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Omi切割Hax-1加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08:21

  本文关键词:Omi切割Hax-1加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丝氨酸蛋白酶Omi在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神经细胞瘤(N2a)细胞,建立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细胞模型。利用线栓堵塞ICR小鼠大脑中动脉,建立短暂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t MCAO/R)动物模型。利用这两种模型,我们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2a细胞与鼠脑缺血皮层组织中Omi与Hax-1蛋白水平的改变。N2a细胞敲减Omi后检测Hax-1蛋白水平的变化,观察OGD/R下Omi对Hax-1表达的影响。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10μM)与自噬溶酶体抑制剂Bafilomycin A1(1μM)处理N2a细胞,分析OGD/R下Hax-1蛋白含量。利用MTT法与Western blot法检测OGD/R下N2a细胞过表达Hax-1或加入Omi蛋白酶体抑制剂UCF-101(10μM)对细胞生存活力的影响,同时检测细胞中相应Omi与Hax-1蛋白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Omi与Hax-1在细胞中的定位。Tetramethylrhodamine methyl ester(TMRM)或Hoechst染色结合Western blot法检测OGD/R下N2a细胞过表达Hax-1或UCF-101处理对线粒体膜电势与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检测细胞caspase-3活化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腹腔注射UCF-101(7.15 mg/kg)后小鼠大脑缺血皮层组织中Hax-1蛋白水平的变化与caspase-3活化情况。最后用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计算脑缺血梗死体积,观察UCF-101在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发现OGD/R细胞模型与t MCAO/R动物模型中Omi蛋白表达上升,Hax-1蛋白表达下降。N2a细胞敲减Omi,OGD/R下Hax-1表达上升,表明Omi对Hax-1的表达有调控作用。N2a细胞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或自噬溶酶体抑制剂Bafilomycin A1处理后,OGD/R下Hax-1蛋白水平没有明显上升,表明Hax-1降解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或自噬溶酶体系统关系不大。MTT实验发现N2a细胞过表达Hax-1或加入UCF-101处理后,细胞抗缺氧缺糖能力增强,生存活力提高。免疫荧光实验表明Omi与Hax-1都定位于线粒体。TMRM与Hoechst染色表明,N2a细胞过表达Hax-1或加入UCF-101处理后OGD/R下线粒体膜电势恢复,细胞核皱缩减少,活化型caspase-3水平降低,凋亡减少。Western blot与TTC染色发现UCF-101作用下,鼠脑缺血皮层Hax-1蛋白水平回升,活化型caspase-3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少,表明UCF-10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中具有保护作用。结论:Omi加剧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Omi通过切割抗凋亡蛋白Hax-1,破坏线粒体膜完整性,引起细胞凋亡。Omi抑制剂UCF-101抑制Omi活性,增加Hax-1蛋白量,实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Omi 缺血再灌注损伤 Hax-1 UCF-101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6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2
  • 材料和方法12-28
  • 1. 实验材料12-17
  • 2. 方法和步骤17-27
  • 3. 统计学方法27-28
  • 结果28-40
  • 1. 细胞OGD/R模型与小鼠tMCAO/R模型中Omi与Hax-1 蛋白水平的检测28-30
  • 2. OGD/处理下Omi调控Hax-1 表达30-31
  • 3. 过表达Hax-1 或抑制Omi蛋白酶活性保护OGD/R诱导的神经元死亡31-33
  • 4. 抑制Omi蛋白酶活性或过表达Hax-1 保护线粒体膜的完整性33-36
  • 5. 抑制Omi蛋白酶活性或过表达Hax-1 减弱OGD/R诱导的细胞凋亡36-38
  • 6. UCF-101 提高Hax-1 水平保护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8-40
  • 讨论40-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8
  • 综述48-57
  • 参考文献52-57
  • 英文缩写词表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8-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歆;马涛;李凤娟;杨成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其对策的初步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S1期

2 陶平;雌激素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5期

3 胡佳乐;血管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与临床[J];海军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4 怡悦;续命汤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年05期

5 谢明剑,薛伟新,岑家福;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医药研究概况[J];华夏医学;2005年05期

6 鲁力;张俐;;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年06期

7 文静;钟森;董继萍;陈丽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6期

8 王燕荣;爱民;谢军;周建秀;李兰诚;丹丹;;蒙药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年08期

9 张帮健;刘进;;抗坏血酸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机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10 徐辰;李润平;;氢在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歆;马涛;李凤娟;杨成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其对策的初步探讨[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吴艳;李春英;贾旭峰;何颖;;椒苯酮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3 莫书荣;李德剑;;诺迪康对离体豚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朱贤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于吉人;严盛;刘小孙;郑树森;;尿胰蛋白酶抑制剂减轻移植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A];2004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黄贤华;黄常亮;宋微微;方伟;杨芳炬;;迎春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刘德强;赵德化;盛宝恒;;呋喃二氢吡啶Ⅰ对离体兔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8 刘建修;;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防治最新进展[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唯佳;陈寿权;李惠萍;程俊彦;赵初环;李章平;王明山;王万铁;王卫;;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B_2/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变化及醒脑静的保护作用[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高立建;谢荣爱;田建会;;四氢生物喋呤在新西兰兔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衣晓峰 岳金凤 记者  李丽云;我科学家揭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奥秘[N];科技日报;2007年

2 衣晓峰 靳万庆;静脉麻醉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被揭示[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抗呆I号可恢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功能[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张中桥;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张中桥;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张茨;扭转的睾丸切还是保——医生有新说[N];健康报;2005年

7 燕海霞 王忆勤 李福凤;川芎嗪在肾脏病中应用前景看好[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薇园;功能MRI动态监测大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与预后相关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震;不同药物干预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小英;兔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保护措施的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4 尚宪荣;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阮永乐;一氧化碳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新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林生;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山东大学;2013年

7 陈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8 王乾伟;不同血流动力学状态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杨金凤;奥曲肽对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杨帆;固有免疫分子NLRP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盼;肢体缺血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蒲举;远隔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VEGF、MMP-9表达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5年

3 王富明;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清SOD、MDA、miRNA-126及VEGF表达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赵层闪;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曲欣;解偶联蛋白2通过线粒体介导参与高血糖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6 程浩;1β-羟基土木香内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吴建龙;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雌二醇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李婷婷;安菲博肽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吴加元;Omi切割Hax-1加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朱田丰;PDCD4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Omi切割Hax-1加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62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4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