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大竹县2016-2018年蚊类监测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16 20:55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竹县蚊类密度、种群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诱蚊灯法,将诱捕的蚊虫用乙醚麻醉处理后进行分类计数鉴定。结果共捕获蚊虫5个品种5 932只,平均蚊密度为4.12只/(灯·h),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蚊总数的63.25%。农村牲畜棚为蚊虫主要栖息繁殖场所,以6月蚊密度最高,为33.11只/(灯·h)。结论此次研究基本掌握了大竹县蚊类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要按蚊类种群分布、密度高低等特点进行科学控制。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蚊密度监测
        1.2.1 监测点的选择
        1.2.2 监测方法
        1.2.3 蚊密度指数计算
2 结 果
    2.1 蚊类种群构成
    2.2 不同环境蚊类密度监测
    2.3 蚊类密度与环境、季节消长的关系
    2.4 蚊类种群构成与环境因素
    2.5 2016-2018年蚊类季节消长
3 讨 论



本文编号:3974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974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c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