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3-30 21:17

  本文关键词: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为认识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多效性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多效性研究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检索,并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他汀类药物在循环系统可用于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疾病等的治疗,在神经系统可用于帕金森病、脑卒中、痴呆症、多发性硬化等的治疗,在呼吸系统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治疗,此外还可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脏疾病、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等的治疗。结论:大量循证资料有力地证实了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多效性,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多领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地位会更加明确。
【作者单位】: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临床多效性 研究 进展
【分类号】:R972
【正文快照】: 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除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还用于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防治,且对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防治已列入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适应证范围。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他汀类药物的深入研究,其临床多效性日益显现,其作用机制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丽萍;;氟伐他汀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03期

2 祁敏;魏显招;姜秀峰;;他汀类药物防治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朱天瑞;李晓红;;他汀类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年01期

4 黎启华;张斌霞;张琪;王紫逸;蒋晓霞;周玲凤;殷建峰;殷燕;;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0年15期

5 杜娟;;他汀类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年01期

6 曹亚薇;;氟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1年01期

7 闫杰;宋玉娥;;他汀类药物降压作用的研究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年02期

8 程爱花;赵文静;叶喜科;段丽铭;王铁人;李兰菊;苗永国;周健;宋庆云;;辛伐他汀联合磷酸川穹嗪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年03期

9 孙维娜;王蓓蓓;;阿妥伐他汀多效性作用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01期

10 张涛;王小茅;;他汀类药物与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萍;徐书雯;;CD40-CD40L相互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年02期

2 陈艳芳;陈庆锋;;我院门诊口服降脂药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1年10期

3 胡瑞玲;;拜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2年01期

4 肖四海;宋巧凤;刘春荣;王小玲;;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年11期

5 殷秀霞;乔春友;王向玲;韵国萍;;阿托伐他汀钙与复方丹参滴丸短期联合应用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影响观察[J];临床荟萃;2011年18期

6 林剑萍;黄卫;;阿托伐他汀钙降脂外的临床应用[J];内科;2012年04期

7 刘春荣;宋巧凤;王希柱;王晓玲;;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NT-proBNP和炎症指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年21期

8 宋昕恬;吴晓刚;张琨;高峰;;辅酶Q_(10)对中波紫外线致小鼠成纤维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12期

9 张军英;张君华;;调脂联合降压治疗顽固性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16期

10 李英;周小雨;李珊珊;杨世诚;刘园园;刘晓罡;陈永利;付乃宽;;强化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J];天津医药;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艺敏;Notch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再生的调控及辛伐他汀与神经再生关系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朱磊;中医综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缺血中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相关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辛伐他汀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术前后内皮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陈斌;辛伐他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再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3 郭瑞卿;益气养阴化瘀通脉法对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谢红燕;血脂水平异常与脑出血发病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2年

5 贾媛;金丝桃苷胶囊的药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王立美;他汀类药物对ACS患者肝功能短期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7 王金;辅酶Q结构类似物的合成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8 巴玉兰;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拜阿司匹林联合疗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9 张文;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疗效[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10 贾美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糜漫天,朱俊东,张乾勇;洛伐他汀对MCF-7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及间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J];癌症;2003年03期

2 王瑞;王娟;;他汀类药物非调脂作用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罗惠辛;;80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CRP和纤维蛋白原关系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年19期

4 何波;;辛伐他汀对缬沙坦降压的协同作用及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9年25期

5 吴柱强;;老年大脉压差单纯收缩期高血压96例治疗比较[J];当代医学;2009年33期

6 王海霞;孙贝;李继琼;王洵;陈磊;汪涛;徐丹;文富强;;辛伐他汀对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和机制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杨涛;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年05期

8 陈涛;张秀清;唐吉友;;Rho/ROCK信号通路与中枢神经轴突再生[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3期

9 赵红宁;刘英;;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09年02期

10 张爱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人服用他汀类药物剂量应当偏小[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年05期

2 Saw J.;Brennan D.M.;Steinhubl S.R.;E.J. Topol;刘相飞;;CHARISMA试验中缺乏氯吡格雷与他汀类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证据[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11期

3 方向宏;;他汀类药物临床研究近况[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3年02期

4 袁婷,陆惠华;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进展[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5 曲守伟;张桂君;罗妩;;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4年01期

6 孙云;;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7 田婷;;他汀类药物降脂外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年04期

8 但慧桃;宋澄清;;他汀类药物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13期

9 柯元南;;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的思考[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张道锦,李平;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消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雪峰;;他汀类药物与HMG-CoA裂合酶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赵征;王炎焱;黄烽;;他汀类药物对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夏城东;殷惠军;陈可冀;;他汀类药物改善内皮功能的多效应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邓庆华;周岐新;;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林;;他汀类药物与其他心血管系统药物配伍使用的安全性评价[A];浙江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张月兰;胡健;张海山;齐国先;曾定尹;;他汀类药物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7 陈吉匡;;他汀类药物循证证据回顾[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8 蔡慎;郑英丽;方丽;;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宇华;武鸿莉;李颖博;王瑞;雷天落;李学军;;Lovastatin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于连;周新;郑芳;;他汀类药物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A];2004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怡勇;他汀类药要空腹吃[N];健康时报;2006年

2 常怡勇;他汀类降脂药宜空腹服用[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徐铮奎;他汀类药物具有预防冠心病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陈少萍邋秦永文 郑兴;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值得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丁香;他汀类药物可降血压[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蔡德山;他汀类药物发展前景广阔[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陆志城 译;Nelfinavir影响他汀类药物的体内代谢[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罗刚;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有抗炎作用[N];健康报;2007年

9 编译 曹淑芬;他汀可降低流感死亡率[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熊昌彪;他汀类药物降LDL-C作用获公认[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朝霞;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泡沫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2 邓晟;他汀类药物血浆浓度的LC-MS/MS检测和利福平对他汀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年

3 黄燕;辛伐他汀对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4 张月兰;匹他伐他汀对实验性血管生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5 徐瑞霞;洛伐他汀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6 冯惠平;洛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新生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7 杨鹏;新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上调剂:异喹啉类衍生物的合成、构效关系及降脂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崔旭蕾;辛伐他汀对咖啡因和氟烷诱导的骨骼肌释钙反应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邵华一;2-酰基五员不饱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骨质疏松与抗糖尿病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黄鲁豫;辛伐他汀、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在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林;Statins对VLDL受体两种亚型表达变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黄传海;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架构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赵奇江;他汀类药物对TNF-α诱导MC3T32-E1凋亡和生长抑制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8年

4 彭瑜;氟伐他汀对体外血管内皮祖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冉东川;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解亚楠;他汀类药物改善肺炎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7 李静远;他汀类药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关系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8 沈静;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陈巧云;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再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张剑;纤维蛋白原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他汀类药物的干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78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