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1表达上调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及其作用靶标发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4 15:36

  本文关键词:TRPV1离子通道与中药辛味药性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5年

新型ABCA1、SR-BI/CLA-1表达上调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及其作用靶标发现研究

王潇  

【摘要】:心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多种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AS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以及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泡沫细胞,从而使动脉血管壁不断加厚,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TP结合盒转运体Al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和清道夫受体B型I(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 SR-BI)是介导胆固醇逆转运的关键蛋白,在机体清除多余脂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人的高密度脂蛋白受体被称作CLA-1。 ABCA1和SR-BI/CLA-1被认为是预防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标。实验室前期在已有的ABCA1、CLA-1表达上调剂筛选模型上得到了活性化合物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 RUT),进一步研究发现RUT在体内能通过上调ABCA1、SR-BI起到抗AS的作用。RUT是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1,TRPV1)的激动剂。近些年有研究表明,TRPV1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Ma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激活TRPV1能够上调ABCA1的表达,减缓AS的发生发展。因此,TRPV1可能是位于ABCA1、SR-BI/CLA-1上游的作用靶标。鉴于ABCA1、SR-BI/CLA-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进行了ABCA1、SR-BI/CLA-1表达上调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研究,及其上游作用靶标发现的机制研究。1. ABCA1、CLA-1表达上调剂的发现本论文首先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ABCA1和CLA-1表达上调剂筛选模型为基础,进行了大规模的化合物筛选,以期发现能够提高ABCA1、CLA-1表达水平的活性化合物。应用此模型对化合物库中的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发现了活性化合物E0869;针对合成的RUT衍生物进行了筛选,获得了活性化合物R20。2.E0869体外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研究Western blot和RT-PCR实验表明,活性化合物E0869能上调肝细胞HepG2中ABCA1、CLA-1以及ABCG1的mRNA以及蛋白水平,但不影响FAS、SREBP-1c的表达。E0869能上调巨噬细胞RAW264.7中ABCA1、SR-BI以及ABCG1的iRNA以及蛋白水平,但不影响CD36的表达。巨噬细胞泡沫化实验表明,E0869能使泡沫化巨噬细胞RAW264.7胞内脂滴量明显减少,胆固醇流出实验结果表明,E0869能增加其胆固醇的流出。3.R20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研究及其作用靶标研究Western blot和RT-PCR实验表明,R20能上调肝细胞HepG2中ABCA1、CLA-1以及ABCG1的mRNA以及蛋白水平,但不影响FAS、SREBP-1c的表达。巨噬细胞泡沫化实验表明,R20能使泡沫化巨噬细胞RAW264.7胞内脂滴量明显减少,胆固醇流出实验结果表明,R20能增加其胆固醇的流出。R20是本实验室合成的RUT的衍生物,RUT是TRPV1的激动剂,文献表明激活TRPV1能够上调ABCAl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R20有可能是通过激活TRPV1来上调ABCA1的表达,从而发挥其抗AS的作用。为了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我们构建了人TRPV1激动剂筛选模型,以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检测。通过检测我们发现R20在人TRPV1激动剂筛选模型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活性。同时,我们对R20进行了初步的体内活性研究,apoE-/-小鼠实验结果表明,R20还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C、TG以及LDL-C的含量,对HDL-C的含量有一定的升高作用。此外,R20能够显著上调小鼠肝脏中ABCA1、SR-BI、ABCG1以及LDLR的蛋白及mRNA水平,但对FAS、SREBP-1c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20还能显著减轻肝脏中的脂质堆积。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ABCA1、CLA-1表达上调剂筛选模型进行筛选,获得了两个活性化合物E0869和R20,我们进一步对E0869、R20在细胞水平确证了其药效学活性。为了寻找ABCA1、CLA-1表达上调剂作用靶标,我们构建了人TRPV1激动剂筛选模型,通过检测我们发现R20具有良好的激动活性。同时,我们对活性较好的R20进行了初步的体内活性研究。本论文工作为寻找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或其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隋峰;霍海如;姜廷良;杜新亮;;TRPV1通道蛋白介导的生理病理机制[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8年01期

2 于新宇;柳青;;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调节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年02期

3 Yoshinari Uehara;Keijiro Saku;;High-density lipoprotein and atherosclerosis: Roles of lipid transporters[J];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立宝;于小华;蒋崇辉;唐雅玲;欧阳新平;何平平;吕运成;姚峰;张敏;唐朝克;;普罗布考通过调控ABCA1、SR-BⅠ、ABCG5、ABCG8表达及抗炎作用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5年09期

2 卢圣锋;尹海燕;唐勇;张承舜;于美玲;罗玲;余曙光;;瞬时感受器电位及其与艾灸温热效应机制研究结合的思考[J];针刺研究;2012年02期

3 隋峰;姜廷良;;从机体TRP寒热感受环节挖掘中药四气的现代科学内涵[J];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16期

4 王星;张燕玲;王耘;任真真;鲍红娟;乔延江;;TRPV1离子通道与中药辛味药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13期

5 王佳琪;王阳;徐海明;吴金义;;老年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脂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05期

6 邱晴;都健;;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与代谢综合征[J];医学综述;201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桑鹏;基于表面静电势参数的定量结构—性质/活性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在峰;PAR4在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表达及与TRPV1的共存[D];泰山医学院;2012年

3 王家平;不同灸法对足三里穴位局部温度及Trp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曾冠男;两种亚型胃食管反流病焦虑、抑郁状态的比较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5 曾羽;高盐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药物干预[D];遵义医学院;2014年

6 王佳琪;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及相关药物疗效评价[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Donna H WANG;;The vanilloid receptor and hypertension[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显庭;卜平;;单味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李秀才;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的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7年04期

3 林琦,陆金国;丹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02年04期

4 陈可冀;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年01期

5 李秀才;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1996年17期

6 闫芳,王敏;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7 薛文隽,吴国忠;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年06期

8 齐敏;;黄连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抗动脉粥样硬化新药尼坎纳汀[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年02期

10 黄伟毅,陈素云,邱幸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医药研究;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万林;;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进展[A];第四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孔德新;管琳;周千翔;;丹益莲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A];第三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许艳妮;杨媛;高洁;鲍羿;王丽;徐扬;刘祺;杜郁;郑智慧;巫晔翔;姜威;余利岩;洪斌;司书毅;;微生物来源抗动脉粥样硬化候选药物筛选及活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诸骏仁;;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5 诸骏仁;;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C];2009年

6 周京红;汪海;;激活NNMR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免疫学途径[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刘畅;王潇;刘鹏;冯婷婷;李永臻;许艳妮;司书毅;;化合物IMB840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8 廖端芳;杨云波;袁皓瑜;李元建;;Ezetimibe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非肠道机制[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王潇;刘畅;刘鹏;许艳妮;司书毅;;应用人ABCA1表达上调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先导化合物[A];第十二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10 牛琳琳;朱明军;;调脂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研究[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慕欣;[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慕欣;[N];医药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京红;激活NNMR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2 徐金瑞;黑大豆种皮花色苷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抗氧化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甄奕;CD40LsiRNA阻断CD40/CD40L受体配体轴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潇;新型ABCA1、SR-BI/CLA-1表达上调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及其作用靶标发现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刘学源;双参田七散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3 傅智丽;双参田七散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量效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4 吴庚润;苜蓿降血脂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5 张延菲;益母草碱(SCM198)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魏冬梅;通脑心脉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张美玲;脉络康平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刘占涛;海洋活性物质2,,3-吲哚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效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9 铁春苗;依折麦布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李建周;中药L008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TRPV1离子通道与中药辛味药性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0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0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9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