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实践观

发布时间:2023-03-14 20:13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但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有不同的视角,而不同视角的理解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质的准确把握。本文认为只有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来理解实践的观点,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改变世界的哲学。 论文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不同视角的理解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分别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认识论解读、历史观解读和人本主义解读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这些解读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陷:即他们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只是解释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应具有的改变世界的革命变革性质被这种理解遮蔽或淡化了。论文第二部分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对实践观进行了新的诠释,论文赞同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论的提法,而实践唯物论的旨趣正是改变世界。由于实践唯物论突出了人的能动主体地位和创造人类世界的作用,从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维度。从人学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实践就是改变世界和创造人类世界的活动,也是人类和个人的生成活动。它涵盖了人后天的一切活动...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不同解读
    一、实践范畴的认识论解读
        1、实践是主观见之客观的活动
        2、认识论解读的依据及合理性
        3、认识论解读的特征和局限性
    二、实践范畴的历史观解读
        1、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2、历史观解读的依据及合理性
        3、历史观解读的特征和局限性
    三、实践范畴的人本主义解读
        1、实践是主体的对象化活动
        2、人本主义解读的依据及合理性
        3、人本主义解读的特征和局限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人学诊释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维度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论
        2、实践唯物论的旨趣是改变世界
        3、改变世界的能动主体只能是人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实践范畴
        1、实践是创造人类世界的活动
        2、实践涵盖人后天的一切活动
        3、人学视域中实践活动的特征
第三章 实践活动在人的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实践生成论人学
        1、预成论人学与生成论人学的对立
        2、实践生成论与存在生成论的区别
        3、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基
    二、实践活动是人类和个人的生成活动
        1、人类历史性生成的实践基础
        2、个人历史性生成的实践基础
        3、人类生成与个人生成的关系
    三、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人的现代生成
        1、中国人的现代生成的目标和问题
        2、中国人的现代生成的现实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62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62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5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