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3-19 12:08
  中国近代哲学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进程的延续与发扬,它在扬弃传统哲学遗产的同时,吸收、借鉴了西方哲学文化而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桩奇特的景观,在“中西之争”与“中西合流”的双重变奏中,中国哲学在近代开始嬗变和转型。无论在本体论、认识论、发展观,还是在人性论、价值论等方面都初露端倪。这种嬗变与转型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哲学向资产阶级哲学——“新学”的转型。但是由于“新学”酝酿、生成过程是在被动应付当时的社会危机的背景下仓促出击的,加之“新学”的组织者、发动者的阶级局限及其理论准备的不足,导致这种转型的结果只能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畸形的、脆弱的哲学。当然也就不能向西方那样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变革和革命的胜利开辟道路,从而促进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胜利发展。这种哲学形态如同历史上其他哲学形态的命运一样,注定要被另一种新的哲学形态所取代。 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在“救国图存”意义上的失败更加深了这一趋向,在哲学的发展上深刻的历史使命要求出现一种崭新的哲学形态来解决、回答。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铺设了道路,准备了思想上的有利条件和土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近代哲学的继续和发展,是近...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理论动态与研究状况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第二章 中国近代哲学转型的历史文化背景
    2.1 中国近代的思想格局
    2.2 中西之争与中西合流
    2.3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古代哲学向近代“新学”的转型
    3.1 维新运动与“新学”的形成
    3.2 辛亥革命与“新学”的总结
    3.3 “新学”的反思
    3.4 小结
第四章 从“新学”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4.1 “新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点
    4.2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双重启蒙”
    4.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渐趋传入
    4.4 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对近代“新学”的超越
    5.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近代“新学”的必然取向
    5.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对近代“新学”的超越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65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65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a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