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张栻“性”义试析

发布时间:2023-03-19 04:26
  湖湘学派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是宋明理学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张栻是继胡宏之后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朱熹同时,二人有频繁的书信往来交流。张栻的观点对朱熹思想最终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张栻的性义内容,是对朱子学乃至整个宋明理学一个很好的补充。为了维护湖湘学派性本论的立场,张栻以“太极”言性,融通了已发和未发两个层面。在明确了“性”的本体论意义后,张栻提出了以“至善”名性的观点。在揭示性与心的密切关联后,张栻对心、性、情三者的关系有了更加成熟的认识,并为其工夫论的展开奠定了根基。围绕此思路,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述张栻以性为本的思想内容,清晰界定“性”的本体论意义。然后自然引出张栻结合“太极”这一范畴发展出的“太极即性”的观点。第二部分为张栻性义的核心内容,笔者在厘清“至善”、“善”等概念的涵义,进而明确指出张栻之“至善”是就“叹美之辞”的角度而言的。最后,以气秉之性来说明“恶”的产生。第三部分通过张栻与朱熹交往的文献,分析朱熹在张栻的影响下,他突破了求中于未发之际的困境。对于朱熹思想体系的形成,张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张栻在宋明理学的诸多人物中...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2 性与太极
    2.1 以性为本
    2.2 性之生化——太极
    2.3 “太极”与“性”同为本体
3 性与善恶
    3.1 性之名——“至善”
    3.2 性之实——“仁义礼智”
    3.3 “恶”的来源及去“恶”的工夫
4 性与心
    4.1 对“未发已发”问题的思考
    4.2 张栻“心主性情”与朱熹“心统性情”之异同
    4.3 “察识涵养”与“居敬穷理”的工夫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64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64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b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