年01期

7 何异;刘谊;唐晓昭;廖志强;刘京珍;;近视LASIK手术后高阶像差的改变[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6年03期

8 刘菲;荣运久;刘芳;杨楠楠;刘菲菲;;两种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比较[J];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12期

9 王大庆;邓应平;罗清礼;;视区切削直径大小对LASIK手术患者波前像差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5年06期

10 蒋炎云;胡燕华;张青松;雷晓华;;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的像差分析[J];眼科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onductive Keratoplasty:An Approach for the Correction of Residual Hyperopia in post-LASIK Pseudophakia[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李康(宀隽);俞阿勇;余野;王勤美;杨新军;;近视患者LASIK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价[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美娜;;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术前宣教[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黄卿;董启云;;LASIK术后五年继发圆锥角膜一例[A];第十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吉安地区眼科专委会成立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5 刘永琰;周琼;王共先;张莉花;李琛政;;去瓣Epi-LASIK与改良PRK术后兔角膜组织形态结构的研究[A];第十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吉安地区眼科专委会成立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6 徐勤;肖燕;;LASIK手术患者遵医行为与术后效果的分析[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汤广成;谷寅;;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治疗高度近视疗效分析[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林咸平;费安裕;方燕;叶晓玲;崔钢峰;;LASIK术中应用地塞米松瓣下冲洗预防弥漫性板层角膜炎[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沈降;;头位在LASIK手术中控制散光的作用[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易昀敏;许建人;邹芬兰;谢凤英;;Moria M2型90刀头在LASIK中的临床应用[A];江西省第九次中西医结合眼科、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博文;[N];深圳商报;2004年

2 黄石爱康医院(原冶钢医院)眼科主任医学硕士 张鹏举;[N];黄石日报;2005年

3 骁勇;[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张云川;[N];成都日报;2005年

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 李海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6 丽丽;[N];深圳商报;2004年

7 记者 殳慧平;[N];杭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晓;[N];苏州日报;2005年

9 曾自明   ;[N];大众卫生报;2005年

10 韩业庭;[N];工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买志彬;FEMTO LDV飞秒激光辅助LASIK术后角膜形态和视觉质量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汪亮;近视眼LASIK术后晶状体厚度改变及其对屈光回退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3 李招娜;角膜上皮瓣弃留对Epi-LASIK矫治近视影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徐海琳;高度近视LASEK/Epi-LASIK远期安全性、有效性及角膜后表面高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于华军;近视眼LASIK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算中应用矫正角膜曲率的效能检验[D];山东大学;2012年

6 周少博;近视眼LASIK术后调节变化及手术前后调节致眼前节结构变化的比较[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张立军;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8 郭秀瑾;不同方式的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术后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雁;波前像差和调制传递函数(MTF)在屈光手术视觉质量评价中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10 马鲁新;眼波前像差与屈光手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罕英;不同来源及类型的散光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影响的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凌飞;高度近视激光LASIK与眼内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估[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3 胡莉菲;虹膜定位引导的个性化LASIK与传统LASIK治疗中高度散光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冯华章;波前引导LASIK治疗近视对视觉质量的影响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5 杨闻文;Q值引导个性化与标准化LASIK治疗近视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张杰;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与传统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曹全刚;中低度近视LASIK手术中瓣蒂的宽度大小对高阶像差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孙莎;OQAS对不同制瓣方式的个性化LASIK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估[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9 李丽丽;LASIK术后泪膜及角膜地形图早期改变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樊容;LASIK术后视觉不良患者的高阶像差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来源及类型的散光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影响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56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7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