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墨家谬误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9 12:49
  文章系统梳理了墨家谬误理论在先秦的发展,全面阐述了墨家谬误理论的内容,为墨家逻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对墨家谬误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对当今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墨家谬误理论是通过“名”“辞”“说”来表现的,墨家认为谬误出现的原因在于对“故”“理”“类”三个方面通晓不全面,墨家谬误理论影响了同时期的荀子、庄子和韩非,他们进一步批判发展了墨家谬误理论。论文注重墨家谬误理论与其他理论的交叉研究,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墨家谬误理论的全貌。分别从三个角度审视了墨家谬误理论,在当代论证理论视角下,对于墨家谬误理论的研究要回归语境分析并结合谬误产生的环境;研究墨家谬误理论可以为推动当代谬误理论注入活力;在当代,弘扬这一理论,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与理性批判精神。通过比较研究法,论文将荀子对墨家谬误理论的批判、庄子对墨家谬误理论的怀疑、韩非对墨家谬误理论的运用进行了整合,理清了墨家谬误理论发展的脉络;通过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考虑了墨家所处的生产力水平与所代表的阶级诉求,认为他们对稷下学宫的学术争鸣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跨学科研究法,将墨家谬误问题同当代谬误理论研究中的论证理论、批判性思维相结合,从多学...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墨家谬误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谬误如何表现
        2.1.1 谬误之“名”
        2.1.2 谬误之“辞”
        2.1.3 谬误之“辩”
    2.2 谬误因何产生
        2.2.1 混淆“类”
        2.2.2 不知“故”
        2.2.3 不明“理”
    2.3 规避谬误的逻辑原则
        2.3.1 墨子的三表法
        2.3.2 同一律——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
        2.3.3 矛盾律——不俱当,必或不当
        2.3.4 排中律——谓辩无胜,必不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先秦时期墨家谬误理论的批判和发展
    3.1 墨家谬误理论对荀子的影响
        3.1.1 荀子对墨家谬误理论的批判
        3.1.2 荀子对墨家谬误理论的完善
    3.2 庄子对墨家谬误理论的怀疑
        3.2.1 谬误无判定标准
        3.2.2 谬误是相对性存在
    3.3 韩非对墨家谬误理论的运用
        3.3.1 建立谬误的判定标准
        3.3.2 确立谬误的实践价值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墨家谬误理论的三重审视
    4.1 取长补短——从论证理论看墨家谬误理论的不足
        4.1.1 形而上学的规范性谬误
        4.1.2 语境化的策略性操控谬误
        4.1.3 语境化的功能性评价谬误
    4.2 相得益彰——墨家谬误与逻辑研究前沿的结合
        4.2.1 墨家谬误理论与语义学的关联
        4.2.2 墨家谬误理论与当代悖论及谬误研究
        4.2.3 墨家谬误理论融入批判性思维教学
    4.3 稽古振今——墨家谬误理论的力量
        4.3.1 墨家谬误理论的产生促进时代变革
        4.3.2 墨家谬误理论的科学价值
        4.3.3 墨家谬误理论的伦理指向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65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65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7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