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诊断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08 19:24

  本文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诊断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传统的早期外阴癌治疗方案包括外阴局部广泛切除术或广泛性外阴切除术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转移是目前公认的用以评估外阴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指标。传统手术后出现腹股沟淋巴结复发的患者仅占1%-10%,这说明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确实已在临床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然而在早期外阴癌患者中,仅不足1/3的患者真正存在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余患者并不能从淋巴结清扫术中获益,反而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即原发肿瘤发生淋巴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直接接受原发肿瘤的淋巴引流。因此如果发生转移,它被检测为阳性的概率最高。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已在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等领域得以证实。该技术对早期外阴癌患者而言是一种创伤性较小的相对新颖技术,它将来或许可合理的取代不必要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对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外阴癌患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目的:系统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1990.01-2015.12为时间限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Medline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OVI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谷歌学术搜索引擎及Cochrane图书馆等,检索范围包括国内外关于SLNB用于早期外阴癌诊断应用的文献,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用诊断性Meta分析软件Meta Disc1.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总共检索获得的641篇文献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1篇,其中英文文献30篇,中文文献1篇,共包括早期外阴癌患者1634例。在把患者为研究对象时,对所纳入的研究统计分析,均无明显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汇总腹股沟SLNB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95%可置信区间分别为0.92(95%CI:0.89-0.94)、1.00(95%CI:1.00-1.00);SROC曲线的AUC及Q指数分别为0.9875和0.9526;亚组分析显示使用单一核素法、单一染料法和联合法的敏感度及其95%可置信区间分别为0.87(95%CI:0.76-0.94)、0.86(95%CI:0.57-0.98)、0.90(95%CI:0.83-0.95)。在把腹股沟为研究对象时,对所纳入的研究统计分析,亦均无明显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汇总腹股沟SLNB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95%可置信区间分别为0.91(95%CI:0.88-0.94)、1.00(95%CI:1.00-1.00);SROC曲线的AUC及Q指数分别为0.9909和0.9607;亚组分析显示使用单一核素法、单一染料法和联合法的敏感度及其95%可置信区间分别为0.87(95%CI:0.76-0.94)、0.78(95%CI:0.61-0.90)、0.92(95%CI:0.86-0.96)。结论:无论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还是以腹股沟为研究对象,SLNB对早期外阴癌患者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单一染料法的敏感度均低于单一核素法,而联合法得出的敏感度高于单独使用示踪剂法。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 外阴癌 诊断 Meta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引言12-14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14-18
  •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14
  • 2.1.1 纳入标准14
  • 2.1.2 排除标准14
  • 2.2 文献检索14-15
  • 2.2.1 检索策略14-15
  • 2.2.2 检索词15
  • 2.3 文献筛选15
  • 2.4 数据提取15
  • 2.5 质量评价15-16
  • 2.6 统计学分析16-18
  • 第3章 结果18-22
  • 3.1 文献检索过程与结果18-20
  • 3.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20-21
  • 3.3 纳入文献的偏倚分析21-22
  • 第4章 Meta分析结果22-31
  • 4.1 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学结果22-26
  • 4.1.1 腹股沟SLNB对诊断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总体价值22-25
  • 4.1.2 亚组分析25-26
  • 4.2 以腹股沟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学结果26-31
  • 4.2.1 腹股沟SLNB对诊断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总体价值26-29
  • 4.2.2 亚组分析29-31
  • 第5章 讨论31-35
  • 第6章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2
  • 综述42-52
  • 参考文献48-5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作宾,赵章仁,任国良,应肖慰;腹股沟淋巴结与下肢淋巴管的观察[J];解剖学杂志;1986年02期

2 周建来,袁琏;吻合血管的狗自体腹股沟淋巴结移植的研究[J];临床解剖学杂志;1986年04期

3 姜鹏;王义善;孙金凤;;腹股沟淋巴结照射剂量的计量深度[J];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02期

4 郝玉春;吴荣山;;腹股沟淋巴结结核破溃引起尿道瘘一例[J];武汉医学杂志;1966年01期

5 李保庆,张月峰;首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肺癌2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6 李道成,梁立治,熊樱;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J];肿瘤;2001年03期

7 郭青;;原发灶不明的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8年01期

8 于浩;黄健;林天歆;;改良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附6例报告[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年06期

9 胡成;吴杰英;黄文涛;肖恒军;王德娟;邱剑光;;单孔腔镜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附6例报告[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年01期

10 徐华南,郑伟成,李汉俊,杨文彬;经皮穿刺腹股沟淋巴结造影术[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楼国光;张志根;;4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体会[A];2006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王晓民;曾宪辉;刘建光;;阴茎鳞癌腹股沟淋巴结C-myc,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胡礼炳;他同生;雷永虹;杨勇;张国颖;杨宏;赵斌;;阴茎癌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观察[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陈丽梅;丁景新;华克勤;;外阴癌手术中两种不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式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5 孙静宜;夏秋菊;;腹股沟淋巴瘘的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刘青;韩娜娜;李培全;刘开江;;腹腔镜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寒;腹股沟淋巴结皮瓣解剖特点及临床设计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静文;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诊断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梁宇;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与开放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对比[D];中南大学;2014年

3 姜丽;阴茎癌保留大隐静脉的腔镜腹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诊断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93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a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